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生
入黨動機端正與否,是影響高職院校學生黨員發展質量的根本性因素,把好這個源頭關,對提升黨員發展工作有重要意義。文章通過對動機和入黨動機的科學把握,分析當前高職學生入黨動機類型,提出了重視過程培養,實施階段教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入黨動機。
一、對動機和入黨動機的認識
心理學認為,動機是人們追求某種目的、從事某種活動、獲得某種滿足的主觀愿望,是激勵人的行動達到一定目的的內在原因。動機作為人主觀的愿望和訴求,有自身產生和發展的條件,同時受多種因素和條件的影響。一般來說,動機包括內在起因、外在誘因、自我調節作用三個方面的因素,個體對某一行動有著極大的渴望,在外在誘因、目標等作用下,到了呼之欲出的境地,其外在表現就以行動的形式展現出來。
入黨動機屬于政治心理學范疇,是指一個人要求入黨的內在動力和真實目的,它是個體政治訴求和理想信念追求的體現,是推動個體積極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心理傾向和思想動力,支配著個體在爭取入黨過程中思想和行為的發展方向,是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集中體現。入黨動機是動機的子概念,包括內在起因、外在誘因、自我調節作用三個方面的因素,從內在動因來看,入黨是個體政治信仰和黨的信仰相一致、個體的政治追求和黨的執政理念相吻合,從而產生了入黨的動機。從外在誘因來說,利益覺醒、政治資源獲取等是入黨動機的重要誘因。從自我協調來看,外在誘因可以通過個體自我協調轉化為內在激勵,個體會根據自身能力衡量能否達到目標,繼而考慮是否付諸行為。入黨動機受社會環境和個體內在因素影響,具有階段性、多樣化等特點,入黨動機的迥異必然帶來政治行為的差異,從而對政治生活和政治過程產生不同影響。可見,端正入黨動機,是要從根本上解決高職學生入黨的思想問題,這也是提高黨員發展質量的首要問題。
二、高職院校學生入黨動機的現狀分析
近幾年,隨著高考人數大幅減少,高職生源類型越來越多樣化,有高考統招、對口單招、注冊入學、中高職銜接和中職預錄取等,相對于本科大學生而言,當前高職學生文化基礎底子薄,人生目標模糊,但是入黨意愿強烈。筆者所在的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為例,遞交了入黨申請的學生占總在校人數的95%以上,但是部分同學對黨的理論有主動學習,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有深入了解,還有部分學生在對黨認識模糊的情況下,就遞交了入黨申請書,還談不上對黨的信仰有強烈的認同和追求。
總結以往高職院校學生的入黨動機,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理想信仰型。表現為: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共產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堅定信心,系統學習了黨的基本理論知識,對黨組織有深厚的感情,但還需經受實際考驗。無論在任何歷史時期,理想信仰型都是純潔的入黨動機,是每一個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先進分子應當具備的思想素質。
2.自我發展型。表現為:認同共產黨員的光榮身份,認為入黨是自我努力的一種提升和實現,能幫助自己走向成功和成才。個人成長型學生主要出發點是個人發展,沒有把政治使命感上升為為人民服務的角度和高度,信仰和追求容易動搖。
3. 情感認同型。表現為:在生活中接觸了父母、老師等優秀共產黨員,受其人格魅力和先進思想感染,認同黨員的先進性,對黨組織產生了自然親近和認同,有純潔的向往和期望。但這類大學生的認知比較膚淺,領悟不夠深刻,在各方面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都不積極顯著。
4. 被動從眾型。表現為:主觀上沒有強烈的向黨組織靠攏的意識,而是因為周圍的同學已經上交入黨申請書或做出入黨的決定,在從眾心理作用和周圍環境影響下“隨大流”,缺乏政治追求的主動性。
