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瑤
【摘 要】2001年,自從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得到迅速的增長。世界深刻變化的根源和基礎是世界經濟的深刻變化,在世界經濟深刻變化中最根本的變化就是經濟全球化。由經濟全球化趨勢引起的一系列新變化,而最直接表現就是貿易全球化,隨著貿易全球化的發展,國際物流運輸在飛速發展,國際貿易的發展要依賴國際物流運輸,二者相輔相成。所以,在經濟全球化的年代,國際物流運輸也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鐵路;集裝箱運輸;SWOT分析;中國;經濟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經濟全球化從來就是一把“雙刃劍”,在給發展中國家帶來重要發展機遇的同時,也使它們面臨諸多的風險與挑戰。下面我們用SWOT分析法來具體的了解一下中國鐵路集裝箱運輸面臨的一些問題。
一、中國地理位置簡介
中國位于太平洋西岸,亞洲東部并且位于世界最大的亞歐大陸的東部,西部地區深入亞歐大陸內部。我國的地理位置非常占有優勢,分別與越南、老撾、緬甸、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不丹等14個國家接壤。我國的東部瀕臨太平洋,周邊擁有許多海灣和島嶼,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海陸兼備國家。
二、中國鐵路運輸的發展歷程
大約在200年前,第一列火車出現在英格蘭,在那以后鐵路帶領著世界現代化的發展,追溯到我國60年以前,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條開始運行的鐵路是成渝鐵路,被稱作“綠皮車”,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有些擁擠并且嘈雜,以每小時40公里的速度行駛著,我們乘坐這些列車往往需要好幾天才能到達目的地。我國的鐵路發展經過了改革開放和十年經濟發展的積累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國鐵路才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我國終于可以投入資金,重新開啟大規模擴大鐵路網,提速和更換機車,在上個世紀80-90年代,雖然一些省內鐵路的蒸汽機車直到21世紀還在使用,但內燃機車和電力機車逐漸取代了蒸汽機車,越來越多的商人經商、工人求職以及一些學生求學他們都選擇乘坐火車來到大城市。從2005年開始,我國高鐵的建設,里程超過了19000公里,長度等于從北京到里約熱內盧的直線距離,“十三五”期間,我國的高鐵里程將達到三萬公里,覆蓋80%的大城市,現在高鐵以每小時300公里的時速飛馳,在如今行萬里路的最好方式也許就是乘坐鐵路運輸,在20年前,乘坐“綠皮車”需要一天的時間,現在乘坐高鐵節省大半,僅僅需要兩小時。1865年,有一個英國商人在北京建了一條不足600米長的鐵軌被視作中國的第一條鐵路,到如今我們能夠看到我國的成長就像國家鐵路的發展時,從貧困到富有、慢慢到飛快、孱弱到強壯。
在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中鐵路運輸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在中歐國際鐵路運輸中相鄰的國家,比如哈薩克斯坦。這些國家與我國內陸接壤,可以利用先天地理優勢發展兩國貿易,所以我國鐵路集裝箱運輸在國際貿易以及國際運輸中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國現代化的運輸方式中,鐵路集裝箱貨運周轉量占到總貨運吞吐量的70%。目前,我國高速鐵路的飛速發展已經使我國成為了世界上高速鐵路發展最快、運營里程最長,速度最快的國家。
