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西葫蘆根霉腐爛病在南京地區發病較重并呈逐年上升趨勢。2014年6月,南京市江寧區一農業園種植的金皮西葫蘆發生較嚴重的根霉腐爛病,雖采取了緊急措施防治,但收效甚微,減產達40%以上。西葫蘆是早春栽培面積僅次于黃瓜的瓜類蔬菜,生產上應對根霉腐爛病加以重視,從播種期開始積極預防。
西葫蘆根霉腐爛病主要危害花、幼瓜及葉柄。病菌一般先從萎蔫的花或受傷的組織開始侵染,使花變褐色,并沿花蒂部向瓜蔓延;瓜發病部位初呈水漬狀,可見灰白色茸毛蔓延于瓜毛之間,瓜逐漸壞死腐爛,表面形成較厚的毛刺狀灰黑色至黑色霉層,最終可致全瓜腐爛,爛瓜常具腥臭味。一般花期是該病侵染高峰期,瓜膨大期病瓜劇增,為爛瓜高峰期。溫暖高濕是造成根霉腐爛病蔓延的主要因素,溫度23~28℃、相對濕度大于90%時發病重。春季遇連續陰雨、田間濕度大,有利于病害發展。栽培密度過大、平畦無地膜種植、管理粗放的田塊發病重。
清除菌源:前茬收獲后徹底清潔田園,大棚等設施要在夏季利用高溫進行悶棚處理,殺死棚內病菌。
選擇適宜的種植方式:露地栽培西葫蘆,開花結瓜期處于梅雨季節,此時的高溫高濕環境極易導致病害發生流行,應盡量采取大棚春提早栽培方式。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區,應覆地膜高畦栽培,推行滴灌技術,提高地溫,降低田間濕度,抑制病菌發生。
精心管理:設施內加強通風降濕,雨后或澆水后避免田間積水。開花結瓜期及時摘除病葉、病花、病瓜及老黃葉。采用人工輔助授粉或施用植物生長調節劑蘸花的方式促進坐瓜,根據植株長勢及時疏去過多的雌花和幼瓜,保證植株長勢旺盛,減少病菌侵入。適當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化學防治:(1)前期消毒,種植前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地表和設施內的架材、立柱等,也可以每畝用10%腐霉利煙劑250~300克熏棚,每隔7天熏1次,連熏2~3次。(2)灌根,用青枯立克300倍液對重病植株及其周圍2~3米區域內植株灌根,每隔3~5天灌根1次,連灌2次;其余植株用青枯立克500倍液灌根1~2次預防。(3)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可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0%咪鮮胺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40%嘧霉胺懸浮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注意交替用藥,防治效果較好。
(山東 劉俐 柏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