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紅雷
摘 要: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人們閱讀習慣的改變,電子資源在我國高校圖書館中應用范圍逐年擴大,其在館藏建設中的地位也日益凸顯。該文從引進原則、工作機制、評價指標等方面對高校圖書館電子資源的建設展開研究,以期為高校圖書館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 電子資源 館藏建設
中圖分類號:G25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3(b)-0128-02
當前,許多高校圖書館在保證必要紙質文獻數量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充了電子資源,部分高校圖書館電子資源的購買經費已經占到館藏建設總費用的20%以上。電子資源在高校圖書館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如何圍繞電子資源開展服務,如何對電子資源使用情況進行跟蹤與評價,如何更高效、更經濟地建設電子資源就成為擺在每個圖書館工作者面前的問題。筆者結合自身在電子資源訂購、使用維護、續訂過程中的實踐經驗,就高校圖書館如何更好地開展電子資源的建設工作進行探討。
1 制定電子資源引進原則
在引進電子資源時,應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1)針對性原則。電子資源應同院校的學科建設與發展方向相適應,照顧到重點學科的需要。其中,中文電子資源要努力覆蓋全部學科;外文電子資源要在覆蓋重點學科的基礎上向其他學科輻射,盡量降低購買總成本。
(2)系統性原則。同紙質文獻一樣,電子文獻的建設也應當符合館藏建設的系統性要求,電子資源的購買要有難有易,照顧不同認知水平,不同學科學生的需要,盡量覆蓋各類文摘搜索引型,同時重點建設全文型文獻。
(3)協調性原則。電子文獻要同已建立的紙質文獻體系相協調:對于核心期刊、學術專著等核心館藏要在保留紙質版本的基礎上訂購電子版本;對于基礎性館藏可通過購買電子版的方式來提高文獻數量,盡可能廣地實現資源覆蓋。
(4)經濟性原則。一要避免電子資源同紙質資源在不必要的情況下交叉重復;二要充分考慮到院校經濟實力和資源價格,選擇恰當的購買方式,如:競價、團購等。
2 規范電子資源建設工作機制
電子資源在購買渠道、使用方式等方面都同紙質資源有較大不同,因此,常規的針對于紙質資源的工作機制與工作經驗已無法適用于電子資源。一方面,電子資源的購買使用方式需以讀者數據為依據,這超過了采訪人員的傳統工作范疇;另一方面,電子資源的使用與存儲需依賴技術與設備支持,這就需要具備計算機與互聯網技術的專業人員共同配合采訪人員、參考咨詢人員完成各項任務。以下,筆者就從采訪人員、技術人員、參考咨詢人員三方面詳細分析如何規范電子資源建設的工作機制。
(1)采訪人員要發揮對外聯系作用。在電子資源購買之前,采訪人員要廣泛搜集該項電子資源最新的信息并聯系電子資源的試用,并將信息整理后傳遞給參考咨詢人員。電子資源試用后,采訪人員要收集參考咨詢人員的試用評價與訂購建議,同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協商決定是否訂購該項電子資源。決定訂購后,與渠道供應商談判相關事物,簽訂訂購合同,并根據合同辦理相關手續。
(2)技術人員承擔技術支撐工作。電子資源在使用方式、存儲方式等方面均同紙質資源有較大不同,其受到終端設備、網絡設備的多重影響,因此,電子資源的建設離不開專業技術人員的支持。在電子資源建設與使用中,技術人員承擔的主要工作主要有提供設備配置信息、提供電子資源使用所需軟硬件技術支持、對光盤數據庫、網絡數據庫、本地鏡像數據庫進行安裝與維護等等。
