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志遠 遠紅杰
摘要 介紹了遵化市氣象為農服務工作開展現狀,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以期為該市的氣象為農服務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設施草莓;特色農業;氣象服務;河北遵化
中圖分類號 S1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7-0242-02
遵化市位于河北省東北部,地處燕山南麓半山區,境內地貌呈“三山兩川”之勢,平原、丘陵、山地各占1/3。遵化市屬于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1.4 ℃,無霜期182 d,年均降水量656.0 mm,年平均日照時數2 483.0 h。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改革調整和現代農業發展步伐的加快,地方特色農業趨于規?;l展,立足地方資源優勢,以農業增收、農民獲益為目標,在發展壯大特色種養殖的基礎上,探索新的發展路徑,將農業與生態旅游等文化產業結合起來,大力發展農業觀光游,成功打造了亞太設施草莓、尚禾源航天蔬菜、平安城香菇、娘娘莊香白杏等一大批農產品品牌。設施草莓種植是遵化縣特色種植農業之一。氣溫、濕度和日照是對設施草莓影響較大的氣象要素,遵化縣氣象部門針對設施草莓產業,開展了農業氣候資源分析與區劃,建設局地農業小氣候觀測點,加強生長期氣象觀測,制作農業氣象情報、農業氣象專題服務,為草莓生長提供及時、準確的天氣預報服務。但仍存在著氣象服務產品單一、氣象服務信息時效性差、服務工作深入力度不夠等問題,應從完善現代農業氣象觀測體系,轉變氣象為農服務方式,創新特色農業服務產品,提升氣象為農服務隊伍素質等方面提高氣象為特色農業服務效益。在遵化特色效益農業迅速發展的背后,離不開當地氣象部門嚴密觀測、及時預報、貼心指導的周到服務,氣象為特色農業服務工作在提升特色農產品產量、質量和效益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
1 遵化市氣象為農服務工作開展現狀
遵化市主要果品有板栗、核桃、蘋果、桃、梨、柿子、草莓等,建有鄉級高效農業示范園19個,其中東陵鄉新立優質蘋果、平安城鎮劉各莊優質核桃2個示范園被確定為省級示范園,亞太草莓種植基地占地73.33 hm2,大棚草莓占地20 hm2,露天草莓占地40 hm2,年生產銷售新鮮草莓3 500 t、速凍草莓5 000 t。但每年因暴雨、干旱等氣象災害影響,農業生產損失較大,使得農業對氣象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現代農業防災減災必須依靠科技。如4月中旬,遇大風降溫天氣,在得到大風預報后應及時組織果農關閉草莓設施大棚,避免正處于開花期的草莓花粉被大風吹落。
1.1 開展農業氣候資源分析與區劃
掌握當地農業氣候資源并加以合理開發利用,可以明確種植適宜區域,為農業結構調整和區域化農業產業發展以及規劃、發展優勢特色農產業提供科學決策依據。多年來,遵化市氣象局向農業部門提供大量氣象數據,積極協助該市設施草莓等特色農業生產,為政府部門提供了科學參考依據。
1.2 加強農業氣象監測
建設局地農業小氣候觀測點,對特色農產品長勢、生長量、土壤水分、災害性天氣等進行監測,為特色農業提供針對性、專業性氣象服務信息。在草莓大棚內建立小氣候觀測站,針對設施草莓發布“專題氣象預報”,幫助果農減災增收。
1.3 提供及時、準確的天氣預報服務
利用草莓大棚建立的小型自動氣象站實時監測草莓生長期氣溫、濕度、日照、降水量、輻射、風向風速、土壤溫度及水分等要素變化,隨時查看草莓生長狀況等。為設施草莓產業提供短、中、長期天氣預報,開展氣候旬(月)預測,及時、有效發布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為草莓種植基地爭取災害天氣前的防御時間,做好防災、抗災準備。
1.4 制作農業氣象情報
定期制作農業氣象旬(月)報,為政府部門、農業部門及廣大農戶提供決策依據和農用氣象信息服務,分析旬(月)內天氣趨勢、農業生產概況及天氣氣候對農業的影響及農事生產合理指導,為特色農業生產提供趨利避害建議。
1.5 提供農業氣象專題服務
在草莓主要生長季做好天氣監測預報預警,提供草莓種植、收獲、病蟲害等級及產量預報等服務信息。加強特色農業生產的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防控建議和災害調查評估等,為特色農業生產防災、減災、抗災和災后補救提供決策服務。
2 存在的問題
2.1 氣象為特色農業服務產品單一