三、集裝箱運輸的簡介
在我國臺灣和香港等地把集裝箱稱為“貨柜”或“貨箱”,是指具有一定強度、剛度和規格專供周轉使用的大型裝貨容器,同時也是一種運輸設備。
集裝箱運輸是以集裝箱作為集合包裝和運輸單位,把客戶一些零散的貨物集中起來運輸的一種方式,是實現“門到門”交貨的現代化成組運輸方式。集裝箱運輸同時也是國際貿易貨物運輸發展的必然產物,目前集裝箱運輸已發展為國際上普遍采用的一種重要的運輸方式,從某個角度而言有助于我們運輸成本的降低。由于集裝箱具有國際標準化,所以促進了集裝箱在國際間的流通,對國際貨物流轉的合理化起了重大作用。
四、傳統式運輸與集裝箱運輸的區別
我國國際集裝箱運輸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的速度很快,發展迅猛,并且最早的集裝箱運輸是從鐵路運輸開始的。相比于傳統式的運輸,集裝箱是一種效率高、效益快的運輸方式,全程由一個承運人負責使之便于操作,由此可以節約勞動力和裝卸費用,降低貨損貨差和貨物的運輸成本,減少中間環節,提高貨物運輸質量;在整個集裝箱貨物運輸運行過程中,以集裝箱為媒介,使用機械裝卸、搬運,可以不用接觸或移動箱內所裝的貨物,從而簡化包裝程序,大量節約包裝費用;同時集裝箱運輸節省了換裝的時間以及運輸的時間;集裝箱運輸載重量較大,運輸速度較其他運輸方式快。
五、中國貨運鐵路的對外發展
(一)蓉歐快鐵
蓉歐快鐵以成都青白江集裝箱中心站,從我國西北部新疆阿拉山口邊境出境,經過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等國最終到達波蘭。這條現代貨運新航線與古代的絲綢之路基本相吻合,自蓉歐鐵路開通以來,穩定的開行頻率和較快的時速吸引了大量的客戶,使之成為吞吐量最大的中歐班列。位于西部內陸城市的成都,在開通蓉歐快鐵之后成為了這條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一條閃耀的貨運大動脈。據2014年1月的數據顯示,在國內4條開往歐洲的快鐵線路中,蓉歐快鐵占據了4成運量,成為最具競爭力的中歐快鐵。
(二)渝新歐鐵路
在中國鐵路總司、國家海關總署及這條中歐國際鐵路大通道途徑各國的合作下開通了渝新歐。這條重慶至歐洲的國際鐵路大通道,將用南線歐亞大陸橋這條國際鐵路通道從重慶駛出途經西安、蘭州、烏魯木齊,向西過北疆鐵路,到達我國新疆邊境口岸阿拉山口,出境后直接駛向哈薩克斯坦,再經俄羅斯、白俄羅斯和波蘭等國最后抵達德國的杜伊斯堡,這一條由沿途六個國家鐵路以及各國海關部門共同協調建立的國際鐵路運輸通道,全長11179公里。重慶作為歐亞大陸橋的新起點,這條中歐國際鐵路通道從德國杜伊斯堡繼續向西,將渝新歐鐵路的終點延至比利時的安特衛普,在原來11179公里的基礎上再增長了202公里,使重慶與歐盟總部比利時直接相連,在原新歐亞大陸橋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完善了國際物流大通道,這條中歐洲鐵路實現了“一次申報、查驗、放行”。渝新歐鐵路吸引了眾多的筆記本電商落戶重慶,利用這條國際鐵路大通道將重慶的筆記本電腦等產業快速的運往歐洲,從而節約了時間成本。截至目前為止,渝新歐鐵路仍然占據著中歐班列的主導地位。
(三)鄭歐國際鐵路
鄭歐國際鐵路貨運班列從河南省會鄭州駛出,在我國新疆阿拉山口邊境出境,向西邊哈薩克斯坦駛去,途徑俄羅斯、白俄羅斯和波蘭后到達德國漢堡,全程10214公里首次開啟了中國與歐洲的“新絲綢之路”。鄭歐國際鐵路全程運行時間11天到15天左右,同比海路運輸節省20天左右,資金相比空運節約80%,如果在時間運輸上沒有像新鮮食物那樣高的時間要求,就可以選擇鐵路集裝箱運輸這樣就比海運節省大量的時間運輸成本,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去年鄭州實現了到阿拉木圖和莫斯科兩條鐵路貨運線路的開通并且預計在今年鄭歐班列還將開通經中亞、土耳其等國到達盧森堡的南歐線路。為了充分發揮和利用河南的交流優勢,保證鄭歐國際鐵路集裝箱運輸的順利開行以及加強這條新亞歐大陸橋上所沿線的國家與我國的經濟合作,建立發展的新橋梁。同時,鄭歐國際班列的開通為河南成為我國重要的國際物流節點和現代物流中心提供了重要的支撐與保障并將把鄭州貨運推向國際。
