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燦 王若巖
摘 要:從車身制造來看,制作白車身的總體質量關系到防控缺陷選取的方法。針對于白車身,若要從根本上提升車身的綜合性能,就要提升總的尺寸合格率。在日常生產中,注重全方位的流程監管。唯有如此,才能防控隱含的車身尺寸缺陷,確保最佳的精準度。針對于白車身的功能尺寸,探析了日常管理的有效措施,提升生產流程的合格率。
關鍵詞:白車身;尺寸合格率;有效管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 U463.8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22-32-2
0 引言
制作車身的流程中若沒能及時判斷出隱含的缺陷,那么將會干擾后續各步驟的車身生產。一旦產生缺陷,只好追查或召回已經制作成的車身。這樣做,就耗費了偏高的初期投資[1]。為杜絕這種弊病,有必要采納全面的生產管控,從根本入手確保制作出來的白車身能夠符合尺寸規格,保證了車身的優質性。有效性的管理措施整合了制造的流程、工裝的維護、選取操作方法、實時性的物料查看、保持周邊環境等。在常規管理中,還需配備實時性的過程查驗,構建一體的控制體系。
1 提升合格率的必要性
白車身在先期制作的進程中,有必要慎重防控潛在的缺陷及弊病,全面提升質量。白車身配備的各類構件都設定了必備的尺寸及功能,要提升制作整車的合格率,不可缺失針對于尺寸的調控監管。日常生產時,一旦查出了某種構件的缺陷,那么很難再去予以補救。在這時,唯有追查制成品或者返修,這樣就會耗費額外的更高成本。由此可見,車身需要配備符合規格的功能尺寸,確保吻合了初期要求[2]。
探析全方位的有效管理,應當整合車身操作方法、查驗物料的流程、保護周邊環境、維護工裝、測量方式、人員制造這些方面,都需從嚴予以管理。從總體上看,這些細微的管理構建了多面體的新模式,同時也區分并且細化了生產白車身的不同職責。依照差別化的準則來監管落實,構建了全面及一體性的流程控制。
2 探析有效的管理
2.1 對于差異性的設備
確保最佳的車身性能,不可缺失配套性的制作設備。設備在運轉時,應能維持合適的狀態。差別化規則下的分級設備管理整合了多樣的要素,也配備了多層次的保障。車身設有成套的工裝設備,先期要經過調試才可投入運轉。具體來看,在調試夾具后,需要標識精確的夾具線,而后銜接螺栓。若測出夾具變更或者松動,則要及時處理。針對于各層次的工裝,擬定了差異性的分級管控。通常來看,可分成常規性及特殊性這樣兩類的工裝。采納區分性的處理,更加便利了標識畫線。
白車身制作的流程中,某些設備呈現為立體層次性。對于這類設備,也要設定實時性的查驗。具體在操作時,各工段有必要實時查驗各類設備。若查出了夾具內的異物或者定位銷松動,則要立即清除雜物。有必要時,還需要報修。在某些情況下,定位銷磨損呈現為較大的劃痕,這時就要定期替換定位銷。常規性的查驗還包含了抽查各構件的狀態,而后匯總并上報測定的數值結果。在各個季度內,要再次核驗現有的工裝精度,做好后續記錄[3]。對于各類設備,都需配備科學保養的流程。(圖1)
2.2 落實各層次的職責
要從根本上杜絕白車身不合格的隱患,提升合格概率,就不可忽視職責分配。這是由于,人員應被看作根本,生產流程內的各員工行為都密切關系到總體生產的成效性。因此,企業應能預先擬定必備的操作規程,各類職員都需真正去遵從。落實全員責任,才能防控車身尺寸偏差。
在一線操作中,操作工應能從本身做起,從嚴約束各類構件的質量,杜絕尺寸偏差。查驗的重點應為偏差性的焊接、不到位的配件裝配、松動的夾具工裝。發現尺寸偏差,應能告知工程師或班組長予以檢修。針對于報修的疑難,工程師還需提供必備的修理指導。在這種基礎上,實時調整現有工裝的尺寸。確保設備穩定,構建三坐標的體系化測量。對于偏差信息,要實時去調整。總體上看,各崗位應能緊密協作,快速辨別隱含的尺寸差異而后妥善解決[4]。
2.3 核驗物料及零件
為提升實效并減低成本,經常由其他工廠來制作并供應某些零件。這種狀態下,某些零件包含了細微的尺寸偏差,但卻被混同于其他的合格零件內。經后期的焊裝,制作成車身。若有缺陷的車身構件流入了下一工序,則很難妥善匹配外形及尺寸。與此同時,若混雜了有偏差的零件尺寸,嚴重時整體車身都會報廢。因此,有必要設定各步驟內的質量控制,設置各流程的尺寸核驗。沒能經過核準,不應進入下個工序。
控制車身的功能尺寸需要經過較復雜的多步驟,這種流程是長期性的。通常來看,車身包含了焊接及沖壓制作成的多個零件,裝配焊接的節奏也較快。為此,零件在上線組裝以前,要經過先期的核驗。在這個步驟內,若測出了細微的異常那么應能快速隔離,在有偏差的配件上增添標識以便于區分。在沒有返修前,這些配件不可再次上線[5]。條件允許時,企業還可派遣工段長或工程師親自前來核驗,糾正細小的工藝偏差。針對于供應商,有必要反復予以審核并且提供先期必備的培訓。
2.4 確保環境的潔凈
具體在生產白車身時,周邊環境也會影響到精確的尺寸。如果環境惡劣,那么制作成的車身也缺失了精確性,尺寸不夠合格。例如飛濺的焊接火花及殘渣掉落至夾具內,會造成凹陷的外表。由此可見,唯有確保了制作車身的環境潔凈,才能維持優良的操作流程。日常生產的間隙時間,員工可以實時清除現場殘存的雜物。注重設備養護及實時的檢查,不要擅離崗位。
3 結語
白車身制作的過程中,有必要實時審驗車身配備的功能尺寸,提升尺寸合格率。這樣做,既可防控突然性的停機,同時更能便于后續裝配及加工車身。經過改進之后,提升了常規性的管理成效,也防控了偏高概率的車身返修及報廢。從目前來看,提升合格率的現存管理方式仍沒能完善,有待后期的改進。要從全面著手,配備實時的監管及防控措施,積累珍貴的日常管理經驗。
參 考 文 獻
[1] 鄭增甡,曾繁盛,練峰,等.提高白車身功能尺寸的若干方法[J].上海汽車,2012(03):56-61.
[2] 鄭增甡,曾繁盛,練峰,等.提高白車身功能尺寸合格率的管理方法[J].汽車工藝與材料,2012(05):23-29.
[3] 楊一昕.基于測量分析的新項目轎車白車身制造精度提升[J].輕型汽車技術,2013(Z1):17-22+36.
[4] 胡追.簡析如何提升白車身三坐標測量合格率[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05):1-3.
[5] 唐俊鋒.淺談提高汽車白車身三座標合格率的工作過程[J].裝備制造技術,2011(08):174-176+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