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靜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干預在助產護理中應用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間收治的產婦12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兩組,各60例。對研究組產婦應用心理干預,對參照組產婦應用常規護理,對比分析兩組產婦分娩的相關指標。結果:兩組產婦產后大出血的發生概率指標、行剖宮產生產率指標及產后出現抑郁情緒指標數據差異顯著,均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產婦助產護理中應用心理干預,能夠有效調節產婦的情緒,提高產婦生產的成功率及生產安全性,在臨床中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心理干預;助產護理;臨床療效
根據臨床調查發現,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產婦在面臨分娩的過程中均會出現不同程度緊張、害怕的情緒,無論是初產婦還是經產婦,這種情緒對于生產是不利的。通常情況下,產婦過度緊張害怕容易增加難產的概率,同時也會導致產婦在分娩中出現大出血的情況,這都會對產婦及胎兒的生命安全造成較大威脅[1]。本次實驗選取120例產婦,對其中60例產婦的助產護理中應用了心理干預,產婦生產順利。具體實驗過程、結果數據詳見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間收治的產婦120例為實驗研究對象,所有產婦經臨床常規檢查,均符合本次實驗要求。120例產婦中最大年齡為30歲,最小年齡為23歲,平均年齡為(26.5±1.5)歲;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120例產婦分成兩組,各60例。對于本次實驗所有產婦及家屬均知曉,并且簽署同意書。對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如平均年齡等指標對比分析,數據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參照組護理方法
對參照組的60產婦進行常規護理操作。首先,護理人員熱情接待前倆就診的產婦,安排產婦進行常規檢查,主要檢查產婦的心率指標和血壓水平指標,確保產婦的各項生命體征指標均處于正常值范圍內。并且安撫產婦的情緒,囑咐產婦不要緊張害怕,在生產過程中指導產婦呼吸的節奏和生產的用力方式,幫助產婦順利生產。分娩結束后,護理人員為產婦安排整潔安靜的病房,為產婦播放輕柔的音樂,將病房的溫度和濕度調整到合適的范圍內,為產婦營造良好的環境,提高產婦的預后質量[2]。
1.2.2 研究組護理方法
對研究組的60例產婦進行心理干預操作。具體的操作內容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與產婦增加溝通。通常情況下,產婦在生產之前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焦慮、害怕的情緒,產婦情緒波動比較大,容易影響生產。護理人員要格外注意這一點,要加強與產婦之間的溝通,語氣輕柔不要急躁,要安撫產婦的情緒,向產婦詳細介紹生產的流程、生產過程中容易出現的情況及緊急情況的應對措施,同時幫助產婦進行深呼吸、子宮收縮的訓練等,有利于保證產婦順利生產。。
其次,分娩前全程陪護。醫院的陌生環境會使產婦過度緊張害怕。這時護理人員要囑咐其家屬陪伴產婦左右,給產婦以鼓勵和安慰,同時產婦要進行不同項目檢查時,護理人員也要陪伴,跟產婦到不同的科室檢查,并且向產婦介紹不同檢查項目的作用及指標情況,使產婦對自己的身體情況及胎兒情況有全面的了解,能夠放心生產。在這一過程中,能夠最大程度拉近產婦與護理人員的距離,建立良好的互換關系,這對于產婦的生產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分產程的特殊心理護理。一般產婦分娩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產程初期。這一階段的產婦會進行有規律的子宮收縮,安排產婦進行檢查能夠發現產婦的宮口擴張情況,護理人員囑咐產婦多食用易消化高蛋白等食物,并且鼓勵產婦定時排便,同時陪伴產婦左右進行簡單行走,這有利于產婦生產。第二階段是胎兒娩出期,這一階段產婦的宮口幾乎處于開全的狀態,宮縮時間一般的一分鐘左右,并且產婦會持續有間斷的宮縮,直至產婦出現比較明顯的排便感,護理人員囑咐產婦深吸氣,并且自行加腹壓,進行胎兒分娩,這期間護理人員要幫助產婦合理有規律吸氣呼氣,直到胎兒分娩出來。第三階段為胎盤娩出期,這一階段是胎兒分娩之后的階段,護理人員鼓勵產婦將胎盤分娩出,其主要需要產婦腹部加壓即可娩出,即分娩結束[3-4]。
1.3 統計學處理
對所有產婦的實驗數據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兩組患者的行剖宮產率指標、產后抑郁癥發生率指標及產后發出學發生率指標均用%表示,用X2檢驗,以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研究組產婦應用心理干預,對參照組產婦應用常規護理方法,研究組產婦的性剖宮產率、產后抑郁癥發生率及產后大出血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參照組產婦,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3 討論
分娩是女性最重要的生理過程之一,順利生產對于產婦及胎兒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影響。產婦緊張、害怕等情緒,影響生產效果,容易出現難產的情況,增加產婦及胎兒的生命安全,從根本上增加生產風險。本次實驗選取120例產婦,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成兩組,各60例。對研究組產婦應用心理干預,對參照組產婦應用常規護理操作,臨床結果顯示,兩組產婦的剖腹產率、產后抑郁癥發生率及產大出血發生率數據差異顯著,均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將心理干預應用于助產護理中,主要對產婦的心理進行安慰,豐富產婦對分娩相關知識的了解,同時還需要建立良好的互換關系,增加產婦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最后針對產婦生產過程中的不同產程予以不同的護理操作,能夠有效調整產婦的心理起伏變化情況,提高產婦生產自信心,有效緩解產婦焦慮抑郁等情況,能夠降低分娩風險,降低產后大出血發生幾率[5]。
綜上所述,將心理干預應用于助產護理中,能夠有效調節產婦的情緒變化,降低產婦生產風險,對于保證產婦及胎兒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張艷梅.心理干預在助產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3(18):442-442,448.
[2]勞蓮珍.心理干預在助產護理中應用價值分析[J].醫療裝備,2015(6):124-125.
[3]劉鵬.心理干預在助產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觀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4(18):76-76,77.
[4]鄒雪梅.心理護理干預在助產護理的臨床影響分析[J].臨床醫學工程,2015(10):1371-1372.
[5]莫鳳.心理干預對臨產產婦產程分娩和產后出血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6):1468-1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