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
從資本結構的角度出發,搜集63家農業上市公司2012-2014年間的資本結構相關數據,對農業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現狀進行了分析,發現了存在資產負債率水平偏低,而且債務融資中短期負債所占的比例比較大,股權結構不合理等問題。
一、農業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現狀
1.農業上市公司資產結構總體狀況。本文對所選取的63家農業上市公司2012年到2014年的資本結構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得出這63家農業上市公司這三年的平均資產負債率分別為41%、45%、40%,而同期我國農業上市公司(剔除金融業)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45.85%,44.43%,46.02%。2012年資產負債率最低的是萬福生科為5%,資產負債率最高的是東凌糧油為95%;2013年煌上煌的資產負債率最低只有5%,同時新中基的中產負債率最高,上升到了109%;到了2014年,煌上煌的資產負債率還是排在最低,與2013年差異不大只有7%,最高資產負債率為冠農股份的94%。
2.農業上市公司負債結構總體狀況。通常用企業負債中的各種負債融資方式之間的數量比例關系,包括負債的期限、數量和種類結構等,來描述債務的內部結構。在一般情況下,企業不僅僅是為了滿足生產經營中不同時期對資金的需要才讓短期、中期和長期負債之間保持一種合適的比例關系,更是為了避免由于各類負債同一時間到期,還款壓力過大而導致財務風險的發生。2012年63家農業上市公司的流動負債占總負債的比重為83%,2013年流動負債占總負債的比重為85%,2014年較前兩年有所下降,流動負債占總負債的比重為80%,但比例水平仍然比較高,而這三年中長期負債占總負債比率都沒有超過20%,且2012年有8家、2013年有7家、2014年有3家農業上市公司是完全沒有長期負債融資的,其中福成五豐、天邦股份連續3年長期負債為0,總負債100%為流動負債。從2014年的數據來看,2014年農業上市公司的平均資產負債比率為40%,其中流動負債占總資產的比重為34%,長期負債占總資產的比重為8%,可見流動負債所占的比例遠遠超過了長期負債所占的比例。
3.農業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總體狀況。在2012-2014年,63家農業上市公司的流通股占總股份的平均比重分別為68.29%、71.03%、76.06%,比例逐步增高,而其中有13家農業上市公司流通股比重達到了100%,約占總企業數的20%,明顯可以看出股權分置這一改革對農業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已起到了一定作用。從股權集中程度方面來看,63家農業上市公司中,股權集中在第一大股東手中的有11家公司,占總體的17.4%,股權集中在前三大股東手中的有33家公司,占總體的52.4%。
二、農業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存在的問題
1.資產負債率水平偏低。一般來說,我國上市公司企業資產負債率在 50%以上對企業的發展比較好。而63家農業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普遍在50%以下,2012-2014年資產負債率在50%以上的分別有22、22、23家,分別占總樣本的34.92%、34.92%、36.5%。學者李瑜經過研究認為,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在60%-70%之間比較合理、穩健,達到 85%及以上應視為預警信號。本文選取的這63家農業上市公司中,2012年資產負債率在60%-70%之間的有5家,2013年有5家,2014年有10家,分別占總樣本的7.9%、7.9%、15.9%,達到85以上的分別有2、3、2家。前文說的資產負債率最優水平大部分企業都沒有達到。而且我國農業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也呈現出兩極分化現象,2012年最低為5%,最高為95%,相差90個百分點;2013年最低資產負債率為5%,最高資產負債率上升到109%,相差104個百分點; 2014年,最低資產負債率為7%,最高資產負債率為94%,相差87個百分點。這一現象也說明農業上市公司的發展狀況和運營能力相差也比較大,不能幫助企業均衡、協調的發展。
2.債務融資結構不合理。63家農業上市公司在2012-2014年間的流動負債率平均值都在80%以上,流動負債水平普遍偏高,而且每年都有企業的流動負債率接近或者達到100%,更嚴重的,比如福成五豐和天邦股份,這兩個企業連續三年的負債全都是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為0。這一現象說明這些農業上市公司在選擇債務融資時,都比較青睞于短期債務融資。之所以企業都比較愿意選擇短期債務方式融資,是因為短期債務的籌資成本較低,但是短期債務的缺陷在于它的償債期限比較短,一旦債務到期,企業面臨的償還壓力比較大。如果一些企業的流動負債率比較高,如果同時資產負債率也偏高的話,那將會對企業的發展前景產生很大的影響。
