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豐富
一所學校的成功不在于它有多少漂亮美麗的建筑,而在于它有多少愛教育、愛孩子、愛學校的好教師。教師才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所在。每位教師的教學水平提高一小步,學校的教學水平將會提高一大步。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有“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思想,還要有腳踏實地的實干精神,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無論在什么環境中,都要非常積極地為了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所學校的成功不在于它有多少漂亮美麗的建筑,而在于它有多少愛教育、愛孩子、愛學校的好教師。教師才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所在。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如果說教育是國家發展的基石,教師就是基石的奠基者。國家的興衰、國家的發展系于教育,所有先進的理念都需要教師來實施。教育質量的高低乃至整個學校各項事業的成敗,都取決于教師隊伍的素質,人才是學校的第一資源。所以學校應該始終把教師的培養工作放在所有工作的首位!什么樣的教研形式更有效呢?
一、思想的引領——提升教師的師德修養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中有很重要的一點:
每位兒童都是一位潛在的天才兒童。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類至少存在七種以上的智能:語言智能、邏輯-數理智能、音樂智能、身體運動智能、視覺-空間智能、人際智能、自我認識智能等。也就是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所以教育要發生改變,要創造適合每一名兒童的教育,而非現在我們所做的“發現和選拔適合教育的兒童”——我們的應試教育就是在“發現和選拔適合教育的兒童”。
教育應該從打造“龍”轉向培育“才”!
龍——統一規格的人上人
才——百花齊放的人中人
教育者應該關注“一個兒童在哪些方面更聰明,而不是哪一個兒童更聰明!”這樣的思維來上課的話,我們的課堂一定能煥發生命的活力!
讓這些觀念深入人心,是學校應該首先做的事情,學校通過以下方式來引領教師的思想:
(1)每月一講
觀念決定行動。可以邀請有名望的專家、學者到學校進行師德的示范、引領,幫助老師們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形成正確的學生觀等。
(2)每周故事
利用學校的各種活動,尤其是教研活動,選取一些經典的故事對老師們進行培訓,讓老師們真正理解“教師專業標準基本理念”——學生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真正踐行“教書”向“育人”轉變,“教師中心”向“學生中心”轉變!
二、科研的浸潤——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
教師的專業價值體現在哪里?——教育智慧
(1)在一周一次的科研活動中,努力做到理念落地,關注每一位學生。
(2)在每周一次的教研活中,通過集體備課、名師課堂、同課異構、說課評課、交流反思等各種形式的教研活動,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
(3)每月一賽,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老師們追求上進的積極性是很高的。她們都懂得進行這樣的活動對自己的成長非常有利,對自己是極大的鍛煉。學校要多組織一些活動,讓教師通過活動快速成長。比如教師朗誦比賽、寫字比賽、說課比賽、課件制作比賽、白板過關比賽等一系列的比賽,想辦法讓老師們把心思放在課堂上,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
三、反思的提煉——優秀教師成長的捷徑
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提出了“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的成長模式。葉瀾教授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難以成為名師,但如果寫三年反思則有可能成為名師。
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和再學習方式,每一位優秀教師的成長都離不開教學反思。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于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復;除非……善于從經驗反思中吸取教訓,否則就不可能有什么改進”。他可能永遠只能停留在一個新手型教師的水準上。
教學反思可以激活教師的教學智慧,探索教材內容的嶄新呈現方式,構建師生互動機制及學生學習新方式。它是我們教師成長的“催化劑”,是教師發展的重要基礎。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識和能力,是區別作為技術人員的經驗型教師與作為研究人員的學者型教師的主要指標之一。
讓反思成為教師教學工作的一種習慣,上完課及時進行反思,這樣可以很好地促進我們的工作。如果每位教師都用心得來寫反思,把自己課堂的得失一五一十地描述出來,寫下課堂上自己的收獲與失敗的地方,那么對自己的教學絕對有很大的幫助。
四、團隊的力量——提升教師合作能力
群體比個體有力量,形成合力,讓所有的老師學會研究,學會分享,懂得共贏!
如果能讓老師們都行動起來,積極參與,各抒己見,群策群力,就會成就了我們一節節充滿睿智的課堂!
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讓教師感受到自己在團隊中,就會更加有責任感,更加團結一心,更能促進所有教師的共同成長。
每位教師的教學水平提高一小步,學校的教學水平將會提高一大步。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有“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思想,還要有腳踏實地的實干精神,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無論在什么環境中,都要非常積極地為了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