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慶
摘 要:游戲專業是一個新興的復合型學科專業,高校肩負著為游戲行業培養人才的重任,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學校發展和滿足游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踐教學體系,將與游戲相關的多學科知識理論體系進行融合,借鑒國外游戲專業人才培養的先進經驗,為游戲行業培養出大量合格的復合型人才。
關鍵詞:游戲;專業建設;現狀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 C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22-90-2
1 游戲行業發展的現狀
游戲作為一個行業真正發展起來是從上世紀70年代之后,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帶動了游戲行業的發展。特別是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個人電腦、移動設備的廣泛普及,為游戲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和眾多的用戶。巨大的市場需求為游戲行業的發展和建設提供了新的契機。游戲行業對人才的需求也極大地推進了游戲教育的發展。全球首家游戲設計教育機構——DigiPen理工學院從1994年開始與任天堂聯手創建游戲教育基地,培訓電腦游戲技術和設計專業人才。隨后各院校相繼開展游戲教育,游戲逐漸獨立成為一門學科,并進一步細分為游戲美術和游戲編程技術兩大專業,提供從本科到博士的人才教育。
游戲開發不只是需要熟練的計算機游戲編程技術,還需要游戲開發者具有相當的藝術修養,比如說游戲背景、劇情、游戲美術、模型、游戲動畫、游戲特效等眾多的內容。這也對游戲開發行業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雖然我國很早就在大學開設了計算機專業,但將計算機技術應用到游戲開發方向,專門成立以游戲開發為目的的相關專業卻是在本世紀初的事情。2004年浙江大學成立數字媒體與網絡技術專業,以游戲編程技術為主要培養方向。各高校根據自己的技術力量特點,分別以技術和藝術為主要方向培養游戲開發人才,紛紛成立數字媒體技術或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從事游戲開發的企業也紛紛面向應屆本科畢業生招收學員,為自己或者社會培養游戲開發專業人才。
隨著電腦、手機、平板等各游戲運行平臺的飛速發展,行業對游戲開發人才的需求在質量上對學校和培訓機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數量上更是需要大量的人才。如何改革游戲教育教學體系,為行業培養出滿足企業需求的合格人才,是擺在高校面前的重要問題。
2 游戲的特性
2.1 娛樂性和參與性
娛樂是游戲的天性。游戲的主要目的是讓人獲得快樂的感覺。參與性是讓游戲的參與者以當事人的身份進入游戲,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讓玩家認為自己不是在玩游戲而是在創造。
2.2 交叉性
游戲專業是一個交叉性很強的學科。一款游戲從構思、設計到最后在計算機上用編程語言實現,直到最終發布在各種硬件軟件平臺上,需要文學、藝術、到建模、編程等眾多學科的知識。一款優秀的游戲需要有良好的故事背景、情節發展,需要藝術方面的人才根據故事背景、人物的性格特征等內容創造符合人物特征的圖像、模型等素材內容,然后需要電腦編程人員編程實現。此外,還需要諸如動畫、特效、聲音效果等內容的知識。正因為如此,目前和游戲開發聯系緊密的數字媒體專業在不同的高校分為數字媒體藝術和數字媒體技術兩個,以便各高校根據自身的師資情況確定自己的培養方向。而真正的技術和藝術的融合只能是當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在行業企業里潛移默化地融合。
3 高校在培養游戲人才方面的優勢
游戲人才的培養從游戲制作流程上可以劃分為游戲策劃人才、美術人才、聲音特效人才、游戲程序設計人才、游戲運營、管理和服務人才等。游戲人才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極強的學科交叉性要求培訓機構掌握游戲開發流程所需要的各類人力、物力資源。不過考慮到游戲方向的人才培養目標不是要培養大而全的全能型人才,所以,國內大多數高校在設置游戲方向人才培養目標時,往往是結合本校的技術優勢特點,充分發揮學校的專業特色,在游戲開發的某一個特定的方向重點培養,而對于其他自己不是特別擅長的方面只是做一個入門性質的簡介。中國傳媒大學的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在游戲人才的培養上主要培養游戲藝術方面的專業人才。結合學校的特色在美術、動畫、平面設計、影視特效、角色和道具建模等方面的特長培養藝術方面的人才。而像浙江大學等一些理工類的院校,借助理工科背景的傳統優勢,設立了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側重于游戲行業技術人才的培養,主要開設計算機網絡技術、人工智能、人機交互、程序設計、動畫、建模等方面培養游戲行業的專業人才,并與藝術學院合作共同開發游戲項目。
