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尤其是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日益融合互通,信息傳播手段層出不窮,傳播方式不斷豐富,而且針對讀者的不同需求,選擇最適合的服務模式,深度挖掘,提供超細分的服務,實現對讀者的全面覆蓋及最佳服務效果。
關鍵詞:全媒體 圖書館 服務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7-0073-01
1999年,瑪莎—斯圖爾特成立“全媒體生活”公司,它通過“全媒體”概念推廣自己的家政服務。自此“全媒體”被提出,信息技術得到發展,互聯網開始在全球范圍內起步。同時,我國在一篇《消費真無熱點?》的文章中提到“發燒友追求的全媒體的聲音和圖像效果…”。1999年至2000年間,“全媒體”的提及越來越多,但只是點到為止。2007年起“全媒體”成為高頻詞,同時“全媒體”有了新認識。2014年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支持科技咨詢機構、知識服務機構、生產力促進中心等機構,積極應用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創新服務模式,開展網絡化、集成化的科技咨詢和知識服務[1]。
一、全媒體在圖書館的發展概況
1.全媒體在國內的研究
翟關波等[2]指出全媒體時代給新聞宣傳工作帶來了諸多挑戰,對新聞宣傳面臨的媒介生態環境和提出的策略進行探討,構建了全媒體,全時空,全覆蓋的大宣傳格局。此外,云電視是在三網融合環境下的一種利用云計算,云儲存等技術的智能電視,主要承載了全媒體綜合信息下的云應用和云服務。除全媒體在文化傳播方面的巨大啟示外,在醫療宣傳,工作中也發揮了極重要作用,在高校教學理念轉換方面也進行實踐和探索打造立體式課堂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果。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李慎明教授提到:全媒體的出現對全世界尤其是中亞各國的媒體信息的發展產生了全方位的深刻影響,成為經濟信息全球化浪潮中與國家前途和命運息息相關的“命門”。可以說,全媒體的發展成功與否,主宰著一個國家的未來[3]。
2.全媒體在圖書館服務的研究熱點
全媒體時代主要是指媒體多樣性的融合,圖書館要適應社會的變化,需要對所服務的對象展開個性化的服務,在這種情況下,圖書館需要對自己的功能進行全新的改革和定位。全媒體時代的到來,高校圖書館從如何構建這一時代特色的學科化服務模式,從學科服務的特色推廣、特色學科館員團隊、嵌入信息素養教育的學科服務、嵌入科研的學科服務等四個方面展開了研究。面對全新的時代,很多高校圖書館趨向于全媒體大書目資料庫,將書目性綜合系統全方面多方位營運,用創新的應用法則參與知識服務,以適應圖書館服務對象需求的多樣化和個性化發展。高校圖書館都利用全媒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閱讀推廣活動,不僅提高了圖書館的利用率,還使讀者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品格,提升修養。隨著微博和微信在圖書館服務中越來越普遍的應用,為更好地發揮了微博和微信的功能優勢,構建出有效的圖書館微服務模式,微服務平臺以及微服務團隊逐步成為研究熱點。因此,圖書館應該做到因人而異,提供多樣化服務;與時俱進,提供立體化服務;以人為本,搭建互動交流平臺;主動出擊,提高讀者的滿意率;全面考核,建立完善的服務評價體系。
二、全媒體在圖書館的服務模式
1.手機服務
手機平臺服務是全媒體新形勢下圖書館信息服務傳遞的方向之一。用戶主要通過手機微信,短信,手機移動圖書館,手機電子圖書等各種推送方式到信息服務,創建手機服務平臺,使用戶動態的接收圖書館的信息和活動,以及享受圖書公共查詢系統的各個功能,例如圖書查詢,續借,超期催款,預約等服務。通過手機用戶的使用,增強流通工作的網絡化服務水平。其中,微信成為全球使用人數最多的移動應用,也占據了移動互聯網的市場。全媒體時代,圖書應充分發揮展示其文獻資源的能力優勢,尋求高科技帶來的便利,加速圖書館的信息服務。
2.網絡服務
