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燕娜 于勤 倪春鋒


摘 要:隨著教育信息化的推廣,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實現教學效果的優化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文章首先對《織物結構與設計》課程的內容進行重構,從簡單到復雜,從模擬到創新,實施項目化教學。根據每個項目的工作任務開發和整合了信息化教學資源:包括設計網絡平臺,開發助學軟件等,并闡述了信息化教學手段在學生課前的任務領取、課中的任務實施、課后的知識拓展這一教學過程中的實施。
關鍵詞:織物結構與設計 信息化 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3(a)-0084-02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許多關于教育信息化的文件:黨的十八大報告中“信息化”一詞出現12次之多,并把信息化水平的大幅提升作為評判是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標準之一[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及的關于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的論述中指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教育優質資源開發與應用,構建國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統[2]。由此可見,信息化教學已成為教育界的大勢所趨,行之必然。作為高職院校,更應把信息化教學作為提升教學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全面提升高職院校培養知識技能型人才的質量[3]。該文圍繞高職院校紡織類核心課程《織物結構與設計》,結合企業真實工作任務為例,探討如何進行信息化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職業技能。
1 《織物結構與設計》課程內容的重構
《織物結構與設計》是紡織類專業的核心課程,依據職業崗位能力的特點,將課程教學內容重構成以企業實境型產品為載體,實施項目化教學(如表1)。
表1中的三原組織、變化組織、聯合組織、復雜組織的項目結構呈現由簡單到復雜的特征,實施的工作任務包括企業來樣分析、織物仿樣設計、實踐創新設計及織物打樣。來樣分析是以企業的真實產品為工作任務,分析織物的經緯紗密度、經緯紗縮率、經緯紗色紗排列、織物組織等技術規格;仿樣設計是按照來樣分析結果進行樣品模擬設計,力求設計出與企業來樣相似度高的產品;創新設計是以仿樣設計為基礎,進行色紗、組織等的改進、創新,設計完成一個全新的作品;織物打樣是根據仿樣或創新設計的產品的要求在打樣機上織制手織樣。工作任務從模仿到創新,層層遞進,有助于學生知識的全面積累、技能水平的階段性提高。
2 《織物結構與設計》課程的信息化教學手段
依據表1的工作任務,課程的信息化教學手段主要包括設計網絡平臺、開發助學軟件等。
網絡平臺的設計內容包括課程介紹、課程資料、授課錄像、教學內容、在線學習、參考文獻、拓展資源、互動交流等。學生們在課前可以登錄該平臺,預習課堂任務;課中可以利用該平臺對學習內容進行探究、交流;課后還可對所學內容進行復習鞏固,知識拓展。滿足不同特點學生的學習需求,充分體現信息化教學以“學”為主的特色。
助學軟件主要包括多媒體、視頻動畫、CAD教學軟件、圖案設計工具等,學生可利用助學軟件為載體,更好地完成課前的任務準備及課中與課后的交流與拓展工作。教學實施過程中學生可將自己完成的作品遞交到網絡學習平臺上,首先進行同學互評,再由教師測評,最后由聘請的企業相關設計人員進行在線逐一點評,打破傳統單一的評價方法,形成了學生自評、同題互評、教師點評、企業工程師參評的多元在線評價體系。
依據表1中不同階段工作任務的特點,設計了各個任務的信息化教學手段如表2所示。
3 《織物結構與設計》課程的信息化教學實施
3.1 課前學習
課前學生登錄網絡平臺,了解項目任務,在線完成任務領取,觀看相關視頻與資料,然后對來樣進行分析,通過圖案設計工具繪制分析來樣的組織構成,遞交到網絡平臺。教師對學生的課前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并將評價結果反饋給學生。
3.2 課堂實施
以來樣為真實工作任務,分別進行仿樣設計和創新設計。仿樣設計時,學生利用織物CAD軟件設計不同配色、不同經緯密的布樣。創新設計時,學生根據自身學習能力,借助課程網絡平臺選擇難度適中的子任務,利用圖案設計工具和CAD軟件,完成創新設計,并利用打樣模擬軟件判斷創新設計的合理性,以完成自評。然后應用凌波多媒體平臺進行同題互評,利用多媒體進行作品展示,并進行教師點評,以完成課內多個層面評價形式,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3.3 課后拓展
課后學生登錄網絡平臺,選取企業案例,進行拓展設計,并將設計結果在線發送至企業工程師。
4 結語
《織物結構與設計》的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夠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把信息技術及其所承載的信息資源、信息方法和課程的教學等要素有機結合,使得學生設計過程更省時,設計產品更直觀,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擴大學生主動“學”的成分,促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參考文獻
[1] 高潔,楊改學.我國信息化教學設計研究的發揮在那現狀分析[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08(3):24-27.
[2] 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Z].2010.
[3] 李鳳來.信息化教學設計的原則與策略[J].中國成人教育,2006(8):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