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凱華
摘 要:本文從理論上闡述了超載超限運輸對公路路面的影響,并對超載超限運輸給公路造成的破壞作用進行分析,從而提出解決超載超限運輸對公路運輸破壞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超載超限運輸;破壞作用;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U447 文獻標識碼:A
一、治理超載超限運輸勢在必性
近年來,隨著公路交通運輸業的不斷發展,重型運輸車輛在公路運輸車輛中所占比例不斷增加,車輛超載運輸和超重型車擅自在公路上行駛的情況越來越嚴重,直接影響著公路的使用壽命。一些運輸經營者為了追求單車運輸的經濟效益,貨運部門或個人通過改裝車把運輸車加高、加寬等手段大幅度提高車輛的裝載能力,使其運輸效率和經濟效益得到了極大的滿足。然而超重行駛卻加快了路面結構的破壞,縮短了路面的預期使用壽命,使路面結構未達到使用年限,甚至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出現了車轍、疲勞開裂、坑槽等大量病害,大大提前了公路的大修期,增加了公路資金的投入,并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雖然公路建設的標準和質量逐年不斷提高,但是有的公路使用壽命卻遠遠小于其設計使用年限,尤其在高等級公路路面和橋梁上反映更為突出,造成路面早期損壞,快速老化,路基下沉嚴重,涵洞坍塌,橋主梁和橋面板嚴重裂紋破損。綜上所述,導致補強和養護費用急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車輛超載超限運輸。超載超限運輸已經成為公路的第一殺手,嚴重影響路面使用性能和使用壽命,甚至造成路面結構破壞而釀成重大交通事故,該問題已經演變成為一個嚴重影響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問題,因此超載超限運輸的危害性應引起社會足夠重視,同時整治超載運輸已成為當今交通運輸行業刻不容緩的問題。
二、超載運輸對公路的理論分析
1 超載對路面的破壞
當荷載經過路面后,路面會產生變形,其中一部分變形是可以恢復的,稱之為彈性變形,另一部分變形是不能恢復的,稱之為殘余變形,當作用在路面上的車輛軸載小于道路設計軸載時,路面將處于彈性狀態,其殘余變形很小,路面處于正常工作狀態;當超載車輛作用于路面上時,由于路面處于彈塑性狀態,殘余變形將增大,路面的抵抗能力減弱,路面將發生劇烈變形而使路面結構破壞。
2 軸載質量超載對路面的影響
即汽車對路面的破壞作用與汽車軸載質量的n次方成正比,即EF=(P/Po)n,其中EF為破壞系數,P為任一軸載質量,Po為標準軸載質量。我國目前進行路面破壞系數換算取Po為10T,指數n取4.55,EF=(P/Po)4.55即四次方法則,下面是根據不同的軸載質量求得的相應的路面破壞系數。
由此看出,當軸載質量由10t提高到15t時,雖然軸載質量只增加5t,但對路面的破壞作用卻增加了6倍多。因此軸載質量超載對路面的破壞作用十分明顯。
三、超載運輸對路面的破壞形式
1 對瀝青混凝土路面的破壞
1.1 超載運輸對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破壞中,車轍是主要破壞形式之一。瀝青混凝土路面的車轍是由于車輪反復碾壓而成,它起因于瀝青混合料的粘滯流動、基層和土基的變形,并包括一定程度的壓實作用和材料磨耗。其次是大面積的龜裂、網裂、塊裂、坑槽、松散、沉陷、擁包等病害程度也非常嚴重。
2 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壞
2.1 水泥混凝土面板破碎,貫通面層厚度的斷裂裂縫,把面板分為數塊,破壞了面層結構的完整性。
2.2 水泥混凝土面層的裂縫:包括橫向裂縫、縱向裂縫、交叉裂縫和板角斷裂。
2.3 水泥混凝土面板的接縫損壞:橫縫和縱縫填縫料的更新喪失或失效,板縫填縫料剝落。
2.4 水泥混凝土面板表面損壞:非結構性損害,發生在面層的局部損壞,露骨、坑洞等。
四、超載運輸的防治措施
超載運輸是目前國內交通運輸業普遍存在的問題,要解決超載超限車輛對公路的破壞問題,應做好如下幾方面的措施:一是應以立法的形式嚴格限制車輛的超載超限運輸,從源頭抓起,對超載超限運輸的車主、貨主一并處罰,堅持長期不懈,依法治理。二是在設計上采用剛性路面,半剛性基層;設置載重行車道,調整路面的結構設計方式,適當增加載重行車道的路面厚度;三是適當增加車輛軸數,加大車輛與路面的接觸面積,以減少單位面積上的荷載質量。四是加大對超載車輛的管理,積極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強調進行案例的剖析,進行生動、深刻的直觀教育,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交通意識和法制觀念,完善制度,加強管理,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切實提高路政人員的行政執法水平,以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五是加強力度,聯合治理,打好治超持久戰,嚴格規范執法行為,做到行政執法主體合法,事實確鑿,執法依據和執法程序正確,執法文書齊全,歸檔及時,確保超限運輸的查處質量。
結語
總之,超載超限運輸不僅損害了路面結構,還極易造成重大交通事故,誘發塌橋等惡性事故,造成極大的社會負面影響,嚴重危害公路建設管理的形象。要徹底根治這一頑癥,有關部門應從多方加以考慮,從而減少超載超限車輛對公路路面的破壞作用,以確保公路的正常使用壽命和使用性能。同時必須全國聯動,綜合治理,標本兼治,刻不容緩。
治理整頓超限車輛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不斷的探索和創新。只有各部門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并且常抓不懈,解決馬路殺手問題,才能穩固路況,保障公路完好暢通,促進經濟健康快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JTGD50-2006,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S].
[2]王振清.公路超限運輸概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