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埃亨
在數字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不管存在怎樣的政策,受眾都會告訴我們,他們想要什么樣的結果、需要什么樣的技術,而且他們會發揮主觀能動性來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所以我們必須要做好準備,必須要對聽眾的要求做出反應。我們必須走向傳播和制作方式的數字化,主要是因為這是適應受眾的最好做法,而且我們必須要明白:這永遠不會有所謂做完的一天,一旦我們采用了最新數字技術,受眾就會有更高的要求,讓我們做出更多改變,時時刻刻做好調整的準備。在亞洲,有些國家一直對傳播平臺是否要走向數字化存在疑慮,我的觀點是:不要再爭論要不要數字化,我們必須走向數字化,這樣才能在數字化時代生存下來。我們不應該疑慮什么是最好的平臺,而是應該盡可能拓展各種優質的數字平臺。
在亞洲,數字音頻技術(DRM或DAB)是目前兩個非常有價值的選擇,一些地方選擇使用DRM(數字版權管理)比較合適,但是在一些人口較多的城市,DAB的效果會更好一點。但是無論使用哪種技術,我們首先必須走向數字化,我們需要有合適的接收設備,把數字化芯片安裝在所有的接收器和手機上。
(本文編輯:饒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