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河
我們年輕的時候曾經批判過這樣的說法,叫做:“人生在世,‘吃穿二字。”因為講吃講穿是“資產階級享樂主義”,不符合“革命的艱苦樸素精神”。
如今,時代變得越來越年輕化,而我們則漸漸步入了老年。時代不同了,我們的思想也不同了。講吃講穿成為了時尚,成為了展示新時代精神面貌的符號,更成為了老年人書寫人生第二春的出發點。
從拿到退休證那一刻開始,老有所為,老有所樂,老有所學等一連串問題就自然而然地擺在了我們的面前,到底退休后我們的第二春在哪里?我們的第二春該如何開啟?我想,老年大學、廣場舞、老年時裝隊、老票友、旅游團,一切適合老年人的活動都可以激發我們書寫人生第二春的激情,但是不管我們做什么,千條萬條都離不開一條,那就是必須要做到:老有所“味”。
有一條電視廣告中說:“吃嘛嘛香,身體倍兒棒。”事實上,到了一定歲數,由于生理的變化,我們已經很難做到“吃嘛嘛香”了,但是我們卻可以做到“嘛香吃嘛”,因為我們有更多的時間來考慮自己的口味,而完全不必要再去考慮正在工作之中的兒女,畢竟兒女都長大了,成家了,有自己獨立的生活了。一位老友,退休前是報社編輯,常年值夜班,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吃飯不如睡覺香。”那時候,他年年體檢都是個“問題成堆的釘子戶”,每次體檢結束,總會被醫生“傳喚”,然后帶著一厚摞的檢查結果和醫生建議回家。5年前,他徹底退休了,見面時我問他:“退休了,不用值夜班了,是不是吃飯比睡覺香了?”誰知他卻嘆了口氣說:“唉!現在還不如上班的時候,每天下班美美地睡一覺,可香了!現在是既不想吃,也不想睡,吃飯睡覺都不香了。”不覺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就過了近兩年,再見到他的時候,簡直是讓我大吃了一驚。只見他精神抖擻,面色紅潤,連身板也似乎比當年挺拔了許多,看上去好像比上班時還要年輕。問及原因,他告訴我說,他是偶然看到他家小區附近的一個廚藝班招收學員的廣告,為了給自己找點事情便報了名,誰知此舉竟讓他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處。他說,隨著他的廚藝提升,他和老伴的胃口也得到了不斷調整,現在他是吃得香,睡得著,沒事就研究食譜,越吃越有味,越活越有味,好多以前已經吃得有些膩了的家常菜飯,現在才發現原來都可以做出不同的美味。此外,他還給我大談健康食療,說他最近的體檢結果非常喜人,許多多年不正常的指標都回歸正常了,還說他現在每天都變著花樣吃,僅用豆腐就可以做出二三十種不同口味的菜來。看著他興高采烈的樣子,聽著他喋喋不休地敘述,我頓悟了,原來,書寫人生第二春的第一筆竟然就是一個“味”字。
老了,應該為了自己和家人吃出滋味來,穿出韻味來,玩出品位來,讓自己退休后的日子過得越來越精彩、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有滋有味。也許,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老有所為、老有所樂、老有所學。
所以我要說,書寫人生第二春,從老有所“味”開始。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