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晶 周天煥 許澄
摘要 林下經濟是一種新興的林業生產方式和經濟現象,它能使農林牧業達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多態經營模式。通過金銀花基地的建設,重點對林下種植金銀花的生產技術和金銀花基地建設財務可行性進行了分析,指出建設金銀花基地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關鍵詞 林下經濟;可行性;金銀花基地;浙江開化
中圖分類號 F32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7-0164-02
Abstract Under-forestry economy is a kind of new forestry production mode and economic phenomenon,it can make the agriculture,forestry and animal husbandry achieve resource sharing,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and common development of polymorphic management model.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honeysuckle base,focusing on the honeysuckle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honeysuckle base construction financial feasibility analysis,and pointed out the economic benefit,social benefit and ecological benefit of honeysuckle base construction.
Key words under-forestry economy;feasibility;honeysuckle base;Kaihua Zhejiang
林下經濟是農村林業改革發展的新生事物,是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重要舉措。而金銀花是70種名貴藥材之一,1/3的中藥方劑中用到金銀花,應用十分廣泛,而人們通過毀林開墾和占用耕地種植金銀花所產生的藥林爭地的矛盾越來越嚴重。通過對開化縣林下套種金銀花基地建設的可行性進行研究,提出將林木培育和金銀花生產有機結合,充分利用林地空間,利用金銀花短期產生經濟效益的特點以短養長,提高了林地的利用率和產出率,實現經濟發展的多元化,為同類地區推廣提供借鑒。
1 基地自然概況
金銀花基地位于浙江省母親河——錢塘江源頭的開化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開化縣境內多山,基地處于海拔100~200 m之間的丘陵山坡,常年平均氣溫16.4 ℃,晝夜溫差平均為10.5 ℃。區域內有馬金溪等主要河流,灌溉用水極為便利。土壤以紅壤為主,表土有機質含量一般為10~15 g/kg,pH值為4.5~5.2,黏重,保水、保肥力強。全年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以上標準。由此可知,金銀花基地的生態基礎良好,適合金銀花的種植,為金銀花基地建設提供了極佳的條件。
2 基地建設內容
金銀花基地將引進桂花及銀杏林下套種金銀花豐產栽培技術,建設林下套種金銀花基地90 hm2,建設主干林道3 km,作業道8 km,蓄水池350 m3,水泵2臺以及其他灌溉、生產設施。
3 林下套種金銀花生產技術方案
3.1 種苗選擇
選用良種壯苗是保證金銀花早日豐產的物質基礎。基地采用九豐一號、巨花3號種苗,該系列良種適應基地內的立地條件,具有高產、穩產、抗性強、適應性強等特點。種苗采用外觀新鮮、健壯、無檢疫性病蟲害的。需長途運輸的苗木,適當修剪主根和密集枝葉,盡量多帶宿土或用黃泥漿,然后包裝運輸。
3.2 整地措施
通過翻松土壤,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和通氣狀況;改善微生物活動條件,提高土壤肥力,為金銀花根系的生長發育創造良好的條件。采用水平階梯整地,帶基寬度為2 m左右,墾帶采取由上向下挖筑水平階梯。本著“上挖下填,削高填低,大彎順勢,小彎取直”的原則,筑成內側低、外緣高的水平階梯,俗稱“反坡梯地”,坡面3~5°。階梯內側挖深、寬各20 cm左右的竹節溝,以利蓄水防旱和防止水土流失。
3.3 適時栽植
一般在秋、冬休眠期至早春發芽前進行栽植。按株行距100 cm×160 cm開穴,穴深、寬各30~40 cm?;逝c底土拌勻,每穴栽1株,填土壓實,澆透定根水,并經常保持土壤濕潤,30 d左右即可生根發芽。
3.4 合理施肥
使用經無害化處理的農家肥為主,控制硝態氮肥,實行磷鉀肥配施。每年施肥4次。第1次在11—12月,用腐熟堆肥或廄肥等有機質肥料,施用堆肥或廄肥5 kg/株或噴灌沼液約3 t/hm2;第2次在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剛開始發新芽時,噴灌沼液約2 250 kg/hm2;第3次在翌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頭茬花蕾采摘結束修剪后,施用尿素90 kg/hm2;第4次施肥在翌年7月上旬,第2次采摘結束修剪后,噴灌沼液約2 250 kg/hm2。
3.5 整形修剪
每年整形1次。第1年新芽萌發后,在基部留飽滿芽2~3枚,其余全部除去。新梢長到30 cm時,留1個直立健壯枝;主干出現二次芽后,只留飽滿芽3~4枚;主枝長到20 cm時,進行摘心抑制高生長,并在主枝上培養側枝3~4個。翌年繼續在側枝上配備結果母枝,冠形即可基本形成。第3年繼續整形,使主干高20 cm左右,粗度3~4 cm,冠幅和樹高均達1 m以上。修剪采用短截、疏剪、縮剪和長放4種方法。冬剪在每年的12月下旬至翌年的早春尚未發出新芽前進行。疏除過密枝、徒長枝和病蟲枝。夏剪在每茬花蕾采摘后進行。以短截為主,疏剪為輔。短截徒長枝,疏除過密枝、病蟲枝。
