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民君
摘 要:從1984年第六屆全國美展山東油畫開始嶄露頭角至今已有30年,基于山東油畫家創作實踐,分析歷屆入選全國美展的眾多作品,從創作題材、創作風格、創作技法、創作群體等方面來探究山東油畫藝術的創新與傳承。
關鍵詞:全國美展;山東油畫
中圖分類號:J2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3-0161-01
五年一屆的全國美展是我國規模最大,最具權威性的綜合性美展,從1984年第六屆全國美展山東油畫開始嶄露頭角至今已有30年,這期間山東油畫經歷著怎樣的發展變化,山東油畫家為山東油畫的創新轉型進行了哪些探索,油畫藝術又如何在新時期取得了創新及實現新的發展,都應是我們認真思考的課題,基于山東油畫家創作實踐,分析歷屆入選全國美展的眾多作品,從創作題材、創作風格、創作技法、創作群體等方面來探究山東油畫藝術的創新與傳承
一、創作題材:從保守走向開放
山東油畫教學、創作起步于上世紀50年代。以李超士、戴秉心等老一輩出生浙江、留學歐美、從任教于滬京杭的油畫家在解放后來到山東任教為標志,他們培養了山東第一代油畫藝術人才。80年代初,“山東風土人情油畫展”在省文聯、美協的組織下經過近兩年的籌備推出,迅即產生全國性影響,通過在北京及國內幾個主要城市展出和專業媒體的關注,山東油畫產生了自己的形象。早期的山東油畫作品題材和內容比較單一,大都局限在歷史和革命題材上,經過幾十年的探索,山東油畫創作者們在繼承傳統題材的基礎上,大膽融入現代人的情感追求和審美風尚,題材內容廣泛而豐富,涵蓋人物、風景、靜物等多方面,全方位地表現出油畫作為繪畫形式應有的狀態,如人物題材方面:從第六屆美展中張洪祥《長街行》、楊松林《畢業答辯》到第八屆美展劉德潤《萬岳之尊》、第九屆美展王玉萍《遠海》、第十一屆美展王力克《金色的湖》等,他們都從不同的藝術角度,緊追特定的時代生活,使全國美展人物創作展現出新的一面。
二、創作風格:由單一走向多元
所謂“風格”是油畫家張揚個性最好的手段,是藝術成熟的標志,發展初期,山東油畫風格一度采用具象寫實表現手法,這在油畫發展的歷史過程中,對于適應人們的審美習慣、推進油畫藝術大眾化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如果油畫家全都采用一種風格去創作,也不利于建立油畫藝術自身的語言體系和表達方式。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文化多元化進程的加快,山東油畫風格越來越趨向于個性化和多樣化,更能全方位地體現油畫豐富的表現力。如第八屆美展毛岱宗《三村雪霽》、第九屆美展張洪忠的《薄霧》、第十屆美展曲秀國《激情時刻》、第十一屆美展馮勁草《服飾NO.106》等這些創作風格從繪畫形式上豐富了山東油畫的視覺語言,同時引起了觀眾的共鳴。
三、創作技法:從單一技法到“無法而法”
油畫工具材料的限定導致油畫繪制技法的復雜性。幾個世紀以來,藝術家在實踐中創造了多種油畫技法,使油畫材料發揮出充分的表現效果。油畫主要技法有:透明畫法、層次畫法、直接畫法。在第八屆美展之前山東入選全國美展的作品中,層次畫法居多,如王力克在第七屆美展中作品《雀巢》獲銀獎。任何技法都應該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隨著理念不同、表現對象不同、畫家的情感不同而變化,它不可能是靜止不變的,技法的創新是圍繞著最終畫面表現效果而展開的,是為提升油畫藝術品質而服務的,要獲得什么樣的藝術效果需要創新出與其相適應的技法,在第八屆以后的畫展中,技法越來越多變,比如在十一全國美展作品中毛岱宗《臺灣風情》采用的直接畫法,馮勁草《服飾NO.106》屬于綜合材料混合技法。
四、創作群體:由藝術家到學生
山東油畫的發展不是自發的產物,而是一代代油畫家參與耕耘的結果,油畫創作群體自身的轉型發展對油畫風格內容的轉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老一輩畫家深受傳統文化的影響,油畫技術精湛嫻熟,早期的作品中蘊含著鄉土氣息,同時革命題材也較多,如張洪祥畢業于浙江美院油畫系,早期作品善于表現革命題材,其代表作《長街行》參加第六屆全國美展,獲銅獎,劉德潤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其作品有著濃厚的本土氣息,油畫《沂蒙娃》獲全國七屆美展銅獎,老一輩畫家對油畫藝術創作的探索,奠定了油畫的基礎,從1999年起,高等院校開始進行擴招,美術專業錄取的學生也相對多起來,這樣大批學生便可有著良好的學習環境及老一輩藝術家對繪畫理念的傳承與發展,學生的學習條件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善,學習方法及刻苦程度也受老一輩的藝術家影響,這樣入選全國美展的人群年齡就不斷縮小,甚至在校學生也有入選全國美展的的作品,如徐青峰1994年畢業于山東藝術學院油畫專業,同年油畫《我靜靜的喘息》獲“全國第八屆美術作品展”作品優秀獎。再比如十二屆全國美展中:李洋,2008年畢業于山東藝術學院油畫第一工作室,2010年考取山東藝術學院油畫研究生,作品《天涼好個秋》 入選美展;于鵬,2012年畢業于山東藝術學院油畫第一工作室,并于同年報送入山東藝術學院攻讀碩士研究生,作品《父親的海》入選美展。
走過三十年,山東油畫已然建立起了頗具規模的油畫創作隊伍、教育基礎、優秀作品的積累,在全國美展中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一方面有賴于地區經濟的發展、文
化大環境的哺養,一方面油畫創作者自身的努力及審美修養的提升,這些都是山東油畫近幾十年年來取得長足發展的內因。由三十年回顧全國美展的變化及創新,展望期待出現更好的成績及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