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荷芽
摘要:近年來,科技信息技術的不斷創新發展將我國社會經濟不斷推向更高的階層,促進了社會經濟市場的擴張,使得我國社會經濟市場勢力日益雄厚起來。尤其對于身居大山及廣袤平原上的農牧民來說,建立在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之上的遠程教育模式承載了他們多向的脫貧致富的新手段和橋梁。
關鍵詞:遠程教育模式;農牧民;致富
遠程教育,簡單來說,就是無地區與空間條件限制的以網絡方式呈現的一種教育模式,其的基礎構成是寬帶和互聯網技術應用,無時間與空間條件限制,相比于傳統的親臨現場的課堂教學模式而言,其更加賦予寬廣的知識來源和信息空間,是一種自由化、網絡式的學習路徑。遠程教育模式由于具有時間和空間自由,以及知識信息面廣闊等特點,因此漸漸地走入了更多的業務進修人員的生活中。想利用業余時間繼續學習進修自己的人們,通過廣播、寬帶、互聯網以及輔導專線,可以在任意地點、任意時間進行交互式教學及學習。近年來,遠程教育對我國西北農牧民發展地區經濟方面提供了巨大貢獻。隨著信息技術進一步深入,遠程教育逐漸已成為西北農牧民致富的橋梁。
一、轉變思想,以經濟發展需求為導向
在網絡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下,遠程教育逐漸深入我國教育主戰線,成為我國國民教育主要的科技手段及路徑。由于遠程教育具有時間和空間上的自由性特點,其覆蓋面異常廣泛、內容豐富、層次多樣,受到了新時期網絡信息時代背景下人們的熱捧和青睞。已逐漸廣泛的應用趨勢深入我國社會經濟市場,并對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了巨大幫助。當前,遠程教育已成為新時期高校教育教學的優等路徑,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嘗試遠程教育,并通過此等方式確實起到了實際性的教育作用。除此之外,在我國農業及其產業化發展進程中遠程教育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利用遠程教育模式逐步建立其學習、工作、再學習、再工作的教育發展模式。
其次,引導農牧民拓展致富渠道。將遠程站點作為基礎,以市場經濟發展趨勢為指標,利用遠程教育模式將致富的技術方式傳授給農牧民。并通過遠程教育模式對他們進行培訓。將信息資料庫不斷進行完善化建立,幫助有困難的農牧民掌握至少一兩門專業技術。再者,引導農牧民脫貧致富。將遠程教育資源的各種優勢進行充分發揮和利用,完善化建立信息資料庫,以此為基礎,確保對農牧民輸送信息的及時性,多渠道開展勞務輸出活動,進行上門送學、導學,激發青年農牧民走出大山的信心。
二、以城鎮化建設為切入點,實現由村入戶的有效延神
據有關資料表明,如果將富余的大量勞動力向城鎮轉移,會大大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和發展的步伐。因此,提升西北地區的城鎮化發展水平是我國經濟進一步發展的核心力量,已是當前我國經濟建設刻不容緩的事情。要特別注意的是,要保證大、中、小城市與小城鎮之間形成相輔相成的協調化發展關系,將走城鎮化道路確定為統一發展戰線。在城鎮化發展過程中,第二、三產業發展面臨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提供給了其更大的發展空間,使得西北地區的農牧民富余勞動力再就業得到了良好施展平臺。但由于西北地區的農牧民富余勞動力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專業技能較弱,使得當前的農牧民富余勞動力很難發展起來,導致農牧民致富發展的瓶頸期難以過渡。
由于黨中央國務院對西北地區的農牧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進城務工就業等問題的高度重視,使西北地區的農牧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進城務工就業發展逐漸有了新的起色。再加上國家對西北地區農牧民剩余勞動力成年人的關注和教育,無論時間經濟上還是精神上都顯現出了關切的幫助,這更加促進了西北地區農牧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但在一種客觀條件下,即經濟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的情況下,西北地區富裕農牧民不可能同時進城務工。受這種市場競爭力的約束,筆者建議在城鎮化建設的基礎上,將現代化遠程教育技術充分利用起來,系統、全面性地對目前的西北地區富余農牧民進行再教育,利用遠程教育將知識技能傳授給他們,并將培訓環節切實貫穿進整體教育過程中,從而全方面提升西北地區農牧民的素質和業務技能,使其逐漸向富裕之路飛速前進,實現多遠增收目的。
總而言之,在科技信息網絡時代飛速發展的當下,遠程教育逐漸在我國教育領域及工業化發展進程中蓬勃發展了起來。其本身的空間和時間上的自由及其覆蓋面寬廣、內容豐富、層次多樣化等優勢特征,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想利用業余時間豐富自己、提升自己人們的熱捧和青睞,這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及教育發展貢獻出了巨大力量。遠程教育模式以現代計算機網絡及通信技術為建立基礎,將各種惠民、惠農知識、技能和信息等傳授給西北地區的農牧民,使他們能夠在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廣闊平原上接觸到新型時代的技術和知識,為他們脫貧致富點亮了希望的明燈。并且,在遠程教育模式不斷創新的過程中,為西北地區農牧民多元化增收開辟了幽徑。
參考文獻
[1] 司庸之.新疆跨越式發展戰略在昌吉州的實踐——以2011年昌吉州農牧民人均純收入超萬元為例[J].新疆社科論壇,2012,04:10-14.
[2] 趙利梅.藏區農牧民工資性收入持續增長的障礙及對策研究——以四川省康定縣為例的實證分析[J].農村經濟,2012,12:47-50.
[3] 內蒙古自治區休閑農牧業發展“十二五”規劃[J].中國鄉鎮企業,2012,11:4-8.
[4] 張永軍.科技投入對內蒙古農牧民增收的影響分析[J].科學管理研究,2014,01:98-101.
[5] 靳海波.西藏農牧民實現“收入倍增”目標的路徑研究[J].西藏發展論壇,2014,03: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