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騰釵
夏日里,在英國鄉間許多地方都可見到一個個獨特的“汽車后備箱”市場,大大小小規模不一的“汽車后備箱”市場已成為英倫大地上的一道獨特風景。
如今,這個獨特的“后備箱市場”來到了鄭州。
據本刊記者實地采訪,這項新穎有趣的活動每周六下午都在位于鄭州市東風路政七街交叉口的鄭州茶庫文創產業園院內舉行。
每到周六院內便聚滿了來自鄭州市各地的“分享者”,活動門檻低,不收取攤位費,只要有想售賣的東西都可以到這來分享,在集市的現場有不少的手工藝品和自產自銷的商品,所售之物從手工藝品到各色衣服、鞋帽、舊物、二手貨,再到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以及手工的、藝術的、珍藏的,更有新鮮的野菜和純手工的面條。
.
從英國到中國的“鄉下集市”
“汽車后備箱市場”是從英語直譯過來的說法,通俗地講,它大約相當于我國的“鄉下集市”,更準確地說應該叫“二手集市”,因為在這種市場里售賣的東西總體上以舊貨居多。倫敦北部通往牛津城路上的一個汽車后備箱市場位于一大片綠地上,綠地足有近20個足球場大,四周是田園和農舍,風景秀美猶如油畫一般。
幾乎一望無際的綠地上,整齊地停著一排排不同款式、大小不一的汽車,看上去頗為壯觀。汽車的后備箱都敞開著,貨主從車上卸下貨物后,就地擺個攤位,有的商品索性就放在后備箱里。
“后備箱集市”,屬于自由買賣,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帶有物物交換的原始商業色彩。車主可以開著小車,帶著衣服鞋帽、日用雜物、書籍光碟、家具等,相聚集市交流、交易,共同開辟一片別樣的自由購物天空。
就所售賣的東西來說,這里幾乎囊括了人們生活乃至工作等方面所需要的一切。
而在這一更經濟的商業模式起源地——英國,汽車后備箱市場的銷售額每年超過1.5億英鎊。在旺季,每個周末平均約有200多萬英國人穿梭在全國各地的此類市場上。
“汽車后備箱”市場悄然來到中國
.在中國也有“后備箱集市”,上海、重慶、天津等地都先后開展過這種活動,而鄭州則剛剛興起。
在鄭州茶庫文創產業園院內,記者遇到來“逛街”的劉女士,劉女士稱她是在晚飯后散步的路上偶然發現這個集市的。她說,在這里可以淘到自己喜歡的寶貝,很有趣。
有一位二十多歲的擺攤貨主,是個小姑娘,人特別和善。她說她每個星期都會來這里,有時與朋友一起,有時自己開車來。
而在上海,一個大學旁邊的街區也有一個汽車后備箱市場。市場就在大學旁邊,吸引到不少自主創業的大學生,除了大學生以外,還有很多有固定工作的年輕人,他們有的出于鍛煉自己的經商能力,有的想多交點朋友,這一活動在豐富社區文化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在天津北辰匯川商貿城同樣有一個這樣的集市:停下車子、打開后備箱,將要賣的東西展示出來,這一次的后備箱集市從6月中旬就已經開始了,每天晚上5點至10點半,在匯川商貿城廣場近3萬平方米的空地上長期舉辦,計劃持續至10月份,活動第一天就吸引了300多輛私家車前來。市民到這里既可以淘到心儀的物品,又可以開上私家車來這里“練練攤兒”。一個車位每天僅僅需要繳納10元的費用。.
.
打開后備箱,就是打開了一個圈子
在這種集市上,比出售家中閑置無用的存貨、遇見好貨更有意思的是遇見“趣味相投的”人。
這樣的集市更像是一個氣場,吸引著相同氣質的人。而這集市上形色各異、氣場不同的人,也有共性,他們大都向往自由,多少都有點田園情結,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老家。
在這集市中最興奮的可能是孩子,在集市里跑來跑去。平日往來較少的四周鄰里也能夠在這里拉近彼此之間的關系。更有趣的是,本周的賣家,下周可能就成了買家。賣家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說,他們很喜歡這樣,銷售者與顧客的角色不時變換,這樣的感覺非常好。
“買的時候都是很貴的,但賣出去卻是地攤價,其實賺不了什么錢。”葉子經營的是一些油畫和花卉。葉子說自己相比起那些宅在家里看電視劇,或者去逛街唱K的同齡人而言,覺得自己更“酷酷的”。
“一輛車就是一個店”的這種新型商業模式是:自駕+擺攤,郊游+創業,玩耍著把路費賺了。另外,還可以通過模擬演練,提升團隊協作、銷售技巧、定價策略等創業實戰能力;通過模擬合作,發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兒、合伙人。
集市的不少人說:一生至少要玩一次。
.
體驗原汁原味國貨、感受濃郁中國文化
后備箱集市的攤主,基本上都是學生或者有穩定工作的白領,擺攤只是副業,主要還是為了借此換一種活法,給生活增添創意。
對于賣家來說,汽車后備箱市場是調節生活的“美差”,對于買家來說,這里更是體驗原汁原味國貨、感受濃郁中國文化的絕佳機會。家具、廚具、衣服等日用品都是典型的“中國范兒”。一個買家花25元買的一件類似風衣的棉麻長衫,穿在身上,被不少人評價說古典中國味十足,而且像是從高檔服裝店買來的。
當買家說明價錢時,大家都覺得難以相信。
..
“汽車后備箱”市場需要更多人的呵護
一個正在挑選小插畫的市民告訴記者,“這些開著車賣貨的攤主和以往印象中的地攤族完全不同。他們年輕、時尚且易溝通,進的貨也新奇有趣,能激發人的購買欲。”
大部分人對后備箱市集表示理解和支持,他們認為現在的年輕人工作和生活壓力大,周末能變換一種角色,到市集上“練攤兒”,體驗生活,很有意義。
但也有人持有不同意見。
住在附近的居民有的會抱怨:周末的時候,售貨的車子幾乎占據了整個車道,容易堵塞交通。還有一些在那條路上租了店經營服裝和飾品的店主則表示,這些后備箱攤主來了之后搶了他們的生意。“他們不用繳納租金,只需要開輛車過來就可以做生意,對我們來說很不公平”。
不管人們有怎樣不同的看法,“汽車后備箱”這一更經濟的商業模式對于鄭州、乃至對于中國,都還是一個新興市場,需要呵護。或許有一天,它會發展成為一種成熟的力量,能夠和電子商務有所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