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嘉
高素質的人才必須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本文主要通過闡述審美教育在高師音樂教育領域順利開展的原因,分析了高師音樂教學中如何開展審美教育。
狹義上的美育指的是審美教育,主要指通過藝術手段對人們進行教育。廣義的美育指以自然、社會生活和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的形式,在各種形式的美、人、潛移默化的教育中,美化人們的心靈、行為、語言、身體,提高人們道德與智慧為主要目的。音樂教育中的審美教育即音樂美育,也叫“審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的教育功能、價值功能、政治功能,都是在每一個瞬間中進行的,對人類的情感、情緒、氣質和個性的變化都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并鼓舞著人們創造豐富多彩的生活和健全人格。
一、審美教育在高師音樂教育領域順利開展的原因
21世紀以來,在社會主義素質教育要求全面發展的人才的背景下,審美教育已成為我國高師音樂教育領域中的主要研究領域,分析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審美教育之所以成為高師音樂教育主要研究領域,有其內在的原因。當代音樂審美教育與傳統的美育觀念相比,具備了許多嶄新的內涵。與傳統美育相比,當代音樂審美教育具有許多新的特征,這與許多學科有關。由此,審美教育能否順利開展離不開相關學科的發展情況。在當代美國教育家加德納的主持下,關于教育學、心理學發展的觀點針對傳統的“項目為零”的弊端,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在20世紀60年代的第二十個世紀,美國斯佩里發現了大腦的功能,提出了大腦的科學性,從而導致了正確的大腦革命,對大腦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學示范。
第二,審美教育之所以高師音樂教育中已成為一個熱門話題,與它受到中國音樂教育的歷史經驗的影響分不開。在近代中國音樂教育的歷史上,蔡元培先生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張,使得音樂教育有了一定的發展。可以說,傳統的音樂教育除了強調自己的審美功能外,也強調了其他的教育功能,如教育功能、教化功能、宣傳功能等。音樂審美教育的實踐需要加強,理論研究的迫切性不言而喻。
二、高師音樂教學中如何開展審美教育
高等教育包括美育、德育、智育、體育。高師音樂教育是進行美育的重要手段,是培養大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在強調精神文明建設的今天,高師音樂教育顯更為重要的價值。那么,如何培養學生在音樂教學過程中的健康、高尚的審美觀念呢?筆者認為以下兩個方面尤為重要。
1.在音樂教材中挖掘美的素材
音樂教材中有豐富的美學素材。美的形態可以分為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三大類。無論是什么樣的美,音樂教材都可提供相關的內容。在描繪自然的作品中,既有描繪祖國的名山大川的作品,如《長江之歌》、《中華美》等,又有描繪家鄉自然的美,如《雨中三峽》、《沂蒙山小調》、《瀏陽河》等。這些作品不僅僅可以激發大學生對自然的愛,培養其欣賞自然美的能力,而且能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熱情,從而達到美育的目的。如贊頌人世間美好情感的《茉莉花》、《友誼地久天長》。。關于藝術美的歌曲也隨處可見,既有表現大自然秀麗俊美、動靜結合的《春江花月夜》、《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也有表現作曲家創造美好生活的內容和理想的《小河淌水》、《再相聚,大草原》。這些作品可以讓學生就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在智力上受到啟發,將靈魂得到凈化,推動他們爭取真理與正義,這就實現了高師美育的目的。很多音樂作品也能同時反映出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的融合。正如羅丹所說:“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敝灰覀冊诮虒W中善于總結和挖掘音樂教材作品中的美,那么這將成為高師美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徑。
2.在音樂教學中感受美的存在
音樂教材中雖然有豐富的審美素材,但如果沒有體現在教學中,那么它就不是審美教育的作用。鑒于目前高師音樂教學的現狀,筆者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改變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音樂是一門表情藝術,音樂教育是通過音樂的特有聽覺形象去激發學生對美的理解和創造。用表達的歌聲和欣賞的美麗與高貴的音樂,能使學生受到音樂的影響和感染的影響,使學生在感情、性格、思想上都是有益的影響。如歌曲《祖國頌》。這是一首贊美我們偉大祖國的作品,展現了作曲家對祖國的熱愛和無限的贊美。在欣賞此首樂曲的同時,可以讓學生發揮想像和聯想的心理機制,讓他們在心目中描繪一個充滿敬仰、愛慕、高尚的形象。最后,學生都沉浸在對祖國無限敬仰的遐想中,覺得自己的祖國太偉大了。那么這節課不僅僅是欣賞了《祖國頌》這首曲子,還能給學生以美的享受。
(2)要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高師音樂教學要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知識能力為主線的教學原則。教師要讓學生從整體上感受音樂,最終使得其感情上受到陶冶,理智上得到升華。美育的實施過程中,音樂教育是重要途徑之一。我國的古人早就提出“移風易俗,莫善于樂?!边@里的“移風易俗”用現代的語言來說,就是“精神上的升華”。音樂教育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國民素質。一個全面發展的人,其素質應當包含健康的體質,高度的理性,豐富的情感,欣賞、創造自然美、藝術美、生活美和社會美等諸方面的能力。而素質教育是對人的身心發展的基本條件的培育。音樂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培養學生感受與創造自然美、藝術美和社會美的能力。因而,音樂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劉奎華.淺談音樂教育中的美育問題[J].新校園(下旬刊),2010,(1):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