(3)參考咨詢人員發揮承上啟下的作用。參考咨詢人員是電子資源建設的核心,其承擔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任務。首先,參考咨詢人員要根據采訪人員搜集到的電子資源信息進行分析、匯總,并連同技術人員一起做好資源試用的相關準備工作。在整個試用過程中,參考咨詢人員一方面要詳細考察電子資源的內容及功能;另一方面要收集讀者對電子資源的反饋,并結合數據庫流量報告對電子資源做出評價,向相關決策部門給出訂購建議。其次,在簽訂訂購合同后,參考咨詢人員要持續跟蹤電子資源的使用情況,對讀者使用偏好、流量等進行記錄,為將來的電子資源服務續訂與購買做好充足的數據準備。
3 確立電子資源評價指標
科學合理的電子資源評價體系是高校圖書館電子資源持續發展的基礎。以往傳統的紙質資源評價指標只涉及資源數量、資源質量、資源結構、資源利用四項,這一評價體系評價參考內容較少,指標較為容易確定。對于電子資源而言,指標體系則復雜得多,除了必要的資源數量與質量等指標外,電子資源還涉及資源組織方式、檢索系統易用度、數據可得性等一系列技術性指標。具體來講,電子資源評價指標體系可分為以下兩大類。
(1)預評估指標。
電子資源的預評估指標主要包括三項:①資源內容。資源內容指標應涵蓋電子資源涉及的學科范圍、時限、資源的類型與數量、資源在權威出版物或核心期刊上的收錄情況、與同類數據庫相比的重疊情況等等。②檢索系統及功能。檢索系統及功能關系到檢索結果的準確性,直接影響著讀者的使用情況。通常,檢索系統及功能指標主要涵蓋帶寬、檢索入口數量、檢索策略、檢索結果格式、輸出方式以及檢索系統提供的其他增值功能等。③提供商的服務。電子資源供應商的服務指標主要有數據傳輸方式,如:專線、鏡像等;數據庫訪問方式,如選擇IP登錄還是用戶—密碼登錄;資源更新頻率。
上述預評估指標是電子資源購買前需要認真考察的重要方面,參考咨詢人員要在預評估指標合乎一定標準的情況下對資源開展試用,并編制試用評測報告,同時,結合讀者反饋意見以及資源定價進行綜合評價,為決策層是否訂購提供充足數據。
(2)后評估指標。
電子資源購買后,圖書館仍要對其實際使用情況進行跟蹤評價。具體來講,后評估指標主要包括使用情況、成本核算、售后服務三項:①電子資源的使用情況應涵蓋數據可得性、檢索系統易用性、用戶反饋、綜合使用報告等。其中,綜合使用報告是使用情況最重要、最集中的反映,包括讀者登陸次數、檢索次數、下載次數、總流量、集中登錄時間等統計指標。這些指標能夠幫助參考咨詢人員判斷電子資源是否收到讀者歡迎,訂購策略是否需要更改等等。②電子資源成本核算。電子資源的建設成本不僅包括購買電子資源的費用,還包括與之相關的其他各項投入,如:數據檢索系統建設費用、相關軟硬件費用、鏡像服務費用等。除此之外,在電子資源投入使用后,圖書館應當對包括登錄成本、檢索成本、下載成本在內的各項運營成本進行核算,以確定電子資源采購與使用總成本。③售后服務。售后服務指標主要包括供應商對數據庫故障的響應與排障時長、售后服務技術人員的業務素質、供應商對數據庫的定期維護情況等等。這些指標直接關系到電子資源是否能夠持續、高效地提供數據,讀者是否能夠及時獲取到想要的內容,對于圖書館電子資源的日常運行至關重要。
4 結語
電子資源具有紙質資源無可比擬的優越性,是未來圖書館發展的主要方向。高校圖書館要進一步加強電子資源建設,提升自身服務能力,為廣大師生提供更優質、更系統的資源。
參考文獻
[1] 李軍英.電子期刊數據庫訂購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情報科學,2003,21(6):651-652.
[2] 劉向紅,李春旺.圖書館電子文獻的采集原則與策略[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5(3):76-78.
[3] 楊毅,邵敏.電子資源建設的思路與實踐——清華大學圖書館案例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5,28(4):419-424.
[4] 肖瓏,張宇紅.電子資源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初探[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2,20(3):35-4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