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正 程晨
交合的齒輪、轟鳴的馬達
交響一個時代的旋律
不息的電流、運轉的機器
組構香江兩岸的輝煌
那一代人的勤勞智慧
開啟黃金年代的序幕
見證機電發展的盛況
樂達航先生受此鼓舞
同時以之為心儀事業
付諸心力,不倦服務
盡顯香港機電從業者的風采
情聚眾賢商聯會
繁盛的工業,是香港現代化道路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得益於那個奮發向上的年代,香港才擁有今日“世界金融中心”、“美食之都”、“動感之都”、“東方之珠”等眾多美譽。曾經服務於機械、機電等企業,今供職於盈電工程有限公司達二十八年的樂達航先生便是以專業人士的身份,陪伴著香港機電業逐步興起的過程。同時,他也看到不少問題會在工作中出現,困擾著眾多同行。而一些熱心人士為此頻繁互動、積極聯絡,希望組成一個團體,凝聚一股強大的力量來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2001年,六個活躍於香港本土的機電行業商會走到一起,並經過商談共同創立了香港機電工程商聯會,服務范圍涵蓋了空調、消防、電器、排水等工程中的各個環節,眾多以工程承建為主業的商會團結於此,圍繞著該會宗旨:“為建立一個受業界廣泛支持的統一平臺,共同推動機電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對社會作出更專業及更有效率的服務,並因而受到各界的認同;當然保障業界的合理權益亦是聯會的天賦。”開展一系列的工作,多年成果累累,多次組團參觀內地、澳門等項目,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活動,贏得社會及業界廣泛的支持。

三年前,樂航達先生憑借出色的成就,榮任香港機電工程商聯會主席,他意識到自己要更多地會關注業界的榮辱興衰,要為目前150多個與會成員謀求福祉,並留意近千個從事機電工程的企業之現狀,因此更是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力求把相關工作做得妥妥當當,保證機電行業順利發展。
“行業實現不了的訴求,我們通過香港機電工程商聯會可以反映給政府。有關部門制定與機電相關的法律法規,也會跟我們進行商討,還包括行業發展的方向,業內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們都會提供意見。”此外,香港機電工程商聯會主動開展外聯工作,與不同的社會團體進行良好合作,交換信息、發掘機遇,尋求共贏。
樂達航先生及與會同仁努力把香港機電工程商聯會打造成直接且全面的溝通交流渠道,連接政府、相關的公關機構及學術團體,讓各方於此可磋商和處理一切與行業有關事宜。他們還透過香港機電工程商聯會屬下各事務委員會,積極參與政府的立法、草擬指引、技術標凖、守則及程序事項,確保其內容符合實際需要,致可有效執行。
香港機電工程商聯會由六個成員商會組成,並得到所有會員及各界相關的公共和私人組織的定理支持,因此擁有著豐富的資源,更便於信息的傳播。尤其是業界長期飽受收款問題困擾,曾多次發生工程款項被不合理地拖欠、壓低等問題,讓不少同行蒙受損失。對此,樂航達先生與會內好友堅持多年向有關部門提議建言,督促有關法規出臺。經過不懈的努力,他們的愿望得以實現,促使行業的規范更加完善。
另外,針對人手缺少的香港現狀,香港機電工程商聯會密切留意僱員供應的總量。樂達航先生根據一份該會與建筑商聯會合作完成的調查表示,目前香港的機電工程用工缺失已達到13%-15%的比例,並且存在缺少年輕從業員的現象。
為了給行業注入新鮮血液,樂達航先生與同仁積極尋找對策,他們到香港每一個中學,與校長交談,在學校舉行介紹機電行業發展前景的會議,希望引起學生們對機電工作的興趣,並愿意投身其中。“現在我們已經和100多位校長見過面,與3000-5000名同學進行交談。”每年的4、5月,臨近大學畢業的季節,香港機電工程商聯會則到各大學展開招聘會,面向一些攻讀工程學科的同學,為他們介紹機電行業的現狀、從事行業有什麼樣的優勢,以及可以幫助他們實現什麼人生規劃等等。
集思廣益、促進交流,在香港機電工程商聯會的平臺上,樂達航先生以及一種心心念念為行業的賢達們總是無怨無悔地奉獻著。他們將香港機電行業的發展視為工作的中心,為其中的問題忙碌,也為其中的進步而喜悅。2017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華夏兒女的視線也一同關注到香港,其中就包括機電行業。屆時,樂達航先生他們作為業界的代表,歡迎來自祖國各地的同行朋友,共同致力行業的發展,也共同迎來業界的榮耀。
專注盡職為項目
樂達航先生的機電情懷淵源頗深,學生時代便攻讀工程專業的他早早地對這個復雜多元的領域有了初步了解。1978年,他進入行業,在不同的公司中鍛煉成長。二十八年前,他進入了盈電工程有限公司,從此找到了合適自己的平臺,明確了自己的理想,並一心一意朝著這個方向行進。
創建於1966年的盈電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在機電工程行業中取得顯著成績的本土企業,不僅擁有幾十年大型綜合機電項目管理經驗,建樹於鐵路、醫院、酒店、發電廠等多個項目,培訓出高效管理及協調跨項機電工程能力。其中更參加到香港西鐵荃灣西站、香港地下鐵路機鐵線青衣站、澳門銀河星際酒店、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香港銅鑼灣時代廣場等多個重大項目中,在香港建筑業中留下輝煌的印記,成為員工們心中無數個難忘的記憶。
作為上世紀八十年代,最早一批進入內地建筑市場拓展業務的港資企業,盈電工程有限公司為當時技術、經驗尚未成熟的內地同行提供了許多幫助,而包括廣州白天鵝賓館、廣州太古匯、深圳招商銀行大廈、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等眾多地標性在內的內地項目,確立了企業在上海、廣州等地享有的良好聲名,收獲了如國家建設部辦法的建筑質量最高榮譽獎項——魯班獎及詹天佑獎、上海政府頒發的白玉蘭獎等多項殊榮。盡情展現企業口碑:盈電,效率和質量的代表!
“加入公司後,我大概有八年是從事澳門方面的項目,如威尼斯人、銀河國際酒店等等,大概八年前,開始負責內地的工程。”配合著公司的發展,樂達航先生本著盡職盡責的精神,常常往來於內地與香港,他不時需要到上海、廣州等地的分公司,視察遼闊的內地市場,發掘其中商機,也欣喜看到內地同行與香港業界一樣,在逐步成長,縮短了國內與國際的距離。
近年來,香港政府推出翻新舊樓的政策,要求樓齡到達一定期限需要進行翻新、維護或保養,政府的工程更定為三年保養一次。所以樂達航先生透露,公司也會重視同類市場,通過充分調配公司豐富的資源和經驗,配合公司以往的優勢,於新的時代再爭取新的發展。
三十多年的從業經歷,經歷多個重大項目,為他奠定了堅固的專業基礎,也讓他心繫香港機電界,並愿意傾心付出,盡己所能,確保行業安穩,且推動行業的進步。
對樂達航先生而言,未來既有發展,也有鞏固,在自己熱衷的機電行業里,他希望穩中求進,提議先解決業界當下問題,並加強員工安全意識,保證應有的聲譽與口碑,再作為前進的基石。如此,方可乘風破浪,以更快更強的面貌,邁步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