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不僅是一種傳播渠道與傳播手段,更大程度上是一種改變社會的力量,它可以重新聚合社會資源。互聯網為現代社會帶來的最大改變,是造就了一種新的賦權方式,誰能夠激活、使用關系資源,誰就將具有更強的影響力、掌控力、駕馭能力。
傳統媒體目前面臨的困境正是由于互聯網對于社會和市場的重新構造導致的,“內容為王”“渠道為王”曾是傳統媒體立足社會與市場的兩大價值生命,但這兩大優勢在互聯網背景之下逐漸被解構式毀壞。傳統媒體將內容直接變現為貨幣的能力在直線下降,因為這種獲得資訊的渠道越來越多。有研究表明:一家媒體獲得獨家新聞的最終比例不超過全部內容的10%。傳統媒體渠道本身的中斷與失聯,也導致了傳統媒體優勢的喪失。
在個人被激活的背景下,整個社會傳播的渠道正在發生革命性的重組,而社會傳播的“最后一公里”是由手機以及由手機編織起來的社會關系所構成的。任何一種傳播內容,最終都必須有效地切入社會關系渠道,完成社會傳播的“最后一公里”。
渠道的多樣性,也徹底改變了大眾對于渠道依賴的唯一性、稀缺性。在互聯網時代,萬物皆為媒體,傳播渠道日益多樣化、多元化。將渠道本身作為一種傳播的價值,如今已難以維持傳統媒體的生存發展。
(喻國明文,摘自《新華網》2016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