網站平臺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一些新的功能。高校圖書館作為文獻的聚集地和展示平臺,學校文獻信息中心、學校教學工作和科學研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園文化活動基地和學生的第二課堂。網絡閱讀可謂是足不出戶,一鍵便可知天下。網絡信息堪稱海量資訊,而且傳播和更新速度很快,能以最快的速度報道最新的資訊。網絡信息所涉及到的知識內容可謂包羅萬象,應有盡有。圖書館通過網絡技術提供主頁服務、電子文獻服務以及網上資源開發利用服務,這些服務為圖書館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另外,掌握常用的檢索技能,準確迅速地從圖書館的館藏資源、數據庫以及網上信息資源當中篩選、整理并且加工得到讀者所需文獻的信息,從而為讀者提供優質信息服務,這才是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圖書館實現生存發展的必然途徑。
三、全媒體帶給圖書館的啟示
1.強化信息服務意識
在全媒體時代到來之際,讀者獲取信息的方式不再單一,傳遞信息方式的多樣化,已經改變了傳統服務的經營模式,面對著這些變化,強化信息服務意識變得尤為重要[4]。在我國大多數圖書館的信息服務意識相對偏低,其一,讀者不知道圖書館有什么信息和資源;其二,大部分讀者渴望從圖書館獲取信息和資源,所以圖書館要根據讀者特點制定信息服務策略,通過培養和培訓的方式滿足讀者需求,體現主動服務的意識,強化信息服務意識不僅要明確圖書館部門工作目的,在清理工作條目的情況下,開展全媒體的優質信息服務為目標,而且提高信息服務意識,也需要善于觀察讀者,揣摩讀者的心理,預測讀者的需求,以全媒體方式推送信息服務。因此,真正發揮全媒體影響力需加強信息服務意識,提高業務素質培訓才能實現圖書館的利用效率。
2.營造全媒體服務環境
目前盡管國內大多數高校圖書館實現了服務自助化,個別圖書館也基于便利開展了一站式服務,但未形成規模,在這個過程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營造多媒體技術,顯得尤為重要。建設全媒體圖書館首先要確保硬件投入,不斷提升和完善圖書館的網絡條件;其次要統籌兼顧所有硬件設備盡力配合齊全,對硬件不斷進行開放改造[5]。針對每個目標有計劃的發展,適應時代的腳步及讀者的需求,加深對全媒體的營造,因此,全媒體對圖書館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現有資源,完善對本館服務環境進行評估,對個細則規章進行重新衡量不斷進行完善和討論是硬件還是軟件以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
3.培養專業團隊建設
圖書館根據自己的發展,不斷引進新技術,那么就必然要求團隊建設,建立科學高效的團隊可以從根本上讓全媒體圖書館更好的發展,目前國內圖書館都在引進專業的高素質人才,一些高層次學歷人才的加入,可以適應全媒體時代新形式團隊的需要,這樣的人才將被動服務轉變成主動服務。全媒體環境下要培養專業團隊就必須要加強學習,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適應不同角色的轉變,在競爭中要有戰略目標和戰術,能夠嘗試新觀念,新事物,迎接新挑戰,總之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要熟練應用各類技術,特別是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迅速掌握,全媒體新技術提高信息服務的效果,建設一支出色的全民體隊伍是今后圖書館發展的根本目標。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EB/OL].[2015-06-26]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0/28/c_1113009594_2.htm
[2]翟興波,李璐,肖小平.全媒體時代人大新聞報道研究[J].新聞前哨,2016,0(2):27-28.
[3]一言.新媒體藍皮書發布[EB/OL].[2015-06-26]http://www.china.com.cn/newsd2010—07/07/content_20439385.
[4]黃永.全媒體時代的醫學圖書館信息服務模式[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4,(6):33-35.
[5] 呂曉吾.構建全媒體圖書館[J].新世紀圖書館,2011,(7):45-48.
作者簡介:熱娜·艾克拜爾(1984.04-),女,維吾爾族,新疆烏魯木齊人,新疆醫科大學圖書館 助理館員,研究方向: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基層衛生方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