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魯明
一、引言
普希金是一位有著愛國之心的文學家,他像廣大人民群眾一樣渴望自由和平。但是普希金沒有像其他的文學大家一樣,把自己的作品限制到一定的范圍之內(nèi),反而把俄國社會的各種社會現(xiàn)象都作為描寫對象,用以此來反抗專制制度與世俗的壓迫。有人說,普希金是時代的寵兒,他有著極高的文學天賦,上天十分眷顧他,而讓他有了一個為文學而生的人生。但是普希金又是上帝賜給俄國的一個太陽,他用自己的文學與素養(yǎng)來同俄國社會中的黑暗與丑陋做斗爭,他時時刻刻為俄羅斯的民族尊嚴、國家獨立與社會的進步而擔憂。他用自己的文學作品,將俄國千千萬萬的愿望與心聲都表現(xiàn)了出來,讓他成為了文學救國的典型作家。
二、普希金其人及其思想
(1)普希金其人
普希金是俄國重要的文學家、小說家、詩人,他是俄國文學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的代表人物,也是十九世紀俄國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更是俄國標準俄語的創(chuàng)始人,普希金因有太多的頭銜,因而被稱為“俄國文學之父”。他對于俄國及其文學史來說,是不可缺少的,更是無人可以替代的。他在皇村中學學習之時,受當時思想進步的十二月黨人影響較深,并與一些進步的思想家結(jié)識,對俄國封建農(nóng)奴制極為痛恨,因而他在后來發(fā)表了詩歌與文學作品,來對俄國的農(nóng)奴制與封建專制的思想進行抨擊,如《自由頌》、《致大海》等都是其中有名的篇目。可以說,普希金熱愛自由的思想的開始,是以1814年《皇村回憶》這部詩歌為開端的。
普希金是俄國文學的一個標志,在普希金之前,俄國文壇是十分灰暗的,沒有規(guī)范的樣式,也沒有高深的藝術成就,而到了普希金之后,俄國文學開始進入了一個改革與發(fā)展時代,而普希金無疑是俄語規(guī)范的第一人。在普希金文學創(chuàng)作的影響之下,越來越多的俄羅斯知識分子開始發(fā)揮自己文學作用,來反抗十九世紀俄國黑暗的社會,可以說,是普希金讓俄羅斯的知識分子擁有了力量,也正是普希金,讓越來越多的作家與文學家放開眼界,開始關注俄國政治與社會的腐朽,從而達到鞭策時代的目的。
(2)普希金自由思想的形成
普希金自由思想最早表現(xiàn)于他在皇村中學學習的時候,他因在那里受到法國啟蒙思想的影響較多,結(jié)交了一些日后成為十二月黨人的朋友,他開始對俄國沙皇統(tǒng)治與封建農(nóng)奴制進行反抗,并渴望自由與平等。那是普希金自由思想的發(fā)源地。在此之后,他因被政府流放而與十二月黨人聯(lián)系更密切,同時,他還參加了十二月黨人秘密組織的文學團體“綠燈社”。從此之后,他的文學作品,大多數(shù)都是反對俄國農(nóng)奴制,和歌頌自由的,如《自由頌》、《致恰達耶夫》等。普希金在文學上的造詣,讓他不斷有反對俄國政府的作品出現(xiàn),這也招致了沙皇政府的不安,于是,在1820年,他被流放到俄國南部偏僻的地方任職,但是那里卻與俄國十二月黨人的南方據(jù)點很近,這更加方便他與十二月黨人的頻繁聯(lián)系,在這之后,普希金追求自由的思想更加清晰與明確,這一時期所創(chuàng)作的《短劍》與《致大海》就是一個十分典型的例子。普希金出身貴族,有著火一樣的愛國熱情,他渴望能夠在自由與平等的環(huán)境中生存與發(fā)展,因而,可以這樣說,普希金自由思想的成長與發(fā)展,是與政治分不開的,同時也與俄國社會的黑暗與腐朽是有著因果聯(lián)系的。那個時代千千萬萬農(nóng)苦大眾的心聲。
三、從《致大海》看普希金的自由思想
普希金不僅是一位現(xiàn)實主義詩人,同時還是一位浪漫主義詩人。在他被流放期間,他有機會與大自然接觸,因而他的很多作品都離不開對自然風光的描寫,例如《致大海》這首詩歌中,作者選用大海作為自己謳歌與抒情對象,這是由于大海是波濤起伏的,有著奔放動態(tài)之美。同時當大海在退潮之后,它又有著波瀾不驚與靜態(tài)的美。因而對于普希金而言,大海是有著博大胸懷,有著無限包容的能量,大海是最能顯示普希金內(nèi)心思想的代表物。但是,普希金選擇大海作為抒情對象,是有其他原因的。大海是真正讓普希金感覺到震懾的地方,它身上凝聚著一種力量,它向征著普希金內(nèi)心掙脫束縛與追求自由的精神,所以普希金才會選擇這樣的意象來進行書寫與贊揚。同時普希金選擇大海來作為自己的描寫對象,與詩人拜倫有著一定的關系的。《致大海》創(chuàng)作于1824年,然而這一年,拜倫去世了,普希金希望用這首詩歌來表達對拜倫及其自由思想的緬懷之情。拜倫是一個孤僻自傲卻有著極高天分的詩人,他把自己的生命捐獻給了希臘人民的民族解放戰(zhàn)爭,普希金十分崇拜他放縱不羈與叛逆的性格,而拜倫的詩作中有很多都是對大海的贊揚的,對于拜倫來大海就是他的故鄉(xiāng),大海也是自由思想的象征。因而《致大海》這首詩歌是普希金通過大海這一意象,來對偉大詩人拜倫自由思想與放蕩不羈性格的一種懷念,更是普希金對自由的向往與追求。
四、結(jié)論
普希金是一位有著民族責任感的詩人,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讓越來越多的人們意識到自由對他們的作用,并希望越來越多的人來追求自由。普希金是偉大的,他的自由思想并不是對他而言的,他所希望的,是整個俄國社會人們的自由,只有這樣的自由,才是普金斯真正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