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建國
摘 要: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煤炭行業也逐漸機械化。因此,機械設備的安全性漸漸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本文對井下機電設備的問題進行了分析,著重分析了井下機電設備對煤礦安全的影響,為以后井下機電設備的安全運行提供一些指導,從而提高煤礦的安全生產。
關鍵詞:井下機電;機械設備;安全;煤礦
中圖分類號: TD79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22-168-2
0 引言
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人們對于煤炭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多;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使得各種新科技逐步運用到了煤炭行業。各種大型設備的運用,給煤礦的安全帶來了諸多問題。煤礦的安全問題是人們必須要引起重視的問題。要在保證煤礦安全的前提下,進行井下操作。在日常工作中,要保證井下機電設備的良好運行,避免發生事故,造成人員傷亡。
1 井下設備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重要性
電器設備對安全生產的意義:
首先,由于煤礦往往在底下幾百米至上千米深的地方,因此煤礦的生產環境是非常惡劣的,煤礦里的空氣濕度大、空間狹小、作業條件惡劣等。其次,電氣設備常年處在潮濕的環境中,極易受到損壞,一旦發生漏電或者爆炸等事故,就會給井下的工作人員造成極大的危害。所以,電氣設備的安全對于安全生產是非常重要的。
2 煤礦機電設備安全運行中影響因素
2.1 設備管理制度因素
煤礦生產中需要的機電設備眾多,因此,需要的專業人員也多,這些機械設備都必須是專業的人員進行操作和管理,嚴格按照規范制度來進行操作。目前,很多煤礦企業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對規章制度不夠重視,或者沒有完善的規章制度,管理制度混亂,為了節約成本,而不聘用專業人員,導致機電設備沒有得到很好的操作和管理。在遇到緊急事件的時候,煤礦企業不能有效快速的處理問題,最終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
2.2 設備綜合管理因素
煤礦企業的管理人員,在日常的煤礦生產過程中的管理比較松懈,缺乏對井下機電設備的綜合管理,對進入礦井的機電設備沒有做好嚴格的把關,以至于造成一些不合格的機電設備進入礦井。一些煤礦的工作人員還會對機電設備進行私自改裝。管理人員在管理機電設備的時候,仍舊采用人工記賬的管理方式,不進行聯網操作,不但不利于管理,還在無形之中加大了工作量,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最終影響煤礦的生產效率。
2.3 安全管理資金投入因素
由于煤礦企業的競爭壓力大,一些煤礦企業為了減少成本,增加收益,對于一些已過使用年限、超負荷運轉的機電設備依舊在使用。這些設備由于常年使用和過度使用,往往存在一些無法修復的損壞,這無疑是給煤礦的安全埋下了一枚定時炸彈。
3 井下電氣設備的維護
現代煤礦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對井下機電設備的維護。由于對井下機電設備進行維護和維修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特別是在煤礦作業任務緊張的情況下,煤礦企業往往會忽視對井下設備的檢修工作。當井下機電設備出現磨損問題而無法得到維護和維修的情況下,就會導致機電設備不能正常運轉,從而影響煤礦的生產效率,進而造成危害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為了避免工作人員觸電、設備漏電等事故的發生,定期和不定期的要對井下機電設備進行維護和管理,及時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確保礦井下的安全生產。井下機電設備由于需要常年運轉,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磨損問題是很正常的現象,當零件磨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更換,不影響機電設備的正常運轉。
因此,所謂煤礦企業的管理人員,必須要正確處理機電設備的安全問題,要正確處理生產和維修的關系。正確處理生產與維修的關系的方式是,在維修人員和時間上保持合理的比例關系。要想確定這一比例關系需要考慮到以下幾點:第一點,生產機械化強度,生產過程的機械化程度越高,機電維修工作所占的比例越大。第二點,設備的新舊程度與設備的故障發生率有很大程度上的關系,剛投入生產的新設備以及一些馬上到使用年限的老設備的故障率都很高。因此,當一個礦井的機電設備較為老舊的時候,修理人員和修理時間所占比例必然較大。第三點,設備的結構復雜程度越大,故障越多,修理工作量也會隨之增多。而設備的標準化、通用程度高,設備零部件的互換性越強,則可大大減少修理工作量,從而縮短修理工作時間。
