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軍江 史書軍
摘要 為適應余姚市姚北平原農業種植調整,于2013—2015年探索推廣了黃瓜、秋季包心芥菜、冬季莖用芥菜一年三茬高產高效栽培模式,分別介紹了該模式下黃瓜、秋季包心芥菜、冬季莖用芥菜的栽培技術,以期為該模式在余姚地區更好地推廣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 加工型果蔬;高產高效模式;栽培技術;濱海平原
中圖分類號 S642.204+.7;S637.204+.7;S637.304+.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7-0089-01
余姚市濱海平原1萬hm2,復種指數達到239%。為了進一步提高種植效益,2013—2015年小曹娥鎮積極探索、示范推廣模式,采用黃瓜、秋季包心芥菜、冬季莖用芥菜3季套種,冬季莖用芥菜為45 000元/hm2、秋季包心芥菜為33 000元/hm2、黃瓜產值為67 740元/hm2,出現不少農戶年產值超15萬元/hm2。現將該模式下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 黃瓜栽培技術
1.1 品種選擇
一般選用抗性較強、產量高、品質好、鮮銷和易加工的品種津優1號黃瓜。
1.2 播種育苗
播前進行曬種,用50~55 ℃溫水對種子進行浸種,浸種6 h后撈上后可催芽或直接播種,育苗移栽的,營養土可選用65%未種瓜的菜園土加35%充分腐熟的豬、羊糞或堆肥,加上1%多菌靈、4%~5%過磷酸鈣、0.1%復合肥拌勻,達到殺菌或控制病害發生的目的。黃瓜種子發芽溫度在15 ℃以上,因此育苗最好在3月底前進行,直播的可在3月底至4月初進行,育苗可采用營養缽,并用雙膜覆蓋,最好用小拱棚育苗,苗床利于保溫保濕,方便管理,促進早發[1]。
1.3 適時移栽
移栽一般以早為好,確保在4月底前完成。開溝施好基肥,搗碎硬塊,畦面做到細、勻,并噴好除草劑,覆蓋好地膜,做到以適齡壯苗帶肥帶藥移栽,移栽密度控制在54 000~60 000株/hm2。
1.4 科學施肥
總的原則是施足基肥,輕施苗肥,中心瓜膨大期應及時施好重肥,追施膨大肥,巧施根外肥。基肥以腐熟有機肥為主;苗肥以氮肥為主;坐瓜膨瓜以三元復合肥為主,最好以澆施為好;根外肥最好結合防病防蟲,一般采用0.2%磷酸二氫鉀+0.4%尿素,以提高產量和品質。
1.5 及時調控與搭架
待葉長出5~6葉時,可用40%乙烯利150 mL/hm2對水450 kg/hm2第1次噴霧調控。注意噴藥時對準蔓頂,并注意10株著藥9株,留雄1株;視瓜苗長勢強弱,調整噴藥濃度和時間。及時搭架,黃瓜種植后,即可搭架,棚架應搭成“人”字架,要結實牢固,能經得起瓜果重量和臺風襲擊,最好用2.5 m新竹棒引蔓上架。
1.6 整葉打頂
一般黃瓜葉片展開后40 d左右即老化,應及時摘掉老葉,促進生長,控制病害,當蔓頭爬到竹架橫頂時,及時打頂,促進中下部瓜果生長,提高產量[2]。
1.7 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主要以中后期為主,應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方針。特別要注意防治“三病二蟲”,即枯萎病、霜霉病、疫病和蚜蟲、紅蜘蛛。
1.8 適時采摘
采摘時期對黃瓜的品質和產量影響較大,一般從開花至采收只需10~15 d,如連續晴天,僅7 d即可采收。
2 秋季包心芥菜栽培技術
2.1 品種選擇
應選擇早、中熟品種為好,不影響冬季榨菜的適時移栽。
2.2 播種育苗
7月23—27日播種,采取穴盤育苗,有利于培育壯苗,可提前收割,苗期做好蚜蟲、夜蛾等害蟲的防治。
2.3 移栽定植
黃瓜一般是8月中旬采摘結束,整地后即可做好移栽工作,密度為54 000~58 500株/hm2[3]。
2.4 大田管理
移栽后根據土壤水分而定,盡快做好澆水、施肥,肥料用量應由小到大,一般10 d施1次,并做好松土除草工作,清理排水溝,防止暴雨帶來泥土流失和田間積水。9月25日左右早熟包心芥菜開始結球包心。應重施結球肥,可施三元復合肥750~900 kg/hm2,以后看情況而定,對肥力不足的可補施尿素150 kg/hm2[4]。
2.5 病蟲害防治
主要是做好病毒病、軟腐病、黑斑病、蚜蟲、夜蛾類、菜青蟲、小菜蛾等防治工作。
2.6 適時采收
當外葉老健、葉球結實,及時采收。
3 冬季莖用芥菜栽培技術
3.1 選用良種
選擇品質較好、抗病性較強、產量高、宜加工的甬榨菜5號。
3.2 培育壯苗
9月底至10月初分期分批播種,播種量6 kg/hm2左右,做到細播勻播,最好用遮陽網覆蓋育苗,達到防蚜蟲病、毒病等危害。
3.3 適時移栽
移栽應在11月上中旬為好,適時移栽,行距25 cm,株距12 cm左右,栽植30萬株/hm2左右,澆好定根肥。移栽前應施足基肥,一般施發酵腐熟的有機肥22.5~30.0 t/hm2、復合肥600 kg/hm2,畦寬1.2 m,溝0.3 m,深溝高畦,以利排水[5]。
3.4 大田管理
移栽后及時追肥,一般用碳銨225 kg/hm2+過磷酸鈣225 kg/hm2加水15 t/hm2澆施。第2次施膨大肥,在翌年1月下旬施入,用氯化鉀75 kg/hm2、碳銨375 kg/hm2、過磷酸鈣300 kg/hm2,加水22.5 t/hm2澆施。瘤莖膨大盛期,于2月下旬施好重肥,用氯化鉀187.5 kg/hm2、尿素375 kg/hm2加水澆施。
3.5 適時收獲
一般在4月初當瘤莖黃綠色、堅硬、葉片綠里顯黃時開始收獲。
4 參考文獻
[1] 陳小鳳,黃如葵,陳振東,等.廣西無公害黃瓜栽培技術[J].南方園藝,2015,26(5):49-51.
[2] 何永祥.冬種高產優質包心芥菜地膜覆蓋栽培技術[J].廣西農學報,2007,22(5):52-53.
[3] 周煥興.包心芥菜高效栽培技術[J].寧波農業科技,2012(1):26-27.
[4] 林昌明,方萬英,吳中華,等.無公害莖用芥菜栽培技術規程[J].農業環境與發展,2004,21(5):14-15.
[5] 寧鴻山.莖用芥菜反冬栽培技術[J].江西農業科技,2004(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