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
這兩年,超算突然火了起來。
所謂超算,實際上就是超級計算—Supercomputing,是高性能計算中代表最高性能計算的全球頂級計算系統。例如前不久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行的2016 ISC國際超級計算機大會上,公布全球Top 500榜單,就是超算的代表。
HPC應用商業化
超算大會之所以引起廣泛關注,是因為隨著云計算、深度學習、認知計算成為大數據時代的競爭利器,原本小眾的HPC,商用化趨勢加速。據IDC預測,2019年全球HPC市場將達到152億美元的規模。
值得一提的是,傳統上以PC見長的聯想,以92套的份額成為首家在該榜單中躋身全球前二的中國廠商;中國上榜數量首次超過美國,其中聯想占據半壁江山。
“92套成功入圍Top500榜單,背后其實源于聯想多年來對每個細分行業的詳細認知和解讀。”聯想集團中國區企業級方案營銷總監李煒介紹說,“我們根據業務領域詳細劃分成了能源、制造、政府高校、生命科學、深度學習、數字媒體等六大子行業,在每個子行業里面還細分到應用系統。比如我們有來自美國的專注在制造領域的聯想首席架構師,在中國也有專注高能的聯想首席科學家祝明發老師,他們是聯想全球HPC研發團隊的縮影,細分到各個細分行業應用領域。”
據悉,在能源行業,聯想過去五年在石油石化行業提供了2萬個節點的高性能服務器;在制造領域,聯想保持著單計算集群的中國第一,部署超過1200個節點;在教育領域,聯想去年獲得了南京大學超算中心近900個節點,8000萬億次的計算成績。
事實上,在TOP100的17個應用領域中,新興領域如互聯網、數據分析和視頻分析等,約占72%,傳統領域如科學技術、工業仿真等僅占28%。可以看出,隨著計算機應用的發展,新興領域會占比越來越大,HPC應用商業化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
研發實力邁上新臺階
需要說明的是,聯想在HPC應用商業化道路上所取得的成就,不僅僅限于其在2014年收購的IBM x86服務器部門,同樣源于其20年來在高性能和計算領域的持續投入。
實際上,在1995年,聯想中國第一臺服務器在聯想的實驗室誕生,2001年聯想成立了高性能事業部,2002年中國第一臺自主知識產權的萬億次深騰1800成功上市,2006年和2008年,聯想深騰7000和7000G突破了百億次和200億次的計算。
而今,在7月1日2016聯想全球超算峰會北京站上,聯想正式發布了其自主研發的,面向E級計算的高性能計算機系統深騰X8800—基于聯想智能超算平臺LiCO,其上采用刀片系統、NeXtScale Server、GSS LeoStor高性能存儲、System Tools R&D資源管理、網絡、RAC Server、Intelligent Cluster預集成系統和部署調優運維服務等。
所謂E級計算,即每秒10的18次方次Flops計算,超過ISC Top 500榜首計算力的10倍,也是目前各國計算機科學家和企業正在努力突破的方向。
應該說,超算對于商業計算領域來說,就如同一級方程式賽車之于機動車的技術進步。換句話說,打造E級計算系統本身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其實非常重要,因為它會推動很多組件本身技術的突飛猛進。
水冷技術解決電力能耗瓶頸
實際上,聯想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建立多個專門的HPC研發和測試實驗室,擁有全球領先的技術。比如全球首創的45℃溫水水冷技術,PUE可低至1.1,可以在更少的占地空間下,實現更高的性能、更低的能耗和更低的噪音。
可別小看這可低至1.1的PUE—更接近于1的電源使用效率,不僅可以讓超算中心,也可以讓商用數據中心的能耗成本大大降低。
“在德國能源效率受到廣泛關注。我們把水冷系統的水溫提高到45度左右,這樣可以把熱能回收的比例提升到85%左右,實現綠色能耗。”聯想集團高性能解決方案高級總監Luigi Brochard介紹說,“當年歐洲排名第一的系統有9000個計算節點,通過這套軟硬整合的水冷系統和廢熱再利用系統,5年內節省電費達1700萬歐元。”
據悉,去年聯想舉辦了多場市場營銷活動推廣水冷技術,包括培訓和思路的轉變上,如今已經有一些項目陸續使用了水冷的技術,包括教育行業一所大學的應用。
“聯想不僅繼續保持在硬件方面的領先優勢,同時在軟件方面加大投入。”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童夫堯表示,“在此基礎上,聯想還將進一步加大產業聯盟力度,構建開放、完善的產業聯盟體系生態圈。通過與客戶、合作伙伴共同聚力,打造匹配客戶雙態(敏態和穩態)業務發展需求的HPC基礎設施和業務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