4 井下機電設備管理措施
4.1 建立健全井下機電設備的管理制度和規范
井下的機電設備良好的運行對煤礦的生產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是煤礦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這不僅決定了煤礦的生產效率,還關乎煤礦的生產安全,關系到井下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因此必須要強化對井下機電設備的安全管理。在進行煤礦生產之前,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要有嚴格的規章制度和規范,根據機電設備的實際情況和生產計劃進行嚴格的使用管理。在煤礦的生產構成中,必須嚴格按照規范來進行操作,這樣才能保證礦井的安全,使煤礦的生產計劃得以順利進行。
4.2 加強技術培訓,掌握機電設備基本原理
煤礦企業的發展需要優秀、專業的人才,但是由于煤礦工作的收入低、條件辛苦、風險性較高、危險性較大等特點,導致煤礦企業很難招收到優秀專業的尖端人才。因此很多煤礦企業為了解決人才短缺的問題,往往會進行自主培養,但是在培養過程中,又會因為一些不合理、不到位的措施致使一些人才選擇跳槽或者被挖走的情況產生。為了能留住這些具有精湛技術與專業知識的員工,煤礦企業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在得到這些尖端人才的時候,要讓他們得到合理的應用和適當的鼓勵,通過政策刺激員工的創造力和工作熱情。其次,要進行合理的提拔。員工之間有競爭,才有前進的動力。合理適時的提拔,會提高員工的工作熱情,給他們發展空間。最后,在培養這些員工的專業素養時,也要同時培養他們的職業道德素養。通過這些定期培訓,能夠提高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同時,還要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的培訓,讓員工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
4.3 設立專門的機電設備管理機構或者崗位
在對企業的員工進行了培訓后和制定了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后,還要建立一個專門的機構來保障日常對井下機電設備的監管。僅僅只靠員工們自己是遠遠不夠的,更需要一個專門的部門或崗位來進行監管。作為設備的管理部門,要對井下機電設備的使用、維修等問題進行明確的職責劃分,要建立起一套專門的管理措施,在日常工作過程中,要時時刻刻保證井下機電設備的人員能夠按照標準行事。另外,在采購人員采購設備的時候,同樣要進行監督。對這些機電設備的使用年限、是否有合格證等做記錄。在日常的工作中,無論是設備的購買、檢修、維護、修理和報廢都必須記錄在案,定期進行整合,有序的進行機電設備的管理工作。對井下機電設備的運行做到及時、準確、全面的掌握,對于設備的使用情況要進行聯網操作。這樣做可以及時了解設備的運行情況和故障情況,從而能夠盡快的解決問題,預防問題的產生,降低出現事故的概率,保證生產的正常進行。
4.4 對井下機電設備進行保護
在日常工作中,對井下機電設備的保護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電氣設備運行時所需電流較大,發熱量較大,因此如何對電氣設備進行安全防護和降低電氣設備的正常運行溫度同樣也關乎煤礦的安全生產和人員安全。對電氣設備進行過流防護、漏電防護和接地防護外,還要對電氣設備正常使用溫度進行控制。只有做到這些,才能切實有效的保證煤礦的安全。
5 結語
我國的煤礦行業在我國經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井下設備的安全關系到煤礦的安全生產。因此,為了保證煤礦的安全,煤礦企業的管理人員要做到安全使用井下設備,定期對井下設備進行檢查和檢測,這能有效的提高礦井的安全性,能夠保證井下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使得煤礦在生產過程中能夠有所保障。煤礦企業要加強對井下工作人員安全意識的教育,全面完善的了解井下設備,增加對井下設備的維護和管理工作的重視,建立和改善對井下機電設備的管理維護制度,在安全生產的前提下做到利益最大化。
參 考 文 獻
[1] 王彥明,付洋.井下機電設備對煤礦安全生產的影響探討[J].科技資訊,2014,20:83.
[2] 逯曉臻,李永明.井下機電設備對煤礦安全生產的影響[J].科技資訊,2014,24:78.
[3] 劉剛.淺談水電站機電設備維護檢修與管理[J].科技展望,2015,32:76.
[4] 張煒生.淺談機電設備運行管理與維修[J].科技風,2016.
[5] 王潔輝.淺談煤礦機電管理的加強[J].能源與節能,
2016,04: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