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孟純 張佳 王首忠
摘要 通過在不同溫度下對切花月季“卡羅拉”進行貯藏,研究發現在較低貯藏溫度下,切花月季的貯藏期要比較高貯藏溫度下長,且花瓣的相對含水量、糖分和蛋白質含量以及細胞膜的相對透過性都要優于較高溫度下貯藏的切花月季。另外,使用較低濃度的臭氧和1-甲基環丙烯(1-MCP)作保鮮劑可以有效延長切花月季的貯藏時間,并且減緩花瓣內水分和營養物質的流失以及細胞膜破壞程度,并在一定范圍內(臭氧為200 mg/h處理0.5~1.0 h,1-MCP為0.5~1.0 mg/L)增加保鮮劑使用濃度可以提高保鮮效果,而使用較高濃度的保鮮劑反而會加速切花月季采后衰老,使花瓣水分和營養物質流失以及細胞膜的破壞程度加劇。
關鍵詞 切花月季;卡羅拉;貯藏保鮮;溫度;臭氧;1-甲基環丙烯
中圖分類號 S685.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7-0145-02
Abstract The freshness retaining behaviors of cut roses“Corolla” were operated under varies conditions.Compared with the roses kept under room temperature,the roses kept under lower temperature stayed fresh for longer period,as well as higher contents of nutrient substances and better integrity of the cell membrane.Moreover,the antistaling agents,such as ozone and 1-methyl-cyclepropylene(1-MCP),could promot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freshness retaining of cut roses at a certain concentration region(ozone:0.5~1.0 h under 200 mg/h,1-MCP:0.5~1.0 mg/L).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antiataling agents increasing,the senility of the roses,the wastage of the nutrient substances and the destroy of the cell membranes would be become more significant.
Key words cut roses;“Corolla”;freshness retaining;temperature;ozone;1-MCP
切花月季是一種極受大眾喜愛的觀賞型花卉,我國切花月季2012年的種植面積已高達1.38萬hm2,交易值高達47.1億元,交易金額約31.4億元,且近年來行情趨于平穩。但是切花月季在采后的包裝、運輸和貯藏過程中面臨著嚴重的失水問題[1-2],從而導致花瓣衰老、失色、瓶插壽命短或難以開花等問題,造成觀賞性下降。為了延長切花月季的儲存期限,國內外學者做了很多相關研究。Authorsku等[3]用一氧化氮對月季進行處理后,在20 ℃下,空氣中放置24 h,可使其水分損失降低20%;凌騰芳[4]工作小組以“影星”作為研究目標,用高鐵紅素(一氧化碳供體)進行處理,發現在低濃度條件下可有效延長切花月季的壽命,提高CAT、SOD和POD的活性,降低MDA含量;另外,大量研究表明,超聲波預處理和殺菌劑、保鮮劑的使用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花卉和果蔬的貯藏時間和壽命[5-10]。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原料與設備
切花月季品種為卡羅拉,采自云南昆明嵩明縣嵩陽鎮春德花卉種植園。將采后的萼片下垂、外層花瓣松散的均一花枝置于水中,并于2 h內運送回實驗室。首先將其在0 ℃下預冷5 h,修剪至30 cm長花枝,保留2片復葉,切口為45°斜面,插于水中2 h后備用。1-甲基環丙烯:北京奧德凱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臭氧發生器:TLCF-G-3-1000型,徐州天藍臭氧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純水機:SD-UPS生化純水儀,北京惠源三達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花瓣提取液制備:稱取固定3 g的花瓣,置于2 mL的pH值為7.8的磷酸緩沖溶液中,研磨均勻后轉移至25 mL容量瓶中,并用磷酸緩沖液稀釋定容,4 000 r/min的速度下冷凍離心,收集上層清液備用。試驗所用到其他未作特別說明的試劑、指示劑和有關標準試劑均為購買的商業化制劑。