4 高校游戲人才培養模式改進措施
4.1 加強實踐類課程的設計和建設
游戲專業人才培養大多數是要培養從事游戲開發的應用型人才,而對于游戲理論性研究人才的培養少之又少。但是在我國有不少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仍然是沿襲了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重理論輕實踐,這和游戲人才培養目標是背道而馳的。從歐美發達國家在游戲人才培養的成功模式上來看,無不是非常看重實踐類課程的設計和建設,這樣做不僅有利于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更能充分地將理論和實際應用結合起來,以便于更加適應游戲行業的需求,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從事游戲設計與開發工作所必需的職業道德與行為規范。
4.2 大力推進科研項目與教學相結合
高等學校是科學技術文化的最高殿堂。目前,一所學校知名度的高低,主要看他所承擔的科研項目級別的高低和以該高校為第一作者單位發表在高等級的學術期刊上面的論文的數量。因此,有些高校為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大力支持學校的科研建設,允許這部分教師將全部精力投入到科學研究和論文的發表上,而不需要完成一丁點兒的教學工作。這樣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校的知名度,但對于高校的另外一個職能,即為社會培養人才上卻無多大益處。大力推進科研項目與教學相結合,以科研項目推進專業水平的發展,將科研成果應用于教學提升專業人才培養的水平,做到科研教學兩不誤。
4.3 注重培養游戲行業的人文價值觀
任何一款成功的游戲背后無不包含著藝術、文學、背景文化等方面的內容。任意一款游戲都不是空蕩蕩的。通過加強對游戲開發方向人才的游戲文化方面的培養,探討社會文化和游戲的本質之間的聯系,進而引導學生進行游戲的創作,將社會、文化以及對人生的思考融入到游戲創作中,使人文價值貫穿于游戲教育的全過程中。同時,跟進前沿科技成果,把握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的方向,培養特色鮮明的游戲教育學術價值觀。
4.4 建立多元化的師資隊伍
我國的游戲教育起步較晚且教師隊伍中大多數都沒有社會工作經驗,一般都是直接完成了從學生到教師這一角色的轉變,即畢業后直接進入高校教師隊伍,基本沒有什么行業從業經驗。學校在建設游戲專業教師隊伍時大多采用的是讓教師進行轉型發展,這對游戲專業的發展及人才的培養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借鑒歐美高校游戲教育的經驗,建立多元化教師隊伍,游戲方向的基礎專業課程由具有相關知識的專業教師承擔,另外,從游戲行業聘請具有豐富經驗的工作者和精英到學校來講課,把從業者的工作經驗帶入課堂,使游戲教育貼近實戰。
4.5 采用校企聯合培養的模式,對即將畢業的高年級學生進行企業員工式培訓
以培養游戲行業公司急需的實用型人才為目的,加強學校與行業企業的合作,采用校企聯合培養的模式,對即將畢業的高年級學生進行企業員工式的培訓高年級的學生經過幾年的在校學習,已經基本掌握了游戲開發行業所需要的基本知識,他們所欠缺的是對整個游戲開發流程的切身體驗和對以往所學知識的認識和提高。通過最后的職業培訓,可以讓學生切身體驗到游戲開發的各個環節,對游戲開發過程中的分工與合作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并且讓學生對自己畢業時應該選擇一個什么樣的適合自己的工作有了一個更加清楚的認識,到底是從事設計創作還是編程開發。
5 總結
游戲專業作為一個新興的復合型學科,高校肩負著為游戲行業培養人才的責任,應實時關注行業發展動向和人才需求,融合與游戲相關的多學科知識理論體系,完善實踐教學體系,為行業培養出大量合格的復合型人才。
參 考 文 獻
[1] 朱濱,宋建文.歐美高校游戲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研究[EB/OL].游戲產業數據http://www.gamelook.com.cn/,
2012.12.
[2] 張松波.中外高校數字游戲專業建設與發展探析[J].藝術教育,2013(8).
[3] 袁暋,許強,王曉峰,等.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模塊化教學改革研究——借鑒德國FH成功經驗[J].合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1(4):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