(四)蘇滿歐國際鐵路
眾所周知,鐵路運輸一直以大宗貨物為主,跨國鐵路運輸也不例外。而小件貨物只能走公路或者航空,這樣大大的增加了物流運輸的成本,同時也增加了國際貿易的成本但這與企業追求低成本高利潤自然就相背離。當世界知名物流——DHL(德國郵政敦豪)宣布開通從蘇州西站啟程經內蒙古自治區滿洲里口岸處境,直達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最終落戶于波蘭華沙,全程11200公里,消耗時間13天左右。蘇州位于我國華東地區的江蘇省,是中國經濟高度發達地區,東臨上海,背靠無錫,與常州隔湖遙望,與南通隔江相望;是江蘇省重要的經濟中心。擁有這樣的地理優勢且隨著經濟國際化程度的不斷提升,經濟不斷的發展,隨之而來對進出口物流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蘇滿歐國際貨運鐵路吸引了眾多周邊城市的客戶,讓中國的商品能夠用低于空運的價錢快于海運的速度出口到歐洲國家,相比于其他三條中歐鐵路,“蘇滿歐”是途徑最少國家的班列其運輸速度也是最快,蘇滿歐國際鐵路在將我國華東區企業生產的高新技術產品以及民生類貨物出口到歐洲的同時也將歐洲國家的汽車(比如寶馬等)及其汽車配件等這些具有高附加值的工業產品也通過這條“蘇滿歐”國際大通道在較短的時間內順利抵運我國蘇州,節省了時間,降低了成本。
六、中國鐵路集裝箱運輸的SWOT分析
(一)中國鐵路集裝箱運輸的優勢
首先,中國鐵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與發展下得到了飛速的發展,2014年,美國聯合包裹公司(UPS)宣布加入中歐集裝箱鐵路貨運業務,我們知道作為全球著名物流企業,他遍布全球,他選擇那里就表明那里有商機,鐵路貨運與UPS現有的貨運以及公路運輸服務網絡相結合之后,促使鐵路運輸成本比空運降低約為70%,時間上比海運節省了一半左右,從而提高了利潤。隨著UPS的加入,使中國國際鐵路集裝箱貨物運輸提高了國際影響力,我國超過一半省份的客戶貨源都集中在了我國中歐鐵路集裝箱貨物運輸上并且有效地把珠三角,長三角以及環渤海的貨源穩定的集中起來,借助于其強大的品牌影響力,新絲綢之路或者說中國鐵路集裝箱貨物運輸更加被世界認可。
其次,我們知道,我國真正意義上的國際物流企業屈指可數,UPS的加入為我國的物流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借鑒的作用,他先進經驗理念,有效的營銷策略,獨特的市場前期調研,捕捉商機的敏銳,高效的工作效率,這些都值得我國國際物流企業的學習和借鑒之處。
最后,UPS和中國鐵路的結合,進一步加快了鐵路“三化”目標的實現。建立現代化、市場化、國際化的現代企業,鐵路總局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僅僅用半年的時間就斬獲了千億海外訂單,當然,在發展“走出去”的同時,也大膽的把國外商品引進來,與世界知名企業加強互動,合作共贏,可以預見到中國鐵路集裝箱運輸的市場化將更加的嫻熟。
(二)中國鐵路集裝箱運輸的劣勢
