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華山 沈麗
[摘要]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為國家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務。中外校企合作是我國職業教育發展領域的一個新探索,有利于全面提升職業學校人才培養質量,從而更好地滿足企業不斷提升的人才要求。學校對校企合作的育人方式要通過梳理總結BBW職業教育模式的內涵、價值取向,同時在對企業用人情況進行調研的基礎上,制定基于BBW平臺中外校企合作育人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校企合作;BBW;人才培養
校企合作是當前職業教育領域被廣泛倡導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這種人才培養模式可以實現企業、學校、學生多方共贏。在教育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外校企合作是校企合作領域的一個跨國合作,充分學習、借鑒西方長期在育人方面積累下來的卓有成效的經驗,對于我國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是一種有力推動。
一、中外校企合作思路創新原則
1.全面合作原則
全面合作是中外校企合作思路創新方面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和內容,全面合作是指合作雙方一定要提升辦學層次。未來中外校企合作創新方面一定要做到全面兼顧、重點突出,努力提升合作層次,在人才培養目標、培養計劃、培養理念等各個方面通過充分溝通達成一致,努力推動創新朝著正確的方向不斷前行。
2.基于國情原則
中外校企合作思路創新需要尊重我國國情,不能夠脫離實際來進行創新,如果脫離了國情,就會很容易導致創新失去意義。從這一角度來說,中外校企合作并不是不顧國情盲目照搬外方的教學模式,而是要汲取合作方的教學經驗,互相取所長,做到為我所用,這樣才能夠帶來合作的成功。職業教育合作育人,一定要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符合,一定要與職業教育根本辦學目的相一致,這樣才能夠實現創新目的,避免出現適得其反的結果。
3.需求導向原則
需求導向思路是指中外校企合作創新必須圍繞用人單位(企業特別是外資企業)的用人需求來進行,這樣才能夠確保培養出來的人才符合用人單位的要求。對于職業學校來說,培養的人才能較好地勝任企業崗位工作,才能夠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學校持續發展才有良好的基礎。基于這一點,中外校企合作創新,必須要做好對于用人單位在學生能力、知識要求的全面掌握,將這需求作為校企合作創新的基本導向,確保培養的人才具有用人單位所需要各種素質、能力,全面提升創新的有效性。
二、BBW職業教育內涵與價值取向
對BBW職業教育內涵以及價值取向進行全面總結分析,這對于我國職業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啟示。
1.BBW職業教育內涵
德國BBW教育集團(德文全名:Bildungswerk der Wirtschaft in Berlin und Brandenburg e.V.)為德國柏林及布蘭登堡州企業聯合會下屬的教育集團,擁有強大的企業資源、政府資源以及高標準的職業教育水準。在德國柏林及布蘭登堡州擁有25所職業學校及多家學習型工廠、1所職業教育學院以及1所柏林和布蘭登堡州最大的私立大學,擁有近700位教師,是柏林及布蘭登堡州最大的職業教育機構。德國BBW教育集團業務范圍包含職業培訓到學歷教育,涉及各類專業,為該地區超過1800家企業提供員工培訓服務。BBW職業教育內涵層面,強調以需求為導向來進行人才的培養,注重學校以及企業之間的密切配合,實現了學校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有效銜接,讓學生理論學習與企業實踐做到了有機結合,讓學校發展與企業發展之間做到共贏。
2.BBW職業教育價值取向
從BBW職業教育的價值取向來看,主要包括以下幾點:一是強調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BBW職業教育的價值取向的核心就是要求人才具備多種技能,強調一專多能;二是凸顯特色,BBW教育集團在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方面,準確進行人才市場需求分析,注重專業調整,根據學校的資源來進行特色人才培養,從而實現培養的人才具有差異性,提升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三是技能導向的人才培養理念,即要求學生要掌握一定知識以及技能,在工作中能夠運用技能以及能力進行實際操作。
三、中外校企合作需求調研分析
對用人企業人才需求狀況進行一個調研分析,可以更好地明確中外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目標。
1.實踐能力方面
某區內外資企業數量眾多,這些企業對于勞動者的實踐能力要求比較高,希望畢業生能夠快速勝任工作崗位,這種實踐能力要求職業學校人才培養方面,必須從目前以理論教學為主的模式,轉向以中外校企合作為主,增加實踐課程,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更好地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
2.文化知識方面
外資企業與本土企業在企業文化層面存在較大差異,文化背景沖突是外資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一個現實問題,如何實現文化融合,這是中外校企合作領域需要深入思考的一個問題。因此中外校企合作,要注意對外資企業文化的必要宣講,這樣做的基本目的就是幫助學生畢業后能夠更好地適應外資企業文化,從而保障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3.創新意識方面
蘇州的外資企業對于職校畢業生的創新意識要求比較高,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對于企業來說,產品同質化嚴重,創新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不斷凸顯,在這種背景下,外資企業對于員工的創新意識非常重視。對于職業學校來說,應注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這樣可以確保畢業生進入企業之后,在本職崗位工作層面,做到不斷創新,繼而給企業帶來更多的價值。
四、基于BBW平臺中外校企合作育人策略思考
1.創新中外校企合作育人模式
基于BBW平臺的中外校企合作育人在合作模式層面需要進行創新,BBW教育集團輸出的除了辦學經驗之外,更要在辦學理念、人才培養目標等層面與中方達成一致,學校可與BBW教育集團就人才培養層次、類別、數量、專業設置、技能要求等方面進行全面協商,制定相應的計劃,可以引入輪崗、1+1人才培養等模式,安排學生在不同的崗位上進行實習,全面了解、掌握實習工作的方方面面,這也有助于培養學生能力。
2.加強中外校企合作育人師資
中外校企合作需要加強師資層面的合作交流,具體來說就是中方職業學校派教師到BBW教育集團下屬的學校進行培訓。通過師資培訓,更新教育理念,學習人才培養經驗,從而實現自身教學能力的不斷提升,同時職業學校也可多邀請外方師資前來授課。中外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合作育人關鍵在于師資層面的交流合作,只有構建一支能力突出、理念先進的師資隊伍,才能夠為雙方的合作提供更加堅實的基礎。
3.優化中外校企合作課程設置
在課程設置方面,基于BBW平臺中外校企合作課程需要進行不斷優化,一方面是要樹立起市場導向課程設置體系,對于與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無關或者關系不大的課程應減少學時。學校要實現教學重點由原來的關注學生“懂不懂”知識的理論教學向關注學生“會不會”技能的實踐教學的轉變。課程體系的設置方面,重點是要進行動態調整,構建與職業資格考試相掛鉤的課程體系,實現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
在職業教育深化綜合改革,國家大力倡導鼓勵中外合作、校企合作大背景下,中外校企合作育人具備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和市場氛圍,需要職教人結合自身實際積極探索構建中外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從而推動職業教育的更好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源源不斷地輸送高質量技術技能人才。
責任編輯 滿令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