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詩琪
姓名:周 鵬
運動項目:籃球
巔峰時刻:曾以國家隊隊員身份參加2012年倫敦奧運會,同時也是中國男籃獲得2015年男籃亞錦賽冠軍的功臣之一。
個人現狀:現為中國男籃國家隊隊長,將于今年夏天帶領中國男籃征戰里約奧運會。
籃球的每個回合都是一場挑戰。只有迎接挑戰,戰勝挑戰,你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
記:能和我們分享一下在您的運動生涯中,讓您印象很深或者對您具有重大意義的比賽嗎?
周:應該是剛剛進入專業隊時參加的那幾場比賽吧。那時,每次上場都十分緊張,甚至有點不知所措。慢慢調整以后,尤其是在得到他人的認可后,我才開始逐漸適應場上的環境,自信心也有了大幅度提升。
記:您在進入廣州隊后,擔任的角色從進攻人變為防守人,在這個轉變過程中,您遇到過什么困難嗎?您更喜歡哪個角色?
周:這種角色轉變使我進入了籃球生涯中比較困惑的時期。一開始會難以理解,為什么我不能擔任隊中主攻手呢?位置的轉變讓我內心產生了很大的落差。慢慢地,我調整好心態,走出了困惑期——雖然不再擔任隊中的主攻,但可以學著如何去更好地防守啊。
其實,在籃球這項運動中,進攻與防守同樣重要,因為每個位置都需要有人來擔當。年輕的時候,我肯定更喜歡去進攻、去得分,讓更多人關注自己。等到慢慢成熟以后,特別是經歷職業聯賽的洗禮后,我開始逐漸意識到“進攻者”和“防守者”這兩個角色缺一不可。當然,如果既能進攻得分,又能防守不失分,那就是非常出色的球員啦。
記:您身為中國男籃隊長,在日常訓練和比賽過程中,需要負責哪些事情呢?
周:隊長可以說是教練與球員之間的橋梁。由于我和球員之間的距離更近,便于和他們交流,所以我會幫助傳達教練的指導思想,同時向教練傳達一些球隊的信息。在場上的時候,我也會團結隊友,鼓舞隊友,用自己的賽場經驗幫助隊友進步。
記:亞錦賽小組賽時,您為什么選擇隱瞞孩子病情,而且離隊不到一天就及時歸隊參加比賽呢?
周:作為職業球員,為國爭光一直以來都是我們的夢想。而且我又是一隊之長,假如我當時選擇了“小家庭”的話,“大家庭”可能遭受損失。所以權衡良久,我還是決定先完成祖國的任務。當時看望孩子后在返程的火車上,我的心情可以說十分復雜。作為父親,我自然很擔心孩子的病情,不知道她是否有所好轉,能否盡快康復。但同時我又擔心自己的離開,會影響整個隊的備戰情緒。
記:假如類似的情況發生在您的隊友身上,您會如何勸導他們呢?
周:我相信能穿上中國男籃國家隊隊服的球員,他們的技術能力和心理素質一定是非常過硬的。但我們也明白,家庭是每個人生活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家庭處于安穩的狀態,球員才能更好地參與競技比賽。所以假如球員在類似的情況下選擇了“小家”,還是希望能得到球迷朋友們的理解與支持。
記:越來越多的中學生喜歡籃球,也很愛看CBA比賽,對此您有什么感想?
周:我們知道,并不是所有熱愛籃球的同學最終都會成為專業球員,但是假如將它作為自己平日生活中的一項愛好,去揮灑汗水,努力付出,很多年以后你再想起那些畫面,肯定是極為美好的回憶。
記:中學生在打籃球時應該注意什么呢?怎樣通過籃球這項運動,更正確、有效地鍛煉身體?
周:現在網絡十分發達,有很多教學視頻,可以給中學生提供一些正確的訓練方法。籃球本身就是一項綜合運動,需要跑,需要跳,需要團隊協作,需要動腦……總之,籃球這項運動可以培養中學生綜合素質。
記:如果讓您選一個詞代表籃球的運動精神,您會選什么?您覺得這種精神對于中學生日常學習、生活有什么借鑒意義?
周:我會選擇“挑戰”。因為籃球的每個回合都是一場挑戰。只有迎接挑戰,戰勝挑戰,你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現在中學生的壓力比以前大很多,每一天都可能要接受來自學校、父母等方方面面的“山大”壓力,逃避不是辦法。要有克服這些壓力的決心,更要有攻克難關的智慧,翻過山丘,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