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曄
【摘要】藝術生是一個特別的群體,他們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傳統的教學方式比較枯燥乏味,使得大多數藝術類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不高,把美學應用到英語教學中可以使課堂更加生動活躍,也符合藝術生的性格特點。
【關鍵詞】美學 藝術類學生 英語教學
一、當前藝術類學生英語教學的現狀
眾所周知,藝術類專業在招生過程中著重考察學生的專業課,對文化課的要求低于其他專業,這就導致了很多藝術類專業的學生不重視文化課學習,文化課成績相對較差,尤其是英語。藝術類專業的學生英語整體水平較差,大多數學生英語基礎知識差,詞匯量小,應用能力差,學習積極性不高。目前,在英語教學中仍然以傳統的教學方法為主,重知識,輕應用,對于基礎詞匯和語法的講解較多,課堂教學中對學生英語交流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教學內容相對枯燥。藝術類學生普遍性格活躍,思想跳躍,這樣的教學環境顯然不適合他們,這也是造成他們對英語學習興趣不高的原因之一。
二、美學與英語教學的相關性
美學是研究美的科學,它能夠指導我們在英語教學中創造美。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美是一種心靈的體操,它使我們的精神正直、良心純潔、情感和信念端正。”隨著現代社會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人們的知識面更加廣泛,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對美的追求也有所提高,在教育中也是如此,尤其是語言教育。語言本身就是一門藝術,它包含了多種審美因素,英語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教授語言知識,訓練語言能力,更要帶領學生感受和欣賞語言之美,使學生真正理解和喜歡英語。在教學過程中,美學的知識和理論可以指導教師把枯燥的課堂變得生動,指引學生欣賞課文,鑒賞語言,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
三、在藝術類學生英語教學中引入美學的必要性
筆者從事藝術類學生英語教學工作已有十余年,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大多數藝術類學生性格活潑好動,對枯燥的教學內容不感興趣,閱讀和寫作水平較差,許多學生有著學好英語的愿望,但是不知從何著手,部分學生更是由于長期英語成績不佳而“望英語生畏”,還有些學生抱著“六十分萬歲,多一分浪費”的思想,完全為了應付考試而學。藝術類學生的專業和美學聯系密切,在教學中引入美學首先可以使學生感覺親切,不再畏學、厭學。其次,在教學中引入美學,提取教學內容中的美學因素,把美學的理論滲透到教學過程中,可以提高趣味性,增加互動,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同時,美學的引入還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美、體驗美,在學習的同時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四、如何在藝術類學生英語教學中引入美學
1.教師要形象美。眾所周知,學生對教師的喜愛程度對教學效果有很大影響。在當今社會,個人形象的重要性越來越高,尤其是藝術類學生,他們對外形比其他類學生更加注意,因此對教師形象要求也較高,教師形象美是得到學生愛戴的重要條件之一。
形象美包括很多方面。首先是外形美,教師要注重自身審美修養的提高,穿著打扮要干凈整潔,得體大方。其次,教師要儀態美,注意提高個人氣質和修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姿教態要盡量自信優雅,用自己的風度感染學生。教師還要注重語言美。隨著網絡的普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新詞匯和網絡用語,教師可適當了解并在課堂上運用,一來可以增加教學的生動性,二來也可以拉近師生距離。作為英語教師,在講英語時要發音標準,注意語音語調,語速適中,語言流利。最后,課堂上板書要美。隨著多媒體教學的普及,板書越來越少,但是其作用仍然不可忽視,板書的設計要條理明確,美觀大方,書寫要清晰,內容要一目了然。
2.在教學各環節滲透美學。英語是一種很美的語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帶領學生發現并欣賞這種語言之美。首先,英語的發音很美,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給學生播放錄音,鼓勵學生跟讀、大聲朗讀,體驗英語發音美的同時也可提高學生的語感。在課程設計時,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想想學生需要和喜歡怎樣的授課方式,什么樣的授課方式更能幫助學生理解和吸收所學的知識,從接受美學的角度進行設計。當前大多數學校都普及了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制作是多媒體教學中的重要環節,課件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授課效果的好壞。課件制作的過程中可以加入一定的裝飾設計,但切忌花里胡哨、華而不實,總的來說外觀要簡單大方,內容要生動多彩,中間可以穿插一些影音文件來調節課堂氣氛。授課過程中多應用啟發性的教學方法,注重課堂的互動性,多讓學生自己開口,注重交流。
3.注重學生主體,鼓勵學生發現美。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所有教學設計、教學活動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讓學生接受知識,因此,要鼓勵學生活學活用,自己去發現英語中的美。課堂上,堅持學生主體,教師引導,鼓勵學生多說、多參與,課下,鼓勵學生多練習、多鞏固,可以從學生感興趣的英文歌曲、英文電影、電視劇出發,讓學生課下多聽多看,學唱英文歌,看電影和電視劇的時候多聽原聲并學習里面的語音語調。鼓勵學生閱讀英語原文書籍,可以把自己喜歡的書推薦給學生,給學生介紹作者、寫作背景、寫作風格等等,還可以交流讀書心得。
五、結語
藝術生是一個特別的群體,他們活潑好動、熱情開朗,不能用傳統課堂去約束他們,只能根據他們的性格特點以及對藝術的熱愛,在英語教學中滲透美學理論,帶著他們去發現英語的美,愛上英語的美,進而愛上英語,愿意學習和學好英語。
參考文獻:
[1]賈冠杰.外語教育心理學[M].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