基層臺站為農服務大多為農村公共服務產品,服務信息精細化、多元化程度不高,缺少專業化、個性化的農業服務產品,而且服務信息缺乏較強的針對性,嚴重缺乏一些具有時效性、使用性的專業性較強、敏銳度較高的特色農氣服務產品,而且服務產品單一,不能滿足多種設施農業生產需求[1-2]。
2.2 氣象服務信息時效性差
暴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突發性強,預警時間短,能在有效的時間內準確無誤將氣象信息傳遞給農民是關鍵。氣象部門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信息往往是先報告政府領導,再由各級部門向下傳遞,這種信息傳遞方式費時又費力,難以發揮出氣象為農業服務的真正效益。
2.3 氣象為農服務工作深入力度不夠
草莓等特色農業種植大戶大多是被動式接受氣象服務。即使是局地小氣候安裝了觀測設備,農氣人員也很少能實際深入實地對農業進行調查分析,由于基層臺站農業氣象科技人員緊張,缺乏專業化人才,難以對特色農業氣象服務需求做深入了解,不能及時、準確地掌握各類農業生產發展需求,提供的農業氣象情報、預測分析等氣象服務信息不專業、不實用,與特色農業生產實際需求有很大差距[3-4]。
3 建議
3.1 完善現代農業氣象觀測體系,增強農業氣象監測能力
要在現有氣象觀測網的基礎上,根據特色農業生產基地建設情況及現代農業發展需求,進一步完善農業氣象觀測網,建立農業氣象觀測站點,增加農業氣象觀測項目,完成農業局地小氣候的連續、定量、全面觀測,提高農業氣象觀測資料的時效性和精確性,提升農業氣象監測水平。草莓生長發育受外界因素影響較大,局地小氣候觀測應加強基地氣溫、濕度、風向、風速、地溫、降水、光合有效輻射、總輻射、日照時數等24 h自動監測記錄和自動化傳輸,通過數據處理分析,積累相關氣象資料,提高草莓生長期間應對與防御農業氣象災害能力,為特色種植基地提供切實可靠的氣象服務保障[5]。
3.2 轉變氣象為農服務方式,創新特色農業服務產品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加劇和農民群眾對科學的依賴性及信任度越來越大,特別是特色農業的快速發展,對氣象服務的要求更高、需求更加迫切,應堅持以服務為中心,不斷改善服務形式,更新服務手段,豐富特色農業服務內容,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氣象服務,努力打造氣象為特色農業生產服務新模式,真正做到氣象為農服務信息零距離,氣象為農服務潤民生[6]。
3.3 提高特色農業氣象服務產品科技含量
通過加強農業氣象監測網建設,提升農業氣候因素觀測數據完整性、準確性、時效性及可代表性,從而提高草莓等特色農業氣象服務產品技術含量,制作出具有實用性、適用性、專業性的特色農業服務產品,為特色農業發展提供有效指導。設施草莓種植基地局地觀測站的設立與使用,可為收集、分析、研究草莓生長發育與氣候因子的內在關系提供連續實時的觀測數據和科學依據,對完善特色農業氣象指標體系,提高農業氣象服務產品科技含量起到促進作用。
3.4 提升氣象為農服務隊伍素質
要大力抓人才戰略,加強現有農業氣象服務人員培養與培訓,同時還要吸納農氣專業優秀人才,逐漸壯大農業氣象服務隊伍規模。農氣技術人員要深入實地進行調研,進駐基地參與大田作物、設施農業、新品種選育、農業種植試驗示范等技術指導,切實解決農業生產中遇到的相關技術問題,聯合農業研究機構開展作物、土壤水分、農田小氣候、物候、CO2排放觀測等,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實時、科學、詳實的農業氣象觀測信息支撐。
4 參考文獻
[1] 賀宇.農業氣象服務現狀與發展趨勢[J].現代農業科學,2009,16(2):135-136.
[2] 趙小艷,劉菡.南京特色農業氣象服務效益調查:以溧水縣草莓種植基地為例[C]//第28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S11氣象與現代農業.廈門:第28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2011:618-626.
[3] 常麗.基于山西省長治地區優勢農業氣象服務現狀與發展趨勢[J].北京農業,2013(12):141-142.
[4] 王洪良.基層氣象臺站農業氣象服務現狀及發展對策[J].山東氣象,2009(3):54-55.
[5] 馬樹慶,王春乙.我國農業氣象業務的現狀、問題及發展趨勢[J].氣象科技,2009(1):29-34.
[6] 王舜,羿智華,陳亞丹.農業氣象服務現狀與發展趨勢[J].現代農業科技,2013(19):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