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興陳
摘要:測量放線作為幕墻工程施工的重要環節,其準確、高效地開展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加快工程進度,節約建造費用,保證工程質量。為達到以上預期,需要明確測量放線責任主體分工和職責,規范測量放線流程,加強測量放線管理。
關鍵詞:幕墻;施工;測量放線;流程
中圖分類號:TU198.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024(2016)07―149―02
前言
任何幕墻工程的施工都離不開測量放線,能否準確、及時、全面地進行測量放線,直接影響到設計圖紙深化、材料訂貨加工、現場施工安裝的準確性,影響到材料利用率和工程造價,影響到施工工期和質量。筆者結合多年的幕墻施工設計、管理實踐,談一下如何規范幕墻施工測量放線環節各流程的相關工作。
1主體職責與分工
基于國內大多數幕墻施工企業的生產管理模式,幕墻施工測量放線環節主要涉及三方責任主體,即設計部門、項目部、施工隊。
設計部門負責提供整體結構測量階段的結構測量圖和放線施工階段的測量調整版施工圖,保證提供的測量放線相關圖紙準確、全面、清晰,并對項目部、施工隊進行測量放線技術交底,以及為現場測量放線工作提供技術支持。設計部門負責人為測量放線設計技術工作的責任人,全面負責組織和落實測量放線設計配合工作。項目主要設計人員為測量放線設計技術工作的具體執行人,具體負責提供測量放線圖、深化施工圖等技術資料,進行技術交底,提供現場技術支持。
項目部作為工程管理和測量放線相關工作的牽頭部門,全過程組織和參與施工測量放線,熟悉和消化圖紙,制定測量放線計劃,創造測量放線條件,檢查督促施工隊從測量放線人員、分組、技術準備、措施準備、測量器具準備等各方面執行測量放線計劃,檢查督促按圖紙和技術要求進行測量放線和施工,并做好相關記錄。項目經理為測量放線反饋的責任人,全面負責組織計劃和落實測量放線和結果反饋工作;施工員負責與設計人員直接對接,向施工隊傳遞測量放線技術資料,落實測量放線計劃,及時溝通處理測量放線相關問題,督促檢查施工隊按照圖紙技術要求準確、及時、全面進行測量放線和施工,對測量放線結果復核無誤并簽字確認后反饋給設計人員。
施工隊負責測量放線的具體執行,設置有經驗的專職施工技術員,接收設計部門出具的有關測量放線資料,接受測量放線技術交底,服從項目部管理和技術要求,負責將測量放線具體方法和要求貫徹給每一位放線人員和施工人員,并及時全面地反饋正確的測量放線結果,對測量放線反饋的結果負責。
2測量放線流程
幕墻施工測量放線可分為整體結構測量與放線施工兩大階段。整體結構測量階段,設計部門編制明確的整體結構測量圖作為整體結構測量和反饋的依據,提供施工圖初稿作為參考,項目部及施工隊接收、熟悉圖紙,并按要求進行整體結構的測量。項目部參與并督促施工隊反饋整體結構測量結果。放線施工階段,設計部門根據主體結構施工偏差數據調整和深化施工圖,出測量調整版施工圖,提交項目部及施工隊簽字確認。項目部和施工隊根據測量調整版施工圖開展放線和施工相關工作。
2.1整體結構測量圖
設計部門在收到全套建筑、結構施工圖及最終建筑、結構變更圖等輸入文件后,進行圖紙核對,包括結構圖、建筑圖、幕墻施工圖及其他相關圖紙的準確性和符合性,各平面、立面、剖面、大樣的符合性和可行性,有無變更等,并與業主、建筑師、結構師等人員進行提疑與溝通。溝通答疑明確后編制準確的整體結構測量圖,提供給項目部,作為整體結構測量和反饋的依據。