3.6 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主要采用綜合防治方法。在忍冬白粉病防治上,發病初期噴施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1-4]。在蚜蟲類防治上,選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5 0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6 000倍液,每隔7~10 d噴施1~2次。在忍冬細娥幼蟲防治上,在1、2代成蟲和幼蟲前用25%滅幼脲3號3 000倍液噴霧防治,在各代卵孵盛期可用1.8%阿維菌素2 000~2 500倍液噴霧防治。在棉鈴蟲防治上,在1、2代用Bt制劑、氰戊菊酯、煙堿、苦參堿等噴霧防治。在銅綠金龜子防治上,用蠐螬專用型白僵菌30~45 kg/hm2,拌細土,于初春或7月中旬開溝埋入根系周圍。
3.7 采收技術
采收時間為5—8月。每次采收在最后一次追肥20 d后進行?;ɡ儆删G色開始變白,即下部綠色,上部白色膨脹將要裂口而尚未開放時采摘為宜。黎明至11:00為最宜采摘時間。采摘要輕,做到輕摘、輕拿、輕放,避免擠壓、損傷?;ɡ龠\輸時,應用清潔、透氣良好的籃簍進行盛裝。采摘后應及時加工干燥。
4 財務可行性分析
4.1 指標選擇
本次研究采用項目投資財務凈現值(FNPV)、項目投資財務內部收益率(FIRR)、項目靜態投資回收期(Pt)這3個指標來進行財務分析。
4.1.1 項目投資財務凈現值(FNPV)。項目投資財務凈現值是指按設定的折現率ic計算的項目計算期內各年凈現金流量的現值之和。項目投資財務凈現值不小于0,表明項目的盈利能力達到了設定折現率所要求的盈利水平,該項目財務效益可以被接受。反之,項目投資財務凈現值小于0則說明該項目財務效益不可接受[5-7]。計算公式為:
FNPV=■(CI-CO)t(1+ic)-t (1)
式(1)中,CI為現金流入;CO為現金流出;(CI-CO)t為第t年的凈現金流量;n為計算期年數;ic為設定的折現率,通常可選用財務內部收益率的基準值。
4.1.2 項目投資財務內部收益率(FIRR)。項目投資財務內部收益率是指能使項目在整個計算期內各年凈現金流量現值累計等于0時的折現率。它是考察項目盈利能力的相對量指標。將它與設定的基準參數(ic)進行比較,當FIRR≥ic時,即認為項目的盈利性能夠滿足要求,該項目財務效益可以被接受。反之,則不可接受。計算公式為:
■(CI-CO)t(1+FIRR)-t=0(2)
4.1.3 項目靜態投資回收期(Pt)。項目靜態投資回收期是指以項目的凈收益回收項目投資所需要的時間,一般以年為單位,并從項目建設開始時算起。投資回收期短,表明投資回收快,抗風險能力強,其計算公式為:
■(CI-CO)t=0(3)
4.2 財務分析預測
金銀花基地建設投資包括工程費用、工程建設其他費用和基本預備費,工程費用根據當地實際價格進行計算,工程建設其他費用和基本預備費則根據相關標準費率計算。
金銀花基地的產品為金銀花干花,在第4年達到盛產期。項目實施后,金銀花基地產金銀花干花660 kg/hm2,金銀花干花平均售價按150元/kg計。計算期內基礎設施和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投入按10年直線折舊法計算,殘值按5%計提;其他資產攤銷不計殘值,折現率按8%計。總成本包括外購原材料、外購燃料動力、工資和福利費、修理費、銷售費用、土地租賃費用、管理費以及如金銀花曬干費等其他費用。
4.3 財務分析結果
金銀花基地建設總投資613.8萬元,運營期流動資金200.9萬元,達到盛產期總成本費用為862.0萬元/年,凈利潤為62.0萬元/年。計算可得項目靜態投資回收期為7.1年,項目投資財務凈現值為144.9萬元,項目投資財務內部收益率為13.3%。項目投資財務內部收益率大于我國營造林基準收益率(8%)和種植業基準收益率(6%),項目投資財務凈現值大于零,財務方案可行[8-11]。
5 結語
金銀花種植是一個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都極為顯著的高效綠色項目。基地對林下資源進行充分開發和應用,即可帶動周邊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亦利于生態建設和周邊環境保護,同時為國家和全人類提供抗擊全球性惡性疾病緊缺的名貴中藥材。金銀花基地的大力發展對促進林下資源優勢經濟轉化,加快山區脫貧致富步伐,振興農村經濟發展都具有重要作用?;貎鹊闹饕ㄔO內容和制定的生產技術方案合理,財務方案可行。綜上所述,林下種植金銀花基地所產生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顯著。
6 參考文獻
[1] 龐愛權.中國農林復合系統的經濟評價[J].自然資源學報,1997,12(2):176-181.
[2] 劉新華.宜退耕還林間作的藥用樹種:金銀花[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1997(1):45-49.
[3] 尹偉娜.金銀花種植管理技術[J].河北林業科技,2012(2):108.
[4] 宋發英,肖曉華.金銀花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08(15):87-88.
[5] 冉清華,曹瑞玲,李翠云.金銀花栽培技術[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7(2):114.
[6] 陳慧玲.湖北省林下藥材種類及種植模式探析[J].湖北林業科技,2014(4):16-20.
[7] 國家發展改革委,建設部.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M].3版.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6:13-15.
[8] 顧曉君,曹黎明,葉正文,等.林下經濟模式研究及其產業發展對策[J].上海農業學報,2008(3):27-30.
[9] 楊海濱,秦怡,楊帆.大力發展林下經濟 建設和諧生態環境:大興區2015年林下經濟工作成效顯著[J].綠化與生活,2016(2):18-21.
[10] 李靖宇.大興安嶺高寒林區林下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及突圍策略[J].商場現代化,2015(增刊1):180-181.
[11] 陳曉偉,萬志芳.黑龍江省國有林區林下經濟發展困境與對策的研究[J].中國林業經濟,2016(1):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