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旭
摘 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公安工作就開始面臨很多的問題。政府也對公安工作十分重視,不斷出臺政策來加強管理力度。但是,縱觀現代社會的情況來說,很多人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當然,也包括警察這個行業。面對不曉得心理壓力,如果不及時疏導,后果將不堪設想。所以本文以新時代的警察這個特殊群體為研究對象,探討他們所面臨的問題,并對心理壓力這個問題的對策進行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警察 心理壓力 對策
中圖分類號:D6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7-0297-01
一、民警現狀分析
在科技快速發展,社會和諧程度趨于正常的現狀下?,F代警務顯示質量差,形勢低效率。在政治層面的表現,執法水平,能力不需要適應。即使在各種應知應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不熟悉的實際能力,工作后遺癥很大,但也容易出現無法無天的現象。一些很簡單的東西,比如處理各種許可證等,本來可以快速辦理,但卻讓人們跑多次才可以完成,使群眾產生強烈的意見。而且在工作中自由放任,積極性不高,表現為懶惰,缺乏積極性,主動性不強,只是推到推動移動,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有的會產生抵觸情緒,對待工作和任務叛逆,敵視的態度,怨言滿腹推卸責任。
綜上所述,警察這一從業人員的心理健康水平遠遠低于其他行業,警察作為我們社會穩定的重要力量,其在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關于警察心理健康不良的行為表現,這究竟是什么內在因素造成警察工作狀態不良,究其內因,就得從警察心理特征和身心健康說起,這不僅關系著警察自身,也關系警察系統的政治業務政績。一個沒有健康的心理狀態、沒有良好心理素質的警察,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民警察。也正因為如此,關注警察的心理健康問題顯得尤其重要。
二、原因
1.繁重性。據統計,一個警察一年的工作往往要達到400個工作日,遠高于人均240個工作日的標準,工作量之重是顯而易見的。繁重的工作往往會讓我們付出難以想象的代價:感情枯竭、憤世嫉俗、沮喪消極、勞累失眠、長期亞健康,甚至英年早逝。
2.突發性。一次次的“突發性”對警察自身來說,是腦神經的一次次高度緊張,使警察每時每刻都保持“箭在弦上,一觸即發”的緊張狀態而得不到舒緩、放松。
3.危險性。數據表明,現在全國每年有近500名公安民警光榮犧牲,有近萬名民警光榮負傷,而同伴的流血犧牲,給身邊的警察客觀上造成很大的心理創傷性影響,情感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4.負面性。因工作需要,警察要經常接觸社會上一些負面現象,這些現象常常會對警察自身心理造成不良影響,如公共娛樂場所內的賣淫嫖娼等丑惡行為及違法犯罪人員的兇狠、殘忍、狡猾等,會對警察心理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5.職業倦怠。職業倦怠指的是一個服務行業在幫助人們的時候,因為平均每天工作時間長,超負荷工作,高工作強度,所產生的一個倦怠的狀態。從現有的調查中發現,警察是倦怠的高發人群。倦怠是一種精神心理過程。
三、公安機關解決心理問題的措施
1.激活天性,來解決實際問題。以人為本,對人尊重的機制融入公安人員的管理。
用教育疏導,環境優化等刺激內部的警察部隊的思想脈搏,不知疲倦地工作,對他們的生活和價值觀的教育啟發,激勵他們為人民的利益,無私奉獻公安事業;通過建立先進的機型,一邊注重精神上的鼓勵,同時又不忽視物質激勵;創造一個公平,公正,競爭,擇優的工作環境,形成奮發向上,團結互助的良好氛圍。
從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帶領各級公安機關要尊重,理解,關心,愛護民警,將其作為加強和改進的起點,讓民警感到集體組織的關懷和溫暖,也使它化解心理壓力,保持心理平衡,使全身心仔細投入到工作中。
2.家庭解決民警心理問題的對策
家庭成員理解,支持和輔導是必不可少的。民警的家庭成員應該積極主動地了解民警在保衛經濟建設、護人民生命財產、打擊違法犯罪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為他們的貢獻感到自豪,對他們的付出表示慰問讓他們少了心理壓力,多了一個動力。
3.民警自我的心理問題的解決對策
參與不同的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適應公安工作的心理壓力。體育鍛煉能促進各種心理素質,人敏銳的感知,觀察能力增強的協調發展;消除孤獨感,抑郁等不良情緒,形成朝氣蓬勃,開朗,樂觀,樂于與人溝通的工作性格;同時還可以鍛煉人的意志品質,增強果斷性,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性格等;身體和心理疲勞的消除,為警方的身心發展打下良好基礎,應對心理壓力打好生理基礎。自我學習必要的心理學知識和提高抵御和避免心理壓力的能力。運用心理學的科學知識,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心理活動規律,并運用心理學的普遍規律系統性研究揭示心理活動,同時進行預測和控制自己的心理問題,有目的的,有針對性地培養和提高心理素質,形成“壓力免疫”。這樣就可以增加心理壓力承受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警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警務工作的特殊功能決定了其心理壓力承受比一般人要大。由于其職業的特殊性,長期工作壓力大使心理壓力指數增高,將會對警察的身體和心理造成極大的傷害。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心理壓力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調節和緩解,心理壓力會轉化成反向動態行為,做出一些異常行為。這些行為包括從對效率或身心傷害的影響,導致“激情犯罪”,甚至“自殺”。警察作為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國家法律賦予的較大的執法權與執法空間,但在同一時間,警察是一個高強度,高對抗性和高風險職業,在使用過程中,民警們的職責,由于遇到多種危險情況的刺激,很容易產生心理壓力甚至心理障礙;此外,生活的社會方面,也會對這個特定職業的人帶來了不小的心理壓力,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不及時緩解,后果將不堪設想。因此,要解決個別民警的心理健康問題,分析壓力的來源,并積極尋求和采取適當的行動,如何緩解民警心理壓力已經成為監管機構認真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在另一方面,警察自己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策略和技巧,以緩解心理壓力和排除,以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從而提高民警的整體素質,增強公安隊伍的戰斗力,對進一步提高新時期公安工作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