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日古麗·友力瓦斯 穆尼熱·買買提 田聰
摘要 在新疆阜康市自然條件下,對豬屎豆進行了不同播種量試驗,結果表明:播種量對豬屎豆的干草產量和種子產量有顯著影響,播種量為48 kg/hm2時,干草產量最高為5 842 kg/hm2;播種量為60 kg/hm2時,種子產量最高為950 kg/hm2。
關鍵詞 飼用豬屎豆;播種量;干草產量;種子產量;影響
中圖分類號 S816;S54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7-0279-01
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耕地數量的減少,糧食生產與飼料生產的矛盾日益嚴重。開發飼用植物資源,具有迫切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豬屎豆(Crotalaria alata L.)是一種飼用豆科植物,葉子富含高蛋白成分,是優質的畜禽飼料;株體不同部位富含氨基酸等有效成分,具有良好的藥用和飼用價值;此外,可用作纖維原料,有固氮肥土綠肥作用[1-2]。
豬屎豆為一年生草本豆科植物。全世界豬屎豆屬植物約有550種,我國有37個種1個變種,廣布于長江以南及臺灣各省(區)。目前,關于豬屎豆屬植物作為家畜飼用方面的研究報道主要在國內南方地區[3-4]。烏茲別克斯坦科學院植物科學生產中心通過多年馴化,培育出飼用價值較高的豬屎豆品種。良種只有結合良法才能充分發揮良種的優勢,為此新疆畜牧科學院草業研究所于2012年從烏茲別克斯坦引進該植物品種,在新疆北部平原區開展引種試驗成功后,于2014年在新疆阜康草地生態農業試驗站開展播種量試驗以確定豬屎豆的最佳播種量。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概況
試驗區位于阜康市以東烏奇公路以北平原區,新疆畜牧科學院草業研究所阜康草地生態農業試驗站。地形平坦,荒漠化灰鈣土,土壤為潮土,pH 值7.8,土層較厚。水源為地下水,機井灌溉。氣候干旱少雨,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熱量豐富,光合效率高。供試豬屎豆種子引進自烏茲別克斯坦科學院植物科學生產中心。種子采集于2012年,種子千粒重27~30 g,發芽率99%,凈度100%。
1.2 試驗設計
試驗設5個處理,分別為播種量12、24、36、48、60 kg/hm2, 3次重復,隨機排列[5-7],小區面積10 m2(2×5 m2)。
1.3 試驗實施
播種前精細整地,小區間1 m,設保護行,小區間設走道寬度0.6 m。2014年5月12日進行人工播種,播前施磷酸二胺150 kg/hm2,條播,播種深度2~3 cm,播后鎮壓。每小區播5行,行距45 cm。整個生長季節人工除草 4 次,澆水4次,澆水方式為滴灌。
1.4 測定內容與方法
測定各生育期株高:出苗后開始測量拉伸高度,每10 d測量1次固定10株高度,取平均值。生長速度=平均高度/生長天數。出苗至停止生長為止總測量10次。
鮮草產量:開花期小區刈割,室外自然風干后測青干草重。
種子產量:種子成熟后,將小區內植株全部收獲進行脫粒,并將種子風干后稱重。
2 結果與分析
由表1可知,豬屎豆在阜康市生育期為112 d,株高可達180 cm,分枝數6~11個。由表2可知,當播種量為48 kg/hm2時,干草產量最高,平均達到5 842 kg/hm2,與播種量36、24、12 kg/hm2時產量差異不顯著,但與播種量60 kg/hm2時的產量(最低4 422 kg/hm2)有極顯著的差異;而對種子產量而言,當播種量為12 kg/hm2時產量最低(385.3 kg/hm2),與播種量36 kg/hm2時的產量差異顯著,但播種量48 kg/hm2及 24 kg/hm2時的產量差異不顯著。當播種量高于60 kg/hm2時種子產量最高(950.0 kg/hm2),反而干草產量為最低。
3 結論與討論
通過不同播種量進行實驗設計,分析栽培措施對豬屎豆牧草與種子生產的影響,探討提高豬屎豆干草與種子生產量的途徑。試驗結果表明,播種量對飼用豬屎豆(Crotalaria alata)的干草產量及種子產量有顯著影響,一般而言,隨著播種量增加,種子產量也增加。而播種量為12 kg/hm2時種子產量最低,平均為385.3 kg/hm2。播種量高于60 kg/hm2時種子產量最高,達到950 kg/hm2,反而干草產量為最低(4 422 kg/hm2),當播種量為48 kg/hm2時,干草產量最高,平均達到5 842 kg/hm2。合理密植是牧草增產的重要技術,尤其是在干旱、半干旱區播種量直接影響苜蓿等豆科牧草生長和產量情況。根據豬屎豆的生長特性和當地的氣候特點,在實際生產中適當的播種量可以增加產量,提高該植物的利用率。
4 參考文獻
[1] 舒巧云,陳婷婷,江靜夫.不同播種量對多花黑麥草性狀及產量的影響[J].浙江農業科學,2007(4):474-475.
[2] 穆尼熱·買買提,祖日古麗,田聰,等.適宜在北疆平原生長的飼用豆科植物豬屎豆引種研究[J].草業科學,2015,32(11):1902-1906.
[3] 紀亞君,馬正炳,馬青山,等.黃南地區青引2號燕麥播種量對其產量的影響[J].青海畜牧獸醫雜志,2009,39(3):3-4.
[4] 鄒知明.鄧玲姣,蔣建生,等.豬屎豆生產性能測定及其家兔的效果研究[J].飼料與營養,2008(3):10-12.
[5] 曹志東,張濤,王維中,等.小粒牧草種子播種器及其播種技術研究[J].牧草與飼料,2007,1(3):38-39.
[6] 齊都吉雅,郭曉利,海棠.不同種牧草混播對人工草地生物量及種間競爭的影響[J].內蒙古草業,2012(4):30-35.
[7] 張鶴山,陳明新,田宏,等.行距和播量對巴東紅三葉生產性能的影響[J].江蘇農業科學,2014,42(11):22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