5. 個人私利型。表現為:對黨認識模糊,追求個人實惠,將黨的形象庸俗化,入黨作為自我發展的一塊跳板,是身份、地位和資格的象征,視為個人發展的榮譽而不是動力。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的社會制度。所以正確的入黨動機的基本要求是:堅定共產主義信念,要有為共產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生的堅定信念;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主動投身于社會實踐,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要有在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生活中起先鋒模范作用的覺悟。
三、加強過程培養,端正入黨動機
入黨動機的形成不是憑空產生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作為人的主觀愿望和訴求,產生和發展受到多種因素和條件的影響,既有客觀條件如自身所處的社會歷史環境和生活情境等,也有主觀條件如自身接受的思想教育經歷、重要人物的思想影響等,成熟的、正確的入黨動機是在理論教育和實踐活動相結合的基礎上,通過相互印證、相互促進和不斷運動,最終形成的一個穩定的政治愿望和訴求。高職院校學生在遞交入黨申請書時,絕大部分學生的入黨動機處于懵懂狀態,還比較幼稚,不夠正確,因此需要對他們進行系統的入黨教育,幫助他們端正入黨動機,從而提升高職學生黨員發展質量。
1.入黨動機懵懂期——進校至遞交入黨申請書期間
剛步入校園的高職學生主要受高中歷史課本、社會環境、家庭教育、入學后的教師和同學言行等影響,對黨的認識是感性的,在模糊認知下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在這一階段要開展好入黨啟蒙教育,重點要從最基本的大學生道德素質抓起,以新時期大學生的行為規范來要求他們,開展好朋輩教育、參觀校史館、紀念館等集體活動,培養集體榮譽感和愛國主義情感。加強校紀校規教育,引導學生養成遵紀守法的良好素養。積極組織學生走出校園,參加社會實踐,并逐步引導到黨的宗旨和黨的性質上,使在政治思想上要求進步的同學們的積極性得到極大發揮。
2.入黨動機發展期——遞交申請書至入黨積極分子期間
在這一階段要重點開展黨的理論知識學習,其根本意義在于引導青年學生確立共產主義信念,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要依托學校“兩課”、“業余黨校”、學生黨建工作系統、入黨培養聯系人等,向學生全面灌輸關于黨的歷史、黨章等知識,同時,開展多種形式的講座、專題演講等活動,讓黨的理論深入學生頭腦,幫助學生厘清思緒,認識自我,確定政治追求目標和理想,對學生存在錯誤的入黨動機,通過不定期約談,定期思想匯報等形式做好矯正教育。
3.入黨動機形成期——入黨積極分子至發展對象期間
在入黨積極分子培養階段,通過進行系統的考察和教育途徑,來幫助高職學生形成正確的入黨動機。申請人被確定入黨積極分子后,要指定1-2正式名黨員負責培養,進行黨的基本知識教育,提高思想覺悟,經常性的談心、溝通,肯定成績,糾正錯誤。基層黨組織要吸收入黨積極分子參加黨內有關活動,列席黨員大會、黨日活動,聽黨課和優秀事跡報告會,組織他們參加各類先鋒實踐活動,并給予幫助、指導和肯定。給入黨積極分子交任務,壓擔子,使他們在實踐中得到鍛煉提高。經常性的組織思想匯報會議,定期集中組織學習、交流黨的知識,使他們在思想上、政治上不斷成熟起來。
4.入黨動機成熟期——發展對象至預備黨員期間
一般來說,高職院校在發展學生黨員時,從確定為發展對象到召開支部大會接受為預備黨員通常在1~3個月內完成,在這段時間里,黨組織要給予他們積極健康的引導和教育,用科學的理論占領他們的頭腦,幫助他們樹立起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幫助他們端正和升華入黨動機,做好政治審查考察和民主考察,使每一個發展對象形成比較穩定的政治立場、較高的思想覺悟、良好的工作表現、嚴密的紀律觀念、扎實的群眾基礎,從而從根本上保證高職學生黨員發展質量。
參考文獻:
[1] 趙鋼.淺談高職學生入黨動機的分階段培養[J].長春大學學報,2010,8(20):120-123
[2]周穎.高職學生入黨動機教育模式探討[J].咸寧學院學報,2012,7(32):88-90
[3]賀立萍,曹鵬.高職院校大學生入黨動機現狀分析及教育對策 [J].教育理論研究,2010,8(20):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