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燕云
摘要 探索大豆田應用不同劑量48%廣滅靈乳油對后茬作物安全性及除草效果,以找出最佳使用劑量,結果表明,48%廣滅靈乳油1 950、1 500 mL/hm2對大豆田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及藜科、蓼科等闊葉雜草有較好的防效,可為后茬作物除草提供參考。
關鍵詞 48%廣滅靈乳油;大豆除草劑;藥害;后茬作物;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 S451.2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7-0112-01
鑒于MFC公司生產的大豆田除草劑48%廣滅靈乳油,在黑龍江省大豆田應用高劑量時可能會對后茬小麥、玉米產生藥害[1-2]。為明確其安全性,并配合綠色食品的用藥規范,特對48%廣滅靈乳油對后茬主要作物的安全性進行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概況
試驗安排在綏化市北林區興福鄉鎮一農戶家大豆田內。前茬為玉米、地勢平坦,土壤為黑土,肥力均勻,pH值6.5,有機質2.785%。大豆品種為綏農36。供試藥劑為48%廣滅靈乳油,由FMC公司生產并提供。
1.2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6個處理,分別為48%廣滅靈乳油750 mL/hm2(A)、990 mL/hm2(B)、1 500 mL/hm2(C)、1 950 mL/hm2(D),52%乙草胺乳油1 500 mL/hm2(E)。以空白作對照(CK)。采取大區對比法,不設重復。小區面積667 m2。
1.3 試驗方法
各處理均于大豆播后苗前土壤封閉噴霧施藥。施俄羅斯三元素225 kg/hm2作底肥。播種期為5月2日,采用機械播種于5月3日施藥,施藥時溫度20 ℃,天氣晴轉多云,風力5~6級,土壤含水量為20%。按方案要求使用劑量配對噴霧,使用器械為N5-15型衛七牌手動噴霧器,出苗期5月15日,田間管理正常[3-6]。
1.4 調查內容與方法
分別于施藥后20、40、60 d調查株防效,于施藥后60 d調查鮮重防效。方法為對角線法,調查5點,每點1 m2。
2 結果與分析
2.1 安全性
施藥后10~20 d調查廣滅靈對大豆的安全性。藥后10 d時未成苗,20 d調查各處理,處理C中有2%子葉有直徑為1 mm的黃色斑,后隨大豆生長逐漸消失。各處理株高、葉色無明顯差異(表1)。
2.2 株防效、鮮重防效
從表2可以看出,株防效以處理D最好,為85.4%~92.2%;其他處理順序:處理C株防效為87.8%~90.0%,處理B株防效為81.7%~87.2%,處理A株防效為79.3%~85.9%,處理E株防效為82.6%~84.7%。
處理D鮮重防效最好,為93.7%;其他處理順序為:處理C鮮重防效93.6%,處理B鮮重防效為92.6%,處理A鮮重防效為92.5%,處理E鮮重防效為92.3%。
2.3 對各類雜草的防效
廣滅靈對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和藜科、蓼科等雜草有較好的防除作用,對鐵莧菜、田浪花防除效果不理想。對稗草的防效為84.5%~95.9%,對灰菜的防效為82.4%~95.8%,對蓼的防效為78.6%~92.9%,對苘麻防效為66.7%~95.2%,對豬毛菜防效為73.3%~91.7%,對蒼耳防效為81.8%~92.6%,對鐵莧菜防效為53.8%~83.3%,對田施花防效為60.0%~82.6%。
3 結論
通過本試驗認為48%廣滅靈乳油對大豆田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及藜科、蓼科等闊葉雜草有防較好的防效。適宜的劑量以1 950 mL/hm2,其次是1 500 mL/hm2。
4 參考文獻
[1] 李蓮芳,楊仁斌,郭正元,等.廣滅靈生理機制與安全性評價[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4(4):162-165.
[2] 劉通.30%咪草煙·廣滅靈乳油防除春大豆田雜草試驗[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1(7):60-63.
[3] 劉亞光,楊謙.長殘留除草劑廣滅靈的生物測定方法[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2005(4):463-466.
[4] 蘇瑞芳,金鳳明,喻如俊,等.廣滅靈防除移栽油菜田雜草研究[J].上海農業學報,2001(1):74-78.
[5] 王東明,李志豪,馮福娟.廣滅靈對水稻苗生理機能的影響[J].浙江農業科學,2009(4):775-777.
[6] 王飛兵,陳士祥.36%廣滅靈微囊懸浮劑防除大豆、玉米田雜草試驗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5(10):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