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云
摘要:指出了公益林建設是促進生態效益平衡的一個重要途徑,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結合公益林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對提高公益林建設的認知、管理人員的綜合能力,加強各種資源的分類建設進行了分析。以期為森林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公益林建設;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策略;景洪市
中圖分類號:F32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7018002
1 景洪市公益林慨況
景洪市位于云南南部,地理坐標東經100°25′~101°31′,北緯21°26′~ 22°35′,是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其東北部隔小黑江與江城縣相望,東面與勐臘縣為鄰,西面緊靠勐海縣,北與普洱市的思茅區接壤,南與緬甸毗鄰,全市國境線長達112.4 km。市境南北長122 km,東西寬98 km。根據景洪市森林資源二類調查資料,全市土地總面積為686757 hm2,其中:林業用地面積613512.4 hm2(含農地森林71816.1 hm2),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89.33%;非林業用地面積73244.6 hm2,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10.67%。全市森林覆蓋率84.46%,林木綠化率84.69%,活立木總蓄積量52530860 m3。按照2011年公益林修編劃定結果,全市公益林面積350725.8 hm2(其中:國家級公益林129340 hm2、省級公益林155773.7 hm2、州級公益林8788.7 hm2、市級公益林56823.4 hm2)。
2 公益林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景洪市森林資源十分豐富,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為了要更好地保護生態多樣性與生態平衡,積極加強公益林建設,認真貫徹落實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公益林補償政策,通過市、鄉(鎮)、村社緊密配合,景洪市國家級和省級公益林己落實到了山頭地塊,落實到了林權所有人,完成了公益林管護合同或協議的簽訂、公益林落界、公益林本底檔案等相關基礎工作,2011~2015年補償金兌現進展順利,惠民政策得到落實。但是在公益林建設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2.1 公益林建設執行力不足
林業系統中的各個部門之間的聯系不夠,加上部門的管理制度制定的不是特別完善,沒有一套相對明確的管理制度,不能對工作人員進行有效的分工,使得公益林建設的規劃、設計以及具體的分工沒有得到有效地落實,流于形式。
2.2 公益林管理存在問題
①管理人員綜合水平較低,對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公益林建設過程中離不開對公益林的管理和養護,在基層森林管理部門,普遍存在管理人員素質不高的現象,這些管理人員沒有系統的專業知識,缺乏相應的職業道德。②單位的領導對公益林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也忽視了對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建立的考核機制和監督機制不健全,導致公益林管理人員在工作的時候不能對森林建設過程中的各項任務進行有效地落實。比如對公益林建設過程中所需要的各種資金的支出以及收入等方面的總結和歸納不夠,因此導致資金的管理效率受到很大影響。③公益林管理責任體系不健全。公益林管理責任體系不健全是影響公益林建設工作質量的重要原因,責任體系的建立,是保證公益林管理工作能夠順利推進的關鍵舉措,由于責任體系不健全,一旦在出現森林資源被破壞的問題時不能及時找到相應責任人,最終導致公益林的建設沒有發揮出具體的作用和意義。
3 景洪市公益林建設工作策略探討
3.1 提高對公益林建設的認識
景洪市的森林資源比較豐富,在公益林建設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相關部門的領導人以及工作人員對公益林建設重視不夠的情況。因此公益林建設與傳統的森林保護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概念是不相同的,公益林建設不僅要加強對生態系統的保護,還要加強對森林產業的建設。為此,要加強對林業部門管理者的宣傳教育,加強對他們的培訓,在實際工作中應該將公益林建設納入到林業部門的具體工作日程中,突出公益林建設項目管理的重要地位,廣泛宣傳公益林系統建設的重大意義,同時,也要加強群眾對公益林重要性建設的認識。
3.2 不斷提高管理人員綜合能力素養
首先,應該培育一批專業化的技術人員,要加強對公益林建設過程中的技術管理,如在公益林建設之前應該要積極加強各種測量和調查,對景洪市的森林資源現狀以及需要加強改進的方向進行掌握,從而可以更有針對性地提高當地的生態環境水平。在調查之后應該進行科學合理地規劃與設計,對公益林建設的面積、種類等進行確定,從而使得公益林建設不僅能夠發揮生態效益,還能夠發揮經濟效益。其次,要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培養。在實際工作中應該將公益林管理納入到林業部門管理的整體計劃中,作為林業部門的領導者,要經常組織開展林業管理人員專業化方面知識的培訓,加強對各種林業管理知識系統性的學習。同時,公益林管理人員要加強自身業務素質的培養,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和責任心,同時要具備一定的法律意識,從而加強對公益林的日常管理和維護。
3.3 加強各種資源的分類建設
公益林系統中的資源種類較多,對于各個部分都應該要加強管理和建設,從而促進整個公益林系統的生態平衡。對于公益林系統中的不同的資源,其建設措施是不相同的,在建設過程中,要根據具體植物的生長習性,加強對各種資源的分類建設,選聘更多的專家組成公益林資源研究隊伍,對各種植物進行研究和分析,尤其是對于一些瀕臨滅絕的植物,更應該要加強研究和保護,維持公益林系統的多樣性。同時,在公益林建設過程中結合當地的生態產業,加強各種林業生產的發展。
4 結語
云南省政府把景洪市定為參與中、泰、緬、老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國際合作經濟區計劃的中心城市。現有的公益林是十分寶貴的自然生態資源,必須完善政策,加強管理,充分發揮公益林的生態效益。同時,景洪市隨著西部大開發和泛亞鐵路的逐步推進,廣闊的發展前景已在人們的面前展開,在充分發揮公益林的生態效益前提下,還要盡量釋放公益林的經濟功能,以增加農民收入。開發公益林的經濟功能不是發展木頭經濟,而是要與地方需求、人文風俗緊密結合,大力開發旅游經濟,具體思路是:①大力發展林下種養殖業。景洪是我國南藥的主要產區和理想的南藥引種栽培試驗基地。藥用植物有139科782種,占全國已知藥用植物總數的14.2%,占云南省的38.5%。在這些野生藥用植物中,有當今世界公認的抗癌藥物美登木屬植物以及喜樹、長春花、嘉蘭、通光藤、中國蘆薈、版納三尖杉等,可供利用發展的野生資源如縮砂密、柬埔寨龍血樹、白木香等,還有引種栽培成功的如陽春砂仁、肉桂、兒茶、檀香、泰國大楓子、古柯、馬錢、洋蘇木、擯榔等。②形成特色生態旅游。西雙版納州是北回歸線上的綠色明珠、動植物王國,是云南省的旅游重要城市,隨著人們對優質生態環境的渴望與日俱增,發展森林生態旅游擁有較好前景。
參考文獻:
[1]林建斌.景洪市公益林管理現狀與對策[J].現代園藝,2015(15).
[2]唐 勤.景洪市生態環境現狀及保護對策[J].云南環境科學,2003(10).
[3]黎澤民.淺談生態公益林建設現狀與對策[J].新西部旬刊,2011(8).
[4]趙書學.云南省生態公益林建設現狀及對策[J].林業調查規劃,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