整體結構測量圖包括測量放線說明、立面測量圖、平面測量圖、剖面測量圖、局部放大測量圖等技術要求和圖紙。測量圖做到明確、全面、不遺漏,圖幅選擇能清晰表達各部位相對尺寸,便于識圖。明確測量放線的原則、方法以及技術要求;結合工程實際及設計要求,明確測量放線的重點和難點;明確標注幕墻施工所需的結構基準點、基準線、基準面及之間對應的關系數據;明確標注所需的結構邊緣或測量點與所需的基準點、基準線、基準面之間的定位關系;對幕墻安裝所需的結構尺寸數據全面標示,不遺漏;標示數據應明確無歧義。結構基準和邊界以最終版結構施工圖、建筑施工圖及土建施工單位提供的結構誤差測量記錄為準。
對于規則結構在圖紙中明確標注幕墻關聯的結構尺寸,所需的主體結構軸線、標高等相對位置關系;對于圓弧面結構根據情況標示半徑和若干測量基準點的半徑或弦長進行定位;對于雙曲面等復雜結構,制作計算機三維放樣模型,提供必要的切面圖,并明確所需的測量基準和各測量控制點的坐標,根據情況標示若干基準切面、基準點和若干坐標點進行定位。
2.2整體結構測量反饋
項目部和施工隊簽收、熟悉以上圖紙,如有疑問及時提出,設計部門負責對整體結構測量圖和幕墻施工圖中的疑問進行解釋和細化。項目部負責向施工隊傳遞測量放線技術資料及宣貫測量放線要求,組織和參加測量放線和技術交底,做好測量放線各項準備工作,按照技術要求準確、及時、全面進行測量放線,對測量放線結果復核無誤并簽字確認后書面反饋給設計人員。
整體結構測量反饋內容:整體結構測量圖中列出所需的、與幕墻施工相關的建筑主體結構尺寸、軸線尺寸、標高尺寸、角度、坐標尺寸等數據,現場與土建、監理交接的軸線及基準點。尺寸標注及修改明確、無歧義。如有實際結構與圖紙有較大不符的,寫明較大結構偏差的情況說明,附上對應照片,會同設計人員到現場查看,并及時上報業主、監理和土建單位,進行聯合測量、糾偏,采取合理的處理方案。
整體結構測量反饋形式:將所有整體結構測量圖中所需的實測尺寸、標高等數據直接填寫在結構測量圖對應的尺寸旁邊,每一個測量點按要求直接標注所需的定位尺寸,每一段實測線與理論線之間的平行距離可按要求標注其最大尺寸與最小尺寸,并標注各測點定位尺寸;每一個測量面可按要求劃分為若干條測量線或測量點進行測量和標注,并標示其與測量基準之間的對應關系數據。未填寫或無書面修改說明的數據視同為現場結構同圖紙理論尺寸。反饋前項目部和施工隊負責人對測量放線結果進行簽字確認。
2.3測量調整版施工圖
設計部門在收到最終稿完整合格的整體結構測量圖后,對幕墻各細部分格尺寸、節點做法、構件尺寸等是否需調整進行準確放樣,調整和細化相關平、立、剖、大樣、節點圖紙,根據反饋的結構偏差數據調整和細化施工圖,出測量調整版施工圖并提交項目部。測量調整版施工圖應包括經測量調整后的設計施工總說明、立面分格圖、平面分格圖、剖面圖、大樣圖、展開圖、節點圖、構件安裝詳圖等技術要求和圖紙,對于雙曲面等復雜幕墻還需有調整后的三維放樣圖和分格圖。
2.4技術交底
設計部門在提供測量調整版施工圖后,對項目部與施工隊進行施工技術交底,其中包含測量放線專項技術交底。
2.5工程放線、施工
項目部和施工隊在收到設計部門測量調整版施工圖后對圖紙進行確認并簽收,作為最終放線、施工和設計批量下料加工的依據。現場所有構件或板塊原則上須按照圖中的數據進行放線、定位和施工,包括所有埋件、轉接件、構件、面板、單元板塊等XYZ三方向定位尺寸數據。現場放線和安裝偏差應在相鄰基準點、基準線、基準面、基準標高內消化,不可產生累計偏差。
2.6測量放線溝通與復核
測量放線涉及的圖紙、尺寸很多,需要相關部門的良好協作配合與溝通,確保信息對稱與暢達,確保圖紙理解的一致性。設計部門與項目部、施工隊對雙方提供的圖紙、尺寸等應相互復核,及時發現和反映存在的問題,確保測量放線的準確性。
3結論
通過明確幕墻施工測量放線環節責任主體的分工和職責,規范測量放線流程,加強測量放線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幕墻施工測量放線的工作質量和效率,為幕墻施工企業和建設方創造更多的經濟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