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梅
摘 要:就業指導是一個長期、動態的過程,面對新形勢,就業指導貫穿于整個大學四年,因此,就業指導工作應該全程化,讓學生從低年級開始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從培養學生的成功意識上著手學生的職業規劃,并結合新形勢,新學生,轉換好輔導員的角色,做到與時俱進。
關鍵詞:就業指導 輔導員 再思考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3(a)-0142-02
在以往,許多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主要是面對畢業班的學生進行的。這無異于臨陣磨槍,使得很多大學畢業生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上,面對苛求的用人單位以及眾多的競爭對手時,感到煩跺焦慮,甚至束手無策。
就業指導工作應實行就業指導全程化。所謂就業指導全程化,就是從大學一年級開始,通過各種形式的就業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了解就業政策和求職技巧,養成求職擇業應該具備的素質和能力,并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及時提供有效市場需求信息,努力為學生順利就業服務(田海等,2009)。而輔導員在就業指導工作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在從大一就開始為學生進行就業指導也對輔導員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在秉承學院SPT成功理念的指導下,作為輔導員,對就業指導課有著不同方面的認識,角色的定位也進行著再思考。
1 成功意識的培養
什么是成功,這對于每個人來講的定義都是不同的,因為生活的社會環境,所處的社會地位都不同。普遍的成功意識是現代化社會的特征,因為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必須通過自己的成就而不是通過先天的賦予獲取社會地位。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認為對成功而言,人的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所謂情商,是指一個人控制自己的情緒、承受未來壓力、合理把握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問題是,這樣的心理素質來自哪里?從外在方面說,是來自社會語境,是在生活實踐中接受了健康的文化精神;從內在方面說,則是來自自我修養,是個人的精神境界不斷凈化、提高和完善的結果。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引導人構筑積極而強大的內心世界,不管面對什么樣的挑戰,都能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以上對成功意識的概述,對于本科大一新生來說要培養他們的成功意識,為以后的就業奠定好基礎,是要首先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生存、學會合作、學會做事,要求學生全面協調發展,要多方面的培養學生的素質,包括能力,創新,科學的意識,還包括德育的培養和好的行為習慣,積極的心理態度。同時教育和幫助學生對自己的人生進行決策定位,因為只有人生定位決策準確的人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控制自己,懂得如何與他人相處,并由此獲得不斷成功的動力(龍三平,2008)。
2 輔導員角色的再思考
那么對于剛進入高校的大一新生來說,培養學生的成功意識是首當其沖的,在校輔導員可以從一年級開始培養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規劃。在面對新的形勢下,面對學生在對自己就業價值取向上的偏差,輔導員應該發揮自己的能動作用,從個性化培養和指導對大一新生進行就業規劃的初級階段指導。
職業規劃,也就是所說的職業生涯規劃。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求大一新生在進入大學開始的第一學期,通過對自己的專業定向,對自身的理想,社會觀,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為自己以后的職業生涯做出一個符合實際的規劃。職業生涯的基本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職業生涯是個體的概念,是指個體的行為經歷,而非群體或組織的行為經歷。(2)職業生涯是職業的概念,實質是指一個人的職業經歷或歷程。(3)職業生涯是時間的概念,意指職業生涯期。職業生涯期開始于最初工作之前的專門職業學習和訓練,終止于完全結束或者退出職業工作。實際的職業生涯期在不同的個體之間的差別較大,有長有短。對于大學生來說,職業生涯期最初工作之前的專門職業學習和訓練就是從求學開始到系統理論學習的時間段,在這期間,大學3年或者4年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這個階段的學習是奠定以后職業生涯的基礎。(4)職業生涯是發展和動態的概念,寓意著個人的具體職業內容和職業發展變化。職業生涯不僅表示職業工作的時間長短,而且內含著職業變更與發展的經歷和過程,包括從事何種職業,職業發展的階段,職業的轉換,晉升等具體內容(徐左平等,2009:128)。
從職業生涯的內涵可以看出,職業生涯的規劃絕對不是簡單等同于找工作,或者說僅僅與工作有關。哈佛林(Hefferin)等認為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自我評估和目標設置的持續過程(引自徐左平等,2009:128)。對于大一學生來說,進入大學意味著一個新的起點,這個起點為以后的就業,職業乃至人生奠定了基礎。但是,很多大學生并沒有這么清楚的認識到這一點,這其中有部分學生認為進了大學就該好好享受下大學生活,而不是真正來學知識的,在大學里只要過了考試,拿到了畢業證書就算完成了整個大學的學業。總認為,就業是屬于大四的,到了臨近畢業的時候來談就業,指導才是最有效的,殊不知,就業并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大學求學的過程中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就業打基礎的,就業是一個大學生在拿到了畢業文憑后另一種對大學四年的成就和評價。
90后的學生,我們更多的看到了他們的個性,他們追求自我的個性,因此,要跟進時代,接近我們的學生。因為培養就業觀念是貫穿整個大學期間一個不斷調整、完善的過程。輔導員最貼近學生,最了解學生,也最受學生信賴,平時與學生相處時間相對較長,從大一開學起,我們就要向學生灌輸激烈競爭的擇業意識,幫助我們的學生認清畢業時將要面臨的就業壓力,及時引導他們把自己的性格、特長、氣質、興趣、愛好、所學專業與社會需求、行業的發展結合起來,正確認識自己,塑造和完善自己,激發專業興趣,建立合理知識結構,提高綜合素質,樹立積極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就業觀(燕國華,2009)。
3 結語
學生的成功意識培養并不能在短時間內就能形成,而就業指導課一直貫穿于學生的大學生涯,作為輔導員也要循序漸進的,根據各個年級,各個專業,不同時間段,不同課程,結合學院的發展和SPT人才培養目標的各個階段要求對學生各個方面進行指導,從而最終達到為學生的就業做到真正的,有效的指導,這樣的指導也才能讓學生更好的就業。
參考文獻
[1] 高健波.如何上好《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J].時代教育,2009(11):14.
[2] 龍三平.淺析當代大學生成功意識的培育[J].就業觀研究,2008(14):68-69.
[3] 田海,康杰,姚遙.就業指導全程化下輔導員角色再思考[J].綜合管理,2009(31):317-318.
[4] 徐左平,何海翔.大學生始業教育理念與實務[M].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
[5] 燕國華.高校輔導員如何做好就業指導工作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1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