曹曉星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進了學校的語言藝術社團。有一天,老師萬分激動地對大家說:“我們要去電視臺比賽咯,不過排練可能會比較辛苦,哪些同學愿意到我這報名。”去還是不去?去的話,十有八九放假都得回校訓練,一練就是幾小時,而且我作業還要寫呢。可是不去的話,我就錯失了一次難得的比賽機會。難道能說放棄就放棄,說不去就不去嗎?最后,我還是鼓足勇氣參加訓練。
漫長的暑假之旅就這樣開始了,我們練習發音,為了評委和觀眾都能聽清我們讀的每一個字;我們練習動作,這讓我們的節目生動;我們練習表達情感,讓我們的表演有形有情,帶動臺下所有觀眾的感情,讓他們也能感受到我們表演的“真諦”。
說著容易,做起來可難。我們經過幾十次練習,消磨近一月的時間,在烈日下流了數不清的汗水。某一次彩排,我甚至想放棄了,想著:“每天就這么重復地練習,沒完沒了地練習同一個環節,真是枯燥無味。”可心里又蹦出一個相反的念頭:“我們練習了這么久,要是在這時放棄了,那不是白費了這么多的努力么?我可不能放棄,必須堅持下去,不能讓自己在小學留下遺憾。”
連續一個暑假,我都在語言藝術社團的培訓中度過,有時為了使一個動作更完美,我會對著大鏡子固定著那個動作,堅持站半個小時不動,力求把動作做標準,讓自己在舞臺上做得更到位。有時會受到指導老師的批評,心里有一種辣辣的感覺,雖然老師只是提醒我們要集中精神,但在幾十個同學面前,我開小差影響了他們的進度,心中比挨打挨罵更難受。
經過辛苦的排練,我們終于登上東莞電視臺的“誦經典華章,唱中國夢想”的比賽舞臺,一展風采,我們的艱辛沒有白費。練了這么久,冠軍不屬于我們,還會屬于誰?
結果出來了,當廣播念到我們學校得了東莞市第18屆推普周“誦經典華章,唱中國夢想”中小學生經典誦讀大賽特等獎時,“耶!耶!耶!”一陣陣歡呼從我耳邊飛過,震耳欲聾,我們擁抱,我們歡呼,我們舞蹈,我們激動得流下了眼淚。
責任編輯 張家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