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亮亮
摘 要:機械制圖是技工院校機電機械專業的核心課程,對機電機械專業后續課程的學習具有基礎性作用。本文明確了技工院校機械制圖課程的目標,并在此基礎上從教學內容、教學載體、教學任務、教學進程、教學情境以及考核制度等方面展開了探討,以期為技工院校機械制圖課程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技工院校 機械制圖 課程設計 職業技能
機械制圖是技工院校機電機械專業的核心課程,也是在學生剛入學就開設的課程,大部分學生對這門課程了解不多,知識儲備幾乎為零。但是,這門課程對機電機械專業的學生學好后續課程具有基礎性、根本性作用,因此有必要對這門課程的整體教學設計展開探討。
一、課程目標
根據技工院校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機械制圖課程的能力目標是培養學生識讀機械圖樣以及繪制機械零件圖樣等,知識目標是掌握投影等表達方式,素質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以及嚴謹工作態度等。
二、教學設計
1.教學內容
根據技工院校人才培養方案要求,機械制圖教學內容的選擇要以能夠培養學生職業崗位能力為原則,理論教學內容主要有投影法、尺寸標注方法、國家有關技術標準等;實踐教學內容主要有使用測繪工具、識讀零件圖樣、識讀裝配圖等。
2.教學載體
為了讓學生真正掌握機械制圖的有關知識,選擇的教學載體要有典型性與知識包容性。因此,確定以齒輪減速器為教學載體,知識內容為齒輪減速器拆裝測繪。
3.教學任務
根據教學目標,在設計教學任務時,可以對課程知識體系進行重組,采用項目教學法,選擇齒輪減速器拆裝測繪教學內容,并分解為減速器拆裝、減速器零件測繪、減速器零件圖識讀、減速器裝配體測繪和減速器裝配圖識讀。每個大項目繼續分解為若干單元任務,例如齒輪減速器拆裝項目可以分解為認識測繪工具、拆卸減速器、組裝減速器三個子項目。具體而言,齒輪減速器拆裝項目可以分解為三個單元任務,減速器零件測繪項目可以分解為十六個單元任務,減速器零件圖識讀項目、減速器裝配體測繪和減速器裝配圖識讀可以分別分解為一個單元任務、八個單元任務和一個單元任務。
4.教學進程
從上文可知,齒輪減速器拆裝測繪教學內容可以分解為三個單元任務,在此基礎上又可以分解為二十九個單元任務。技工院校一個學期教學時長大概為二十五周,根據從簡單到復雜、從點到面的準則,每周安排一至兩個單元任務。單元任務的教學進程順序為減速器拆裝、減速器零件測繪、零件圖識讀、減速器裝配體測繪、裝配圖識讀、期末總結。其中,減速器拆裝用兩周完成,減速器零件測繪用十一周完成,零件圖識讀用兩周完成,減速器裝配體測繪用四周完成,裝配圖識讀用五周完成,期末總結用一周完成。
5.教學情境
需要根據單元任務的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情境,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設計教學情境時,應該從正常、不合理以及錯誤三個方面對同一單元任務設計多個情境,在此基礎上引出具體子任務。例如,在測繪減速器箱蓋的單元任務中,正常情境可以設計選擇合適測繪工具測繪箱蓋的情境,在此基礎上可以安排了解減速器箱蓋類零件結構特征的子任務;不合理情境可以舉例學生不合理測繪的箱蓋零件圖,引出減速器箱蓋合理工藝結構表達的子任務;錯誤情境可以舉例學生選擇局部剖視繪制減速器箱蓋的時候錯誤使用波浪線,引出正確表達減速箱蓋零件結構的子任務。
6.考核制度
機械制圖課程以能力為本位,非常強調任務的完成過程以及結果。因此,課程考核應該以操作技能與職業能力為核心,全面考查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技能的提升以及職業素質的養成等。課程考核評價體系的構成為過程考核占總分的60%,考核方法包括學生自評(占6%)、小組互評(占12%)、教師評價(占42%)。結果考核包括期中考試以及期末考試,結果考核分值占總分的30%,其中期中考試分數占總分的10%,期末考試分數占總分的20%。課外考核占總分的10%,主要考核學生在課外的表現情況。
三、小結
根據技工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機械制圖課程以職業崗位需求為原則確定教學內容,然后以項目、任務以及情境形式展開教學。這解決了傳統教學中學生學習熱情不高的問題,突出了以能力為本位、以學生為主體,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馬家孟.高職院?!稒C械制圖》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模具工業,2014(1).
[2]張伶俐,陳勇棠.基于能力本位的《機械制圖與測繪》課程項目化教學設計[J].裝備制造技術,2013(6).
[3]王志慧.《機械制圖》課程在高職教學中的整體設計[J].林區教學,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