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通旋 朱鑫 黃小柱
摘要 銀杏大蠶蛾在貴州分布較廣,以幼蟲為害銀杏、檫木、樺木、楓香等多種林木葉片。總結了銀杏大蠶蛾的生物學特性,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 銀杏大蠶蛾;生物學特性;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 S436.6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7-0129-01
銀杏大蠶蛾(Dictyoploca japonica Moore)屬于鱗翅目(Lepidoptera)大蠶蛾科(Saturniidae)大蠶蛾屬(Dictyoploca)。該蟲在貴州省主要分布于貴陽市、遵義市的中南部、都勻市的中北部、畢節市與安順市的東部、凱里市與銅仁市的西部等地區。銀杏大蠶蛾在貴州省1年發生1代,以幼蟲為害銀杏、檫木、樺木、楓香等多種林木葉片,以卵在枝干樹縫、分叉處、樹蔸草叢表土內越冬。筆者通過實地調查和采集標本,結合室內飼養觀察分析,對銀杏大蠶蛾的生物學特性、貴州省分布情況及防治措施總結如下。
1 生物學特性
銀杏大蠶蛾也叫白果蟲、核桃大蠶蛾,是我國重要的食葉害蟲,在我國的分布較為廣泛,具有較多的寄主植物,主要包括銀杏、漆樹、梨樹、蘋果、楓楊、樸樹等。銀杏大蠶蛾成蟲體長25~60 mm,翅展90~150 mm,體灰褐色或紫褐色。末齡幼蟲體長80~110 mm,胸腹部共10節,足8對。體黃綠色或青藍色,背線黃綠色,各體節上具青白色長毛及突起的毛瘤,其上生黑褐色硬長毛。銀杏大蠶蛾1年發生1代。上年9月中旬至下年5月為整個卵期,為240~250 d。幼蟲活動期是3月下旬和4月初,約維持60 d,結繭期是7月中旬,7 d時間就能化蛹,維持40 d的蛹期,成蟲期是9月上旬,維持10 d的羽化期,這之后就開始交尾,產卵過程中產卵開始于9月上旬,結束于9月中旬。通常會產3~4次卵,每次產卵粒數250~400粒,卵的排列方式為單層或匯集成一堆,一般在老齡樹的樹干凹陷或樹皮裂縫處產卵,通常是樹干1~3 m中間的區域。銀杏大蠶蛾在南方地區的孵化期為3月末至4月初,蛹期比較長,通常在6月初化蛹開始,直至8月末或9月初進入羽化期,然后開始交尾和產卵過程。通常卵會呈不齊的孵化狀態,卵塊位置會聚集大量的初孵幼蟲,在1 h之后,幼蟲上樹覓食,3齡之前幼蟲群居危害較大,3~5齡時進入分散狀態,5~7齡時開始單獨覓食,通常在白天覓食。
2 在貴州省的分布情況
高適生區:主要分布于貴州中部。具體分布區為貴陽市,遵義地區的中南部,黔南州的中北部,畢節地區和安順地區的東部,黔東南州和銅仁地區的西部等地區,包括如綏陽縣、貴定縣、黔西縣、平壩縣、惠水縣、麻江縣等。
中適生區:主要分布于遵義地區的北部、銅仁地區、黔東南州、黔南州、安順地區、畢節地區中部的局部地區,包括正安縣、印江縣、劍河縣、獨山縣、鎮寧縣、大方縣等。
低適生區:遵義地區東北部,銅仁地區中東部,黔東南州大部分,黔南州的東南端,安順地區中南部,畢節地區的中部和東部局部地區,包括務川縣、松桃縣、臺江縣、荔波縣、紫云縣金沙縣等。
非適生區:主要分布于貴州省西部及東部省界附近地區。
貴州省中部是銀杏大蠶蛾潛在的最適分布區,其分布中心在貴陽市。銀杏大蠶蛾在貴州有省向外擴展的趨勢,這與寄主的擴散和銀杏大蠶蛾對環境的不斷適應有關系。
3 防治措施
3.1 人工防治
一是人工摘除卵塊。銀杏大蠶蛾的蟲卵越冬有較長的期限,在卵期清除蟲卵較為容易,可以組織人員對樹木進行適當的修剪,將上面的樹皮刮去,將卵塊鏟走;同時對蛹期的銀杏大蠶蛾進行消除,拾摘銀杏大蠶蛾綴葉繭蛹進行銷毀[1]。二是摘除蟲葉。群集危害是幼蟲時期的主要為害特點,主要表現為樹葉呈枯黃膜狀,因為有著顯著的特征,所以可及時發現,應組織人員進行清除,能夠使蟲害得以消減。三是燈光誘殺。成蟲對光線特別敏感,8—9月是最佳的殺蟲時間,因為那時雌蛾正準備產卵,以減少產卵而控制翌年害蟲發生量[2]。
3.2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無毒害,效果好。5月中旬選擇風較大的天氣,施放高孢粉,用鞭炮和塑料袋將高孢粉包扎,然后點燃鞭炮扔向空中,使銀杏大蠶蛾幼蟲感染白僵菌孢子而死[3]。另外,平腹小蜂和赤眼蜂都是銀杏大蠶蛾的天敵,赤眼蜂的釋放時間放在9月,因為雌蛾處于產卵期,能夠對銀杏大蠶蛾進行有效消滅,赤眼蜂80%會寄生在大蠶蛾上。
3.3 化學防治
銀杏大蠶蛾抵抗力弱的時間是在幼蟲3齡前,它們一般具有群集性,這個時間集中消滅能夠達到最佳的效果,可利用藥物進行噴灑,如噴灑90%敵百蟲1 500~2 000倍液、50%敵敵畏1 500~2 000倍液、魚藤精800倍液、25%殺蟲雙500倍液,防治效果均好。對3齡幼蟲進行防治效果尤其明顯[4]。
4 參考文獻
[1] 唐志丁,張亞靜,丁義才.銀杏大蠶蛾發生成因及防治對策[J].陜北林業,2008(5):39.
[2] 魏振鐸,王紅敏.銀杏大蠶蛾生物學特性與防控技術研究初報[J].河南林業科技,2010,30(1):34-35.
[3] 徐明慧.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3.
[4] 姜曉明,夏金虎,劉珞.陜南地區銀杏大蠶蛾發生規律及防治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5(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