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靜
“也許有人會說你還年輕,你還能參加下一屆奧運會,你還有希望,為什么你(在知道不能參加北京奧運會時)這么難過呢?”
“但是你知道,沒有人知道自己在伊拉克的命運是什么,因為這個國家有戰爭。”
這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伊拉克田徑女運動員達娜·侯賽因·阿卜杜爾·拉扎克在接受央視主持人柴靜采訪時說的話。那一刻,她的眼眶里滿含淚水。
達娜保持著伊拉克女子100米和200米的紀錄,但因伊拉克當局與國際組織間的矛盾,她曾一度被告知無法參加奧運會。最終,當達娜知道伊拉克代表團將重返奧運會的消息時,她“像個孩子一樣,從這里跳到那里”。
我們不是達娜,無法感同身受——她在日常訓練中的艱辛困苦,面對死亡威脅時的恐懼,對體育精神的咬牙堅持……但她的出現是如此耀眼美麗,像一束明光,照亮了我,也照亮了那些渴望自由與飛翔的人。
我從小就不喜歡運動,尤其是跑步。然而我不曾料到,很多年以后,我看到了一場令我心緒難平的比賽——2008年北京奧運會女子100米小組預賽的視頻。有一個人的身影,讓我目不轉睛。她就是達娜!
我知道她的名字不是因為新聞,而是一本書——柴靜的《看見》。柴靜在書中的《奧運瞬間》一文中寫道:“奧運之美,不僅在奪取金牌的一刻,還有那些蘊涵著人類精神的不朽瞬間。”
所以,我記住了那個23歲的伊拉克女運動員的名字,記住了她舉著國旗微笑的樣子,記住了她講述自己穿越槍林彈雨去巴格達大學操場訓練時的冷靜,記住了她所說的“如果我離開運動,我的生命就會停止”。
在北京奧運會的預賽時,達娜站在跑道的起點上,穿著裝備甚至不像是一名專業的運動員。比賽時,她很快就落在了其他運動員后面,第六個沖過終點。當被問起參加北京奧運會的目的是什么,她說是為了刷新自己的成績,被問到是否想得到獎牌時,達娜昂首答道:“是!”
這就是達娜:真實,勇敢,無所畏懼。
我在2015年初知道這個女孩,那時我正值初三下學期。幾個月后,是畢業考試。
因為體育屬于中考科目,我們被要求每天早上6點去操場上晨跑。春節剛過,天氣還很冷。跟著隊伍跑著,冷風像鐵砂掌一樣毫不留情地拍打著我的臉頰。
上體育課也是如此,每分每秒都在不停地訓練。做完3組仰臥起坐后立即趕去跑步3圈,接著蛙跳,真是要瘋了。以前我總是偷懶,趁老師不注意時慢悠悠地走一會兒,高抬腿時動作不到位……
但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我開始悄然發生變化:我會在跑完3圈以后,再自發加跑3圈;我會盡全力讓自己的高抬腿看起來比別人的更加規范。事實上,當我奔跑在學校的塑膠跑道上時,忽然感覺疼痛與流汗沒那么難以忍受了。風掠過耳畔,發絲飛揚,這就是“飛一般的感覺”嗎?我暗想,假如達娜聽到這個問題,她的回答肯定是:“對呀,就是這種感覺!”
我無法言說達娜的故事給我帶來了多大的震撼,畢竟感動只是一時的。但我又清楚地知道:感動過后留下的,才是真正美好的、觸動人內心最深處的東西。
美麗的女孩,你知道嗎?你曾帶給一個中國女孩滿滿的感動,你讓她看到了真正的奧運精神、體育之美。你那透明的心靈,流淚的眼睛,化作了夜空中最亮的星,引領著她勇敢前行,永不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