3.股權結構不合理。農業上市公司在股權改革方面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績,流通股所占的比重逐漸上升,但目前仍有農業上市公司的股權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全流通的目標也沒有實現。而且還有一半以上的農業上市公司的股權集中在前三大股東手中,甚至有些企業第一大股東的持股比例遠遠高于其他股東。小股東手中的控制權難以與大股東抗衡,發生利益沖突時,大股東依然凌駕于小股東之上。而且在我國農業上市公司的融資來源中,外部融資占的比例比較大,而在外部融資中又有大部分都來自于股權融資,企業自身內部積累資金的能力不是很強,不能夠靠自身經營來積累資金,資金的短缺必然會對公司的發展產生阻礙,公司想擴大規模就變得更加不容易。
三、農業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存在問題的原因
1.外部原因分析。(1)我國的資本市場不完善。我國資本市場仍然不完善,如國家對債券市場的限制比較多,對公司發行債券的審批比較嚴格,對發行債券的主體條件、資金和利率方面的要求都比較高,但是股權市場的門檻就相對的低很多,而且股權融資的成本也比較低,只需要將企業的利潤分一部分給股東,企業盈利時,給股東分紅,企業虧損時,也不需要償還成本,大大降低了償債風險。(2)債務融資“重短輕長”。我國農業上市公司債務結構之所以會存在“重短輕長”的現象,主要是因為長期負債的取得成本比短期負債要高。銀行發放長期貸款所面臨的不確定因素也比短期借款要多,國家也頻繁對利率進行調整,銀行在給企業發放貸款時,對長期貸款的審批要求也非常嚴格,將可能面臨的風險也考慮進去,因此長期借款的成本就增高。
2.內部原因分析。(1)內源融資不足。農業企業本身生產經營就容易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經營風險高,再加上投資周期長,金額大,收益的不確定程度比較高,有時甚至虧損,企業的內部積累不能滿足發展需要,所承擔的風險與回報不成正比,造成了企業內源融資不足。(2)公司自身治理不完善。我國上市公司“內部人控制”現象嚴重,董事會功能和程序不夠規范并且沒有發揮想要的監督功能,管理層缺乏長期激勵和約束機制。而且從股權結構可以看出,大部分企業控制權都集中在前三大股東手中,其他股東由于持股比例小,也很難取得什么話語權,所以就僅僅追求從短期股票買賣差價中獲取利潤,投機性較高,卻不關心企業的長期發展,對企業管理者的監督作用也不大。
四、優化農業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政策建議
1.制定合理的經營戰略。企業開展生產經營活動,伴隨而來的就會有一定的風險,包括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而資本結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兩者之間的均衡。經營風險比較高時,就減少負債使財務風險降低,經營風險低時,就可以籌集多一點的負債。優化資本結構首先要從企業內部做起,良好的資本結構有助于企業自身價值的提升,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量身制定合理的經營戰略,有助于企業的發展,也有助于企業市場占有率的提高。
2.優化資本結構的負債比例。農業上市公司普遍流動負債率偏高。短期負債的籌資速度快,靈活性強,取得成本低,但同時也伴隨著很大的風險。企業舉借大量的短期負債,雖然一時對企業的發展有比較大的幫助,但不利于長遠的發展。而且短期負債的利率波動大,融資期短,一旦企業資金調度不靈,無力償還,對企業也是致命的打擊。因此,企業應當對債務融資進行合理的調整,盡量減少短期負債,加大長期負債比例,長期負債的利率波動性小,償還期也比較長,更利于企業長久穩健的發展。
3.優化股權結構。國家為了促進股份的流通,使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的發展而進行了股權改革,目前我國大部分A股農業上市公司的股份已經實現全流通,但是股權結構仍是不盡合理。企業的股權還是集中在為數較少的大股東手中,而其他中小股東的數量較多,但持股比例都比較小,有的企業中小股東的股份總數加起來也難以與前三大股東抗衡,也發揮不了對企業的監督作用。倘若這時大股東與企業經營者之間相互串通,其他股東的權益就會受到損害。
4.規范上市公司的融資行為。企業資本結構形成的過程離不開融資活動,在融資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也會對資本結構造成影響,當然,企業也只有融資合理的情況下才能更好地構建資本結構。企業在進行股權融資和債務融資的同時,也要提高自身內源融資的能力,加強財務控制和資金管理,增加經營業績,來提高企業內源融資,適當的減少股利分配,讓更多的利潤留存在企業。同時嘗試其他融資方式,比如債券等融資工具,實現融資工具多樣化,實現內外均衡融資,優化企業資本結構。
(作者單位:河南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