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松
鸚鵡來青
鸚鵡,在古代的
一個清晨,放棄了自己的語言
學著在此耕作的農(nóng)人說話
同樣,在這個清晨
土地放棄了,自己的骨骼
繞著這個耕作的農(nóng)人,呼呼旋轉(zhuǎn)
數(shù)千年后,一座公園建在
平緩的山坡上
農(nóng)人也放棄了自己的語言
在南華縣城西郊,尋找鸚鵡
鸚鵡學過的所有話
都藏在公園的來青閣里
一陣清風吹過
農(nóng)人苦苦尋找的鸚鵡
在轉(zhuǎn)角處拐了一個彎
發(fā)出一叢又一叢黃綠的聲響
新垂柳篇
靈和殿前的艷陽
和垂柳枝頭上的溫度
并沒有區(qū)別
楊狀元經(jīng)過苴力鋪
腳底被石頭硌出了血泡
他念念不忘
被嘉靖杖死的十六人
如十六條飄揚的垂柳
隔著新春的風
伸向他身體饑渴的部位
忘憂館中忘記的憂愁
被這個幸存者帶到云南
“五尺道”連接的南華太小
垂柳上的任何一片葉子
都遮不嚴他的瞳孔
落日和旌旗
比不上垂下的青青細色
皇帝老兒聽得進的諫言
在芳樹重重中嬉戲
他不得不折斷一枝
測量自己垂柳般的腰肢
舊燕新鶯
不過是一個成語
沉淪萬里
也是一種狀態(tài)
垂柳被路人折過千百年
難道他還懼區(qū)區(qū)此數(shù)十年
明月樓留給京城吧
這里只有婆娑意
他在秋風中碰到異鄉(xiāng)的垂柳
他生的時候只是隨身攜帶的縷縷憂愁
他死的時候卻成了,為招魂而
不斷揮舞的細瘦骨頭
天申堂
修建這里的人
還修建過歷史和長城
有什么是他不能修建的呢
除了長生不老
除了被生命消耗過的
逝去時光
京城到四川,四川再到云南
“引馬石”上的馬蹄摞了起來
眼睛是無法看得見這些的
這些視力之外的事物
就連消耗生命的時間
也無能為力
馬幫運送的物資
接二連三掉落
在古驛道的陰影中
串聯(lián)起時間的鏈鎖
拴不牢的疲乏眼睛和腳印
是石頭致密陷阱的一部分
這是老去的征兆之一
任何一匹馬
在幻覺中把石頭當成了腳
卻還可以順著風向任意疾馳
這是馬蹄聲記載過的某種幻覺
在趕馬人一次又一次錯失前蹄之后
就連戰(zhàn)爭和掠奪也順著石頭縫延伸
沒有人愿意錯過
被埋葬的財富和榮譽
當古代的馬和現(xiàn)代的腳印對峙
誰能撿拾磨得發(fā)亮的凸起和凹陷
這些時光遺漏的重量
摩崖石碑
龍江川北岸
逯家屯石門山路邊
和鸚鵡山公園的亭子內(nèi)
摩崖和石頭都稱鄭和為
前明開拓南洋各島之大冒險家
題字的是民國元老李根源
我這個來自鄭和故鄉(xiāng)的晉寧人
第一次知道
鄭和的第二故鄉(xiāng)在南華
第一次深感“大冒險”家這個詞
遠遠比“大航海家”
更貼近人心
當然也可能
我這位偉大的大冒險家同鄉(xiāng)
被更多的摩崖和石頭
刻在第三第四第五……故鄉(xiāng)中
對此,我的感動
遠勝于驚訝
而我的野心
在這位偉大的同鄉(xiāng)面前
如同在浩瀚的大洋面前一樣
小得可以不可算計
即便從1405年7月11日
大海學會了雕刻
二十八年刻了七次
第八次夭折于1433年
印度西海岸古里成為大海最后一刻
摩崖和石頭為我的同鄉(xiāng)
保存?zhèn)ゴ笥涊d的同時
還為“大冒險家”證明
我喜歡大冒險家鄭和
這個我的同鄉(xiāng)
因為喜歡冒險,即使走得再遠
也會冒著天大的危險
帶著會刻字的海水
返回故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