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素英
推行計劃生育是廣大村民依法治國、依法行政新形勢,不斷深化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改革,對全面完成新時期事業發展目標、任務具有十分重要意義.從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角度看,實行計劃生育村民不應簡單地理解為村級工作方式、方法的完善,推行計劃生育村民到底有沒有真正開展,是問題之關鍵。因此有必要針對鄉鎮計劃生育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以更好地堅持“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調整基本工作思路,促進鄉鎮計劃生育工作健康、順利地發展。
1.現狀分析
1.1推行鄉鎮計劃生育工作取得成效,實現了從鎮包辦到村民自治的轉變。由于計生工作重心下移至村一級調動了村級組織抓計劃生育工作的積極性,村級干部由過去被動應付變為主動管理,鄉鎮也從圍繞工作任務向圍繞群眾利益轉變;從靠社會制約、行政手段向群眾自我管理、自主選擇轉變;從單純地落實育齡婦女節育措施為主向進村入戶引導和幫助群眾進行少生快富共同奔小康轉變。
1.2增強了村民對計劃生育工作民主管理意識,鎮、村兩級充分利用計生網絡和計生協會組織有效開展計劃生育國策、避孕節育、生殖健康等方面自我教育和培訓,并為村民制定各項服務制度,讓群眾民主參與、民主監督計劃生育工作,使群眾參與村級計生民主管理意識大大增強。
1.3加大了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力度,通過建立計生協會聯系戶制度、形成村級計生民主管理格局,使村級計生組織在管理流動人口、落實育齡婦女長效措施和做好隨訪工作時做到底子清、信息靈、措施及時、杜絕計劃外生育,真正提高了計劃生育村民自治的成效。
1.4推動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村級計劃生育民主管理和自治章程為村居工作提供了示范,通過鄉鎮計劃生育工作的落實,群眾會自覺地把計劃生育與社會治安、土地管理、發展經濟、尊老愛幼等相結合,制定統一村規民約,落實強有力激勵措施,推動各項民主管理工作進程,促進村級經濟發展共同走上富裕道路。
2.計劃生育村民自治存在的問題
2.1一些鄉鎮計劃生育工作出現“上熱、下冷”現象,村級經濟好的村開展計劃生育村民自治容易,干部群眾樂于接受村民自治效果明顯;村級經濟薄弱的村開展計劃生育村民自治村民自治組織名存實亡,干部群眾參與積極性不高,計劃生育優先優惠政策難以兌現,計劃生育自治措施難以落實
2.2鄉鎮計劃生育工作組織不力,有的由于沒有集體企業和家庭企業,村民的經濟收入主要靠勞動力輸出,為了脫貧致富,不少年齡輕、有文化、能力強農民基本上外出務工經商,而且部分村干部選舉后也會外出務工經商,還有部分在家的經濟頭腦相對缺乏,一些村書記、村主任對親自抓負責總責認識模糊,認為計劃生育專干事,所謂親自抓就抓專干;部分村班子軟弱管不起來,所謂負總責就看考核,很少俯下身去抓重點解難題。
2.3群眾參與積極性不高,由于村級經濟薄弱村民只關心自已經濟、溫飽等生產、生活問題對計劃生育村民集體事情參與積極性不高,認為參加座談會、配合調查、參與查孕查環等都干部事、多余事;認為只要自已不違反政策別人是否遵守法律法規都與已無關,出現對違反計劃生育現象不勸阻、不報告熟視無睹現象。
3.對策
針對村級管理現狀及存在問題,必須采取相應對策否則勢必影響計劃生育工作順利健康開展,應該從以下五個方面大力探索形成一套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管理新機制(1)加強村級組織建設提高管理水平.首先要選配好村“兩委”班子,增強其凝聚力和戰斗力,同時加強其對人口理論、政策、法規學習提高認識,,采取公開招聘競爭上崗方式擇優錄用有一定文化水平、政治素質高、責任心強、熱愛計生事業專干。(2)完善合同化管理機制強化計劃生育民主管理。把法律、法規所賦予村民權利和義務更加具體化融入《計劃生育村規民約》使其具有合法性、民主性、互約性使村組干部行使管理職責有明確標準。(3)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增強村干部(含專干、小組長)職責。嚴格獎懲調動積極性,以增強村級主動承擔計劃生育工作責任,調動村民參與計生工作積極性,(4)加強指導建立工作運行保障機制。(5)完善利益導向機制優化社會環境。通過利益調整和經濟杠桿作用調節農民生育行為,以此刺激農民實行計劃生育積極性,制定落實母嬰保健、社會化養老等社會政策,使其在整個社會中都能體會到優越感,充分調動群眾實行計劃生育自覺性。
4.結論
計生工作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僅靠一村、一計生部門孤軍奮戰難以奏效,尤其在新形勢下,各級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必須有付諸實際,真抓真重視(如開會必說見面必問等),真正形成協調聯動齊抓共管格局,為確保計生工作重心下移村級管理納入村民自治軌道,從方方面面創造條件,形成一種上面重視,部門協助,下面配合的村民自治工作環境,強化齊抓共管、綜合治理的村級工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