1.2 測試表征與數據處理
相對含水量測試:稱取一定質量花瓣記作鮮重,用超純水浸泡7 h后稱重記為飽和質量,80 ℃下干燥8 h以上至恒重,稱量記為干重。相對含水量=(鮮重-干重)/(飽和質量-干重);糖分含量測定:稱取一定質量的花瓣置于沸水中煮3 h,將提取液轉移至25 mL容量瓶中并稀釋定容。取1 mL提取液置于試管中,加入3 mL超純水、1 mL蒽酮乙酸乙酯和10 mL濃硫酸,沸水浴中震蕩1 min后冷卻至室溫,于630 nm波長下測得吸光度,對比標準曲線得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質含量測定:量取制備好的花瓣提取液0.5 mL,超純水4.5 mL和考馬斯亮藍G-250 50 mL,于100 mL錐形瓶中混合均勻。靜置3 min后,于595 nm波長下測得吸光度,對比標準曲線得蛋白質含量;細胞膜相對透過性測定:將花瓣制備為直徑為1 cm的圓片,置于超純水中超聲震蕩,測得初始電導率P0,室溫下保存12 h后再次測得電導率P1,隨后于超純水中煮沸10 min,測得電導率P2。花瓣表面相對電導率=(P1-P0)/(P2-P0)。所有數據處理都是介由origin 7.0軟件完成。
2 結果與分析
2.1 貯藏條件對貯藏期長度的影響
如圖1所示,分別研究了切花月季在0~30 ℃下以及輔助臭氧或1-甲基環丙烯(1-MCP)為保鮮劑時的貯藏期長度,貯藏期定義為至花瓣開始出現蔫萎變色的時間長度。經研究發現,當貯藏溫度降低,切花的貯藏期有所延長,但當貯藏溫度低于5 ℃后,貯藏期增長不再顯著。0 ℃下貯藏期平均可長達11.3 d。另外,加入保鮮劑后可有效延長切花的貯藏期,在較低臭氧濃度下(200 mg/h)對切花進行處理,隨處理時間延長貯藏期有所延長,處理0.5 h貯藏期延長至14.4 d,處理1 h后貯藏期延長至15.4 d;但當以高濃度臭氧來處理切花(400 mg/h)時,貯藏期反而有所縮短。利用1-MCP作為保鮮劑時,同樣在較低1-MCP濃度下,可適當延長切花的貯藏期,輔以1.0 mg/L的1-MCP可將切花貯藏期延長至15.9 d,但當1-MCP的濃度增加值3.0 mg/L時,切花的貯藏期反而縮短至10.4 d。以上結果說明,較低的溫度并輔以合適濃度的保鮮劑有利于切花月季的貯藏,但過低或過高的保鮮劑濃度都不能有效延長其貯藏期,其中1-MCP的保鮮效果要優于臭氧的保鮮效果。
2.2 貯藏條件對切花月季含水量的影響
通過不同貯藏條件下花瓣含水量的測定發現,較低的貯藏溫度以及合適濃度的保鮮劑有利于提高花瓣的含水量(圖2)。研究表明,0 ℃時花瓣的保水能力較高,在2 d內相對含水量僅下降了3%左右,隨時間延長花瓣含水量下降,至第10天含水量下降約23.5%。低濃度的臭氧和1-MCP的加入在貯藏初期對花瓣的相對含水量并沒有較大影響,但隨貯藏時間延長,花瓣的相對含水量要遠遠高于未加入保鮮劑的切花花瓣,第10天時相對含水量僅下降11%~14%,但隨著保鮮劑濃度的增加,在貯藏期間花瓣的含水量下降反而更為嚴重,第2天時含水量下降約為6%,相當于未加入保鮮劑的2倍,而第10天時花瓣相對含水量下降約為27%。以上結果同樣可以說明較低的貯藏溫度和適量的保鮮劑有利于切花月季的貯藏保鮮。
2.3 貯藏條件對切花月季營養物質含量的影響
如圖3和圖4所示,隨貯藏時間增長,花瓣提取液中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漸降低,蛋白質含量則先緩慢升高,達到峰值后則逐漸下降。0 ℃貯藏時細胞膜的相對透過性下降程度最輕,貯藏初期可溶性糖分含量可保持在80%左右,到儲藏后期可保持為40%,而室溫條件下貯藏的切花月季在貯藏初期糖分含量便下降至20%左右。而低溫條件貯藏的花枝的花瓣提取液中可溶性蛋白質含量在貯藏后期出現峰值,6 d以后開始下降;而室溫條件下貯藏花枝的花瓣提取液中蛋白質則在貯藏初期就出現峰值后旋即急劇下降。當加入較低濃度保鮮劑后,花瓣提取液中的營養物質含量提高,且隨時間延長流失比重降低;但當保鮮劑的濃度增高后,花瓣提取液中營養物質的含量降低,隨貯藏時間延長損失比重反而加劇。上述的試驗現象也進一步證實了較低的貯藏溫度和適量的保鮮劑是有利于切花月季保鮮的貯藏條件。
2.4 貯藏條件對切花月季花瓣細胞膜選擇透過性的影響
