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加重視食物營養問題,開始由提供日常能量的蔬菜、肉類逐漸向食用菌轉變。研究顯示,大多數食用菌含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可以補充日常營養需要。
如今國內市場上銷售量最大的,還數大眾菇。對于如平菇、姬菇、雞腿菇等大眾類菇品,一直呈現產銷兩旺的市場局面。一些業內人士不得其解,比如普通平菇,即使在集中產出季節仍然保持6元/公斤左右的價格,其價格最高時可達12元/公斤;姬菇的價格相對平穩,一般多在每公斤10元左右,京、津、滬等大城市的姬菇價格多在每公斤12元左右;雞腿菇的生產,多年來一直保持少而精的狀態,不再有那種大批量的生產局面了。
隨著工廠化生產珍稀菇的興起,城市消費者的選擇面擴大,對平菇、姬菇、草菇等大眾類品種菇造成了一定沖擊。但由于消費者長期食用平菇等大眾菇,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消費習慣,雖說工廠化生產珍稀菇品種多,可很多人都不愿食用這些菇類。在目前市場上,工廠化生產珍稀菇在品質、價格、周期生產上所具有的優勢已不明顯,而大眾菇憑借在消費者人群中形成的傳統固有消費意識,使得其能夠保持少而精的狀態,價格受淡季市場影響波動較小。
目前國內一些珍稀食用菌品種相繼面世,但真正投入市場的不多,究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價格高,市場很難接受。二是技術研發還不過關。三是消費者對珍稀食用菌的消費意識還不強。
現階段,海鮮菇、蟹味菇、袖珍菇這些小眾菇品,受眾人群還是屬于大中城市的高消費人群。而對于大部分消費者而言,大眾菇仍是市場消費的主力軍。
(資料來源:《山西農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