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翔

摘要:提出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一個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成了當下人們重點關注的問題。園林系統作為城市的“化妝師”,對城市的綠化美觀、氣候調節起著重要作用。為保障園林工程施工的效果,打造出理想的人居環境,通過初步探討了提升園林施工效果的策略,以供同行借鑒。
關鍵詞:園林工程;施工效果;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7005302
1 引言
園林工程是為滿足城市發展需要,在中國傳統園林的基礎上結合現代園林特點的一種新型園林,旨在打造一個和諧、舒適、安全且富于美感的城市環境,在生態學和環境學的基礎上,創造最大的環境效益。園林工程的開展不僅是對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也是社會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標志,象征著新型社會綠色、環保、健康的科學發展觀,提升園林工程的施工效果是促進社會發展的必要措施。
2 影響園林工程施工效果的因素
2.1 施工人員綜合素質
城市園林建設是一項將科學技術融入美學里的工程,其覆蓋面廣,囊括各方面的知識,對于施工人員而言有較高的素質要求。不僅要熟知相關的理論知識,更需要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認真地做好每一個細節。園林工程施工中涉及到較多的技術操作,施工人員對機械的熟悉及使用也會影響到園林施工的效果,就目前而言,我國市政園林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相對偏低,對于團隊而言,缺乏相關的優秀人才對整個團隊進行指導,大部分員工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只是根據以往的工作經驗上崗,導致在施工過程中缺乏正確的技術指導,施工效果與園林設計師的設計方案有很大出入,拉低整個園林工程施工的效果[1]。
2.2 園林施工過程的管理
園林施工過程中的管理是對園林施工效果的保障,不合理的管理模式會導致施工效果的事倍功半。據調查發現,目前我國的眾多園林施工單位依舊采用傳統的管理模式來進行園林施工的管理,在這個與時俱進的時代里,傳統的管理模式有一定的局限與落后,堅持使用傳統的管理模式導致園林工程的發展受到束縛,雖然也有一些單位引進了一些先進的管理理念,但是卻忽略了單位自身發展的特點,沒有將理論結合實際進行變革,這種生搬硬套的行為不僅沒有幫助園林工程贏得發展空間,反倒滯緩了原本的發展[2]。
2.3 園林的后期養護
園林工程施工質量中最重要的指標是植物存活率。影響植物存活率因素較多,無論是環境、氣候、地理位置、季節等因素或是其他施工中的原因,都會對植物的存活率造成影響。園林的后期養護主要是通過科學的養護手段,提高植物的存活率,從而提高園林工程施工的效果。后期養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很多市政部門在園林施工中并沒有制定一份完善的后期養護計劃,常常植物栽種完成后沒有得到很好的養護而死亡,大大降低了植物的存活率,使得園林工程施工效果減弱。
3 提升園林工程施工效果的方法
3.1 提高整體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
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是在施工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個因素。園林工程的開展需要大量的優質人才,將理論融合實際工程而不是紙上談兵。園林工程作為一項特殊的市政工程,需要一支綜合素質高的園林施工團隊,為了提高施工人員的整體素質,不僅需要對其進行專業的技能培訓,還要及時補充施工人員相關的理論知識,在施工過程中,培養施工人員仔細、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讓每個人找到自己的使命感,增強工作中的責任心。
3.2 施工過程中管理模式的改進
對施工的管理就是對園林工程的質量管理,園林工程的管理應秉著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進行工作的開展。園林工程施工過程里涉及到的各種施工技術使得園林工程實際實施起來較復雜。園林工程的施工內容較多,常包括景觀水系、假山置石、道路建設、植物造景、景觀照明等多個環節,在實際工作中,為了保證各個施工環節的順利進行,必須對整個園林工程的所有施工環節進行有效的管理,對施工團隊間進行協調與促進,嚴格的監督和監察各個施工環節,一旦發現質量問題,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補救。管理過程中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出有效可行的方案,一方面需要借鑒傳統理念進行分析總結,另一方面也要用創新探討出新的發展道路,在借鑒經驗為我們積累的智慧的同時,也要積極跳出經驗圈的束縛。對于員工的管理應當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一方面積極鼓勵員工進行開拓與創新,另一方面適當地制定一系列的獎懲制度,對表現優良的員工進行獎勵,對態度懶散工作不認真的員工進行思想教育,培養大家團隊協作的能力,使所有人的力量擰成一股繩,而不是個人的剛愎自用[3]。
4 實踐科學的園林養護
(1) 園林的養護是園林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為了提高植物的存活率,保證園林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應當制定一份科學的園林養護方案。在植物的種植過程中,如果所選的植物無法適應種植的生態環境,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也就無法實現園林工程的價值。對于植物的栽培,應當從生態學的角度對不同的群落進行分類管理,遵循自然植物群落發展的規律,提高植物種植的存活率。表1列舉了園林工程中一些常見植物以及其生存條件。
植物栽植之前為了提高存活率,需要對植物進行修剪,以便減小樹苗的水分蒸發。根據修剪的原則,一般而言只修剪枯萎、受損的傷枝,植籬的灌木多不剪,而一些生長力較旺盛的樹木可修剪樹冠的1/2以上,生長力緩慢的植物進行稍微的修剪,去除病枝、枯萎枝、過密枝,修剪過程中要注意調整樹苗分枝點的間隔,樹苗修剪后要及時對剪切口進行護理,防止進一步失水。對于根系的修剪主要是將斷根、裂根、病根及過長根進行清除,修剪時應保持切口的光滑,并及時涂抹防腐劑。
(2)在種植綠色植物前,對土壤環境的檢測及評估是有效保障植物存活率的方法。植物的生長需要充足的陽光及養分,一塊優質的綠化土壤,不僅要保證充足的陽光照射,同時自身條件能滿足植物生長時所需各種營養物質。對于土壤的選取,要以發展的眼光進行綜合性評價。種植區應按要求進行適當整理,確保整個綠化地表面的美觀,將土壤中所存在的建筑垃圾、石塊碎屑及有害物質進行系統性的清除;土壤的厚度應適中,對于土壤比較貧瘠的綠化帶,要適當撒鋪15~20 cm的種植土,對于要求去土的綠化帶適時運走多余土壤。
(3)在進行植物的栽植之前,首先要進行種植土回填,種植土的選擇以理化性能好、結構疏松、通氣、保水保肥能力強的土壤為優選,種植土的選擇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園林綠化的質量。回填種植土的深度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設計,為保證美觀,回填時要求平整不能有坑洼,起伏自然不產生太大波形,回填土本身無雜質,回填前對箱型基礎墻、地下防水層及保護層等進行檢查驗收,回填的土料必須按規定分層夯壓密實,檢驗回填土的含水率是否在控制范圍內等。
5 結語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發展觀越來越多地造福于人類的生活,園林工程做為新社會的發展項目,更是應當跟隨時代的步伐走在發展的前沿,園林工程對人力、物力、財力都有著大量的需求,必須要對園林工作給予高度的重視,才能為后期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面對國家的發展趨勢和號召,每個人都必須明白自己的使命所在,明白自己的工作任務,只有大家齊心協力,才能將園林工作做到最好,為祖國的建設貢獻更多的力量。
參考文獻:
[1]鄧 勇.園林工程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J].浙江大學學報,2014,12(15):12~13.
[2]陳耀林.提升園林工程施工效果研究[J].科技展望,2015,17(23):73.
[3]龍 杰.市政園林施工中常見問題和對策探討[J].山東工業技術,2015,9(2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