花瓣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花朵的新鮮程度,細胞膜選擇透過性越差則花瓣所含水分和營養物質的不足越為嚴重。隨著細胞膜選擇透過功能降低,花瓣細胞內的電解質物質則會滲透出來,所以可以通過花瓣表面的相對電導率來表征花瓣細胞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如圖5所示,0 ℃貯藏時細胞膜的相對透過性下降程度最輕,貯藏4 d內表面電導率可維持在25%以下,而相對較高溫度下貯藏的花枝花瓣表面電導率則迅速上升至60%以上,這說明低溫條件更利于花瓣細胞膜的完善。隨著貯藏時間的增長,花瓣表面電導率逐漸增大,說明花瓣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隨時間延長而變差,而隨著貯藏溫度的降低可以有效緩解細胞膜選擇透過性下降的程度。當加入較低濃度保鮮劑后,可以有效減緩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但當保鮮劑濃度增大后,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下降則更為嚴重。以花瓣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來評估切花月季保險程度的結果與以上評估結果便顯出了高度的一致性[11-15]。
3 結論
通過對切花月季卡羅拉采后貯藏條件的研究發現,0 ℃時切花月季的保鮮效果最好,貯藏期平均可長達11.3 d,而且花瓣中水分、糖分、蛋白質和細胞膜完好程度都要優于在較高溫度下貯藏的切花月季。通過加入臭氧和1-MCP作保鮮劑后發現,用200 mg/h的臭氧處理0.5~1.0 h或加入0.5~1.0 mg/L的1-MCP可以將貯藏期提高至15~16 d,大大減緩花瓣內水分和營養物質的流失以及細胞膜的破壞程度,但當使用400 mg/h的臭氧處理0.5 h或加入3.0 mg/L的1-MCP后反而加劇花瓣的衰老速度。
4 參考文獻
[1] 高俊平,孫自然,周山濤.月季切花真空預冷水分損失與補充的研究[J].園藝學報,1994,24(4):381-385.
[2] 高俊平,孫自然.我國遠距離流通中減少損耗的基本途徑[J].北京農業大學學報,1995(21):84-88.
[3] AUTHORSKU V V V,WILLS R B H,LESHEM,Y Y et al.Use of nitric oxide to reduce postharvest water loss from horticultural produce[J].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2000,75(3):268-270.
[4] 凌騰芳,張博,林錦山.一氧化碳對切花月季瓶插壽命和抗氧化代謝的影響[J].園藝學報,2006,33(4):779-782.
[5] 陳素梅,曾武清,李永生.超聲波預處理對3種切花瓶插品種改良的初步研究[J].江蘇林業科技,2002(7):52-54.
[6] 閆海霞,鄧杰玲,鄧儉英,等.不同藥劑處理對切花月季采后保鮮效果的影響[J].南方農業學報,2012,43(1):73-76.
[7] 孫海燕.1-MCP、MAP和熱處理對青椒貯藏生理及品質的影響[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6.
[8] 夏晶暉,賴茂林.切花月季采后保鮮技術的研究[J].江蘇農業科學,2009(1):262-263.
[9] 李龍.月季切花‘黑魔術與‘影星品種保鮮技術及其效應的研究[D].泰安:山東農業大學,2013.
[10] 李淑潔,武秋生,徐興友.切花月季采后技術研究進展(綜述)[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07(21):67-72.
[11] 鮮文艷.新型保鮮劑對月季鮮切花瓶插品質的影響及作用機理研究[D].廣州:華南農業大學,2007.
[12] 劉超.切花月季的采后生理及保鮮技術[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5(13):1-3.
[13] 曹立波,陳海霞.鮮切花化學保鮮劑的研究進展[J].湖南農業科學,2015(5):152-154.
[14] 鄭林.月季的切花保鮮技術[J].農業知識,2015(5):50-51.
[15] 韓琴,于勇杰,張晶,等.保鮮劑對山茶花切花保鮮效果的研究[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1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