由于中國鐵路集裝箱發展較晚,不管是從管理,技術,知名度還是市場主體的劃分都遠遠不及發達國家,隨著中國經濟的對外開放,我國吸引了大量國外國際物流公司進入中國市場,進一步搶占了中國國內市場,由于國外的國際物流公司具有高效率和高效益,吸引了國內眾多的客戶,導致我國對外依附性過大,一旦進出口各環節出現問題,我國國民經濟損失較為嚴重。近年來,我國鐵路網絡不斷發展壯大,國外國際物流公司的進入讓許多外資企業也加入我國市場,在拉動我國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把很多高污染、高能耗的外資注入我國,對我國的環境和能源造成很大的污染和消耗。除此之外,由于國外的物流公司搶占了我國國際物流公司的市場與客戶,導致了我國國內的國際物流企業因缺乏市場知識與經驗將無法與國外國際物流公司抗衡。加上國際物流公司的資金雄厚,員工福利好,使我國國際鐵路集裝箱貨運公司的人才嚴重流失到國外物流公司。
(三)中國鐵路集裝箱運輸的機遇
在國際貨物運輸中,海運雖然運價便宜,但海上運輸在時間上成了一大阻礙,面對時間要求較為嚴格的產品,由于海運無法滿足貨物運輸時間上的需求,這為我國鐵路集裝箱運輸提供了很大的機會與發展平臺,從而進一步推動了我國鐵路集裝箱運輸的發展。由于國際貨物逐漸趨于全球化與國際化,使全球的國際貨物運輸承運人相互聯系與合作,從而我國的國際物流公司吸取國外著名國際物流公司的先進的管理理念、技術等,從而提高我國的鐵路集裝箱運輸能力,使之能夠參與國際競爭。雖然中國鐵路集裝箱貨物運輸的發展十分迅速,但還是有一定差距,就目前而言我國鐵路集裝箱運輸的吞吐量占全球國際鐵路集裝箱運輸總量不及3%,而一些發達國家的國際鐵路集裝箱運輸吞吐量達到了30%左右,3%與30%這之間的差距可想而知。我們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這也是我國的鐵路運輸發展的大好時機。
(四)中國鐵路集裝箱運輸的威脅
目前,雖然我國新建的高速公路網絡全面發展覆蓋了眾多城市但公路運輸其具有先天的優勢比如機動靈活、簡潔方便并且在短途貨物集散運轉上能真正實現“門到門”運輸,這一點相比于鐵路集裝箱運輸具有更大的優越性和重要性。盡管我國鐵路集裝箱具有很多公路運輸沒有的優點,但在最終或多或少都要依賴公路運輸來完成貨物最后一公里的兩端運輸任務。再加上我國西部以及西北部接壤的國家中,有許多國家與我國簽訂了雙邊及多邊公路貨物運輸協定或公約運作,公路國境方便這些優點成了我國鐵路集裝箱運輸的最大競爭對手。
七、總結
雖然集裝箱運輸在我國的發展起步比較晚,而且同發達國家來說還不太完善,但它卻以驚人的速度在發展,現在的發展趨勢迅猛。在我國,集裝箱運輸最開始是從鐵路運輸發展起來的,在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中鐵路運輸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特別體現在與我國內陸接壤的國家之間的貿易中,可以通過鐵路集裝箱運輸直達與我國的接壤國,甚至可以簡化許多手續。但我國鐵路集裝箱運輸并不是完美無缺,由于集裝箱是國際標準化的,所以,一般來說承運人要求一個公司一個集裝箱,如果貨物裝不了一箱,那么相對來說費用就比較昂貴。雖然相對于海運來說節省了大量時間,但對于一些新鮮的貨物甚至于時間上要求更高的貨物,鐵路集裝箱是無法滿足的。在經濟貿易全球化的外部因素影響下,很大程度推動著我國鐵路集裝箱運輸的發展。
我們通過以上SWOT分析法了解到我國鐵路集裝箱運輸的一些特點以及存在的內外部環境分析,我們始終堅信我國鐵路集裝箱運輸將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 趙麗珍.中國鐵路集裝箱運輸的發展趨勢及鐵路的作用[J]. 鐵道貨運, 2005(7):3-5.
[2] 何華武.中國鐵路集裝箱運輸的發展[J]. 鐵道貨運, 2005(10):1-5.
[3] 劉博, 楊浩.鐵路集裝箱運輸物流化發展模式研究[J].綜合運輸, 2007(5):3.
[4]王海平.集裝箱運輸發展[J]. 我港口經濟, 2001(6):1.
[5] 王彗炯.發展集裝箱多式聯運的國際經驗及啟示[J]. 鐵道貨運, 2005(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