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寶明
摘 要:電影起源于紀錄片,1985年盧米埃爾兄弟拍攝的《工廠大門》、《火車進站》等電影的開山之作,都具有紀錄片的性質。而紀錄片作為電影的一種,最大的特點是真實性,它將真實的生活作為素材,將真人真事作為拍攝對象,創作者將其進行藝術加工,并用真實引發人們思考。為了達到最大限度的真實,紀錄片的拍攝方式也與虛構類電影有明顯的不同,本文通過對紀錄片《樂滿哈瓦那》的讀解,簡單談一下紀錄片的拍攝方式。
關鍵詞:紀錄片;真實;電影;拍攝方式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3-0120-01
一、紀錄片常見的跟拍、抓拍
1.跟拍指攝影機跟隨被攝主體一起運動的拍攝方式,在運動中表現動體的神態和情緒,即創作者用攝影機對被采訪人物或事件進行原生態的真實記錄。跟拍是紀錄片創作最基本的也是常用的方法。跟拍有以下的特點: 第一、主人公能夠旁若無人地面對鏡頭,輕松自然地進入自己的生活狀態,在運動中表現動體的神態和情緒;紀錄片《樂滿哈瓦那》是德國導演文德斯導演的一部音樂紀錄片,他用紀實的手法拍下了這部電影,于是,早被人遺忘及冷落的古巴藝人,隨著電影的熱賣及專輯CD的出版,重新被人提起。世人彷佛從睡眠中蘇醒,再次看見、聽見古巴,了解了古巴音樂動人的魅力。例如:片中的一個鏡頭,在夜晚紐約大街上,對古巴老音樂人依巴謙法拉班納斯進行采訪時,攝影師運用了跟拍的方式,不但能夠將拍攝主體的神態和情緒進行捕捉,強化了運動主體的動感,而且有效地將紐約大街的夜景展現出來。在這里,跟拍采訪的方式形成了強烈的紀實效果。第二、創作者可以得心應手,按照創作要求真實、客觀地記錄主人公的生活。比如《樂滿哈瓦那》中依巴謙法拉班納斯帶著自己的伴侶一邊在古巴的老街上走,一邊唱著歌曲,時而還跟路邊的人們打招呼,攝影機一直跟隨著他,將他平時的生活悠閑的狀態很好的展現出來。
2.抓拍在影片《樂滿哈瓦那》中也很常見,尤其是古巴老音樂人在演唱會中的表演,攝影師和導演很好地抓拍了音樂人在表演時的細節與表情,比如吉他演奏者在開始時候對吉他音色的調整,攝影師用一個推鏡頭抓拍了這一點。音樂起來時,演唱者的笑容,演奏者的專注,攝影師都將這一切紀錄了下來,這些抓拍的鏡頭跟隨音樂的節奏切換,整首歌曲演唱完都顯得鏡頭流暢自如。
二、《樂滿哈瓦那》中人物采訪的拍攝方式
1.在紀錄片中,人物采訪階段對創作者而言相對比較容易控制場面。在室外正在發生的相對緊張的情景中,創作者往往因為拍攝事物轉瞬即逝而顧不上照明、構圖等,而室內采訪,創作者可以適當的安排被拍人物的位置、燈光的照明、攝影機的鏡頭、構圖等等,只要不改變真實的情況下,能表達出創作者的創作意圖就好。比如依巴謙法拉班納斯在介紹自己的姓名、出生地點等內容時,該鏡頭是固定近景、淺景深鏡頭,這個鏡頭無論是照明還是畫面的色彩都讓人感到舒服,不難看出這個鏡頭是創作者精心安排的,而這樣的場景、鏡頭在影片人物介紹或采訪中出現相對較多。
2.人物采訪時,并不是單單展現采訪的單一時空,而是可以將不同時空剪輯在一起。例如:在采訪的過程中插入被采訪對象表演時的場景,而并沒有破壞原來的真實性,多個場景同期聲的混合反而加強了影片的真實感。老音樂人練習唱歌的場景與演唱會的場景互相切換,將不同的時空連接在一起。在這里,音樂是連續的,所以觀眾很容易接受這樣的連接。
3.攝影機的運動方式在紀錄片《樂滿哈瓦那》中是獨特的,它像是一個觀察者的眼睛,緩慢地、平穩地、客觀地觀察著發生的事情。如:在影片中有一個長鏡頭不得不提,鋼琴聲響起,攝影機像是尋找鋼琴聲的聲源,慢慢的爬上樓梯,鋼琴聲由遠及近、由小變大,攝像機慢慢繼續往前尋找,發現一位彈鋼琴的老人,此時老人自我講述的旁白響起,鏡頭也圍繞老人和鋼琴轉動一周停止,隨著旁白切換到另一個時空。整個鏡頭時常是1分38秒。整個影片在介紹其他老音樂人的時候,都采取了攝影機慢慢移動,跟隨旁白尋找拍攝對象的方式。例如,旁白:“音樂是美妙的……”攝影機從空曠的火車軌道慢慢移動,最終畫面找到了正在彈吉他的埃利亞德斯歐秋阿.斯塔曼德。在他的旁白進行的同時,攝影機慢慢地圍繞他轉動。當攝影機落下的時候,隨著吉他彈奏的音樂,鏡頭切換到他演奏會時的場景。整個鏡頭1分19秒,信息量很大,一氣呵成,像是精心安排一樣。
三、以《樂滿哈瓦那》中音樂會的拍攝為例,看紀錄片中“大場面”的拍攝方式
在紀錄片的拍攝過程中,無法控制的因素特別多,它不像虛構類的故事片,每個場景每個鏡頭都是事先設計好的,現場往往會出現一些突發的事物,這就需要創作者以及攝影師有較高的專業素養和預見性。這些不可控的場面先稱之為“大場面”。在《樂》中,音樂會的拍攝,完全可以成為“大場面”。片中音樂會的的演出是連續的,可以看得出此場景是運用多臺攝影機拍攝的。從大場景到演奏者每個人的特寫和表情狀態,都展現的相當出彩,這都得益于多臺攝影機相互密切配合的結果。
參考文獻:
[1]宋杰.視聽語言:影像與聲音[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
[2]單萬里.紀錄電影文獻[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