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信息技術創新日新月異,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興起,全球信息化進入全面滲透、跨界融合、加速創新、引領發展的新階段。誰在信息化上占據制高點,誰就能夠掌握先機、贏得優勢、贏得安全、贏得未來。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就作出了“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的重大論斷,強調要從國際國內大勢出發,制定實施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發展戰略、宏觀規劃和重大政策,總體布局,統籌各方,創新發展,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網絡強國。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以下簡稱《綱要》),要求將信息化貫穿我國現代化進程始終,加快釋放信息化發展的巨大潛能,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加快建設網絡強國。作為規范和指導未來1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的綱領性文件,《綱要》明確了新的指導思想、戰略目標、基本方針和重大任務。
7月27日,《綱要》正式向社會公開發布。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莊榮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秘書長李樸民、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張峰、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信息化發展局局長徐愈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綱要》有關情況。
據莊榮文介紹,《綱要》編制起草歷時兩年,根據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的決策部署,由中央網信辦會同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有關部門共同制定。《綱要》是根據新形勢對《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的調整和發展,是國家戰略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領域規劃、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據。
形勢:信息化發展取得重大進展
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網信事業代表著新的生產力、新的發展方向”“網信事業要發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國家利益在哪里,信息化就要覆蓋到哪里”等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論斷,為我國信息化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黨的十八大以來,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被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信息化和互聯網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莊榮文在發布會上表示,我國網民數量達7億,網民規模全球第一,網站總數達423萬個,域名總數超過3102萬個,.CN域名數量達1636萬個,在全球國家頂級域名中排名第一。電子信息產品制造規模全球第一,形成了較為完善的信息產業體系。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寬帶網絡,固定寬帶接入端口數達4.7億,覆蓋到全國所有城市、鄉鎮和95%的行政村。移動通信產業經歷了第一代移動通信(1G)空白、2G跟隨、3G突破、4G同步等幾個發展階段,正加快邁向5G引領的新階段。“互聯網+”異軍突起,經濟社會數字化、網絡化轉型步伐加快,全球互聯網公司市值前30強中,中國占10席。與此同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治網之道不斷完善,網絡空間正能量進一步匯聚增強,網上生態持續向好,網絡空間日益清朗。
“我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絡大國,但現在還不是網絡強國。”莊榮文同時指出,在信息化發展方面我國仍然存在著一些薄弱環節和突出短板:在集成電路、技術軟件、核心元器件等方面,我國還不能完全自主,還受制于人,安全可控的產業生態還沒有形成;行業的信息化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問題還比較突出;在區域之間、城鄉之間還存在著數字鴻溝;在信息資源開發與利用方面,不足和無序濫用現象并存,數字紅利沒有得到充分釋放。
“出臺《綱要》就是要堅持走中國特色信息化發展道路,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加快建設網絡強國。”莊榮文表示。
國平指出,在由網絡大國邁向網絡強國的道路上,盡快把關鍵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彌補好“數字鴻溝”,解決好信息化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是“網絡中國”能否真正實現彎道超車的關鍵所在。這部由網信部門牽頭、多部門參與,歷經兩年精心打磨的《綱要》的出爐可謂發力精準、恰逢其時。
目標:擘畫網絡強國的嶄新藍圖
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就提出了建設網絡強國的戰略目標,而《綱要》提出的總目標正是建設網絡強國。具體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到2 0 2 0年,也就是“十三五”時期,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服務重大戰略布局,促使信息化成為驅動現代化建設的先導力量,網信事業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上先行一步;
第二步是到2025年,緊緊圍繞網絡強國建設目標,實現技術先進、產業發達、應用領先、網絡安全堅不可摧;
第三步是到本世紀中葉,是長期戰略目標,定位于信息化全面支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網絡強國地位日益鞏固,在引領全球信息化發展方面有更大作為。
多數業內專家認為,《綱要》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明確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信息化發展任務,確定了未來十年信息產業的發展藍圖,并制定了清晰的實施計劃。
“‘三步走戰略目標不僅設定了時間節點,而且還有具體指標,既重長遠又具備可操作性,描畫了建設網絡強國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寧家駿說。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張新紅認為,過去圍繞信息化發展,包括寬帶中國、信息消費、大數據應用、智慧城市等信息化政策已經比較多了,本次《綱要》起統領作用,是在全球信息革命發展大形勢下,結合中國發展階段和時期制定的戰略。
在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長左曉棟看來,《綱要》提出了指導思想、工作原則,部署戰略任務,通過具體的規劃和計劃進行落實,是國家信息化發展的頂層戰略。
部署:國家信息化三大戰略任務
《綱要》共六個部分,分為三大板塊,部署了14項具體工作內容,共56項戰略任務。其中,增強發展能力、提升應用水平、優化發展環境,是國家信息化發展的三大戰略任務:增強發展能力,重點是發展核心技術、夯實基礎設施、開發信息資源、優化人才隊伍、深化合作交流;提升應用水平,主要是落實“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對培育信息經濟、深化電子政務、繁榮網絡文化、創新公共服務、服務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安排,并首次將信息強軍的內容納入信息化戰略;優化發展環境,強調要保障信息化有序健康安全發展,明確了信息化法治建設、網絡生態治理和維護網絡空間安全的主要任務。
“三大戰略任務實際上是一個‘戰略三角形。其中,能力是核心、應用是牽引、環境是保障,三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共同構成信息化發展的有機整體。”寧家駿表示。
“《綱要》的亮點之一就是將信息化與中國經濟的新常態緊密結合了起來。一方面是強調要加強信息化自身能力建設,增添產業能量與活力,另一方面是強調引領作用,通過信息化來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主任龔曉峰如是評價。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制定出一個好文件,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關鍵還在于落實文件。”《綱要》強調,必須堅持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對國家信息化發展的集中統一領導,統籌中央和地方,統籌黨政軍各方力量,統籌發揮市場和政府作用,統籌階段性目標和長遠目標,統籌各領域信息化發展重大問題,信息化領域重大政策和事項須經領導小組審定,確保國家信息化全面協調可持續健康發展。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強化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完善配套政策、加強督促落實,將各項戰略任務落到實處,確保戰略目標如期實現。
對此,莊榮文表示,中央網信辦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快建立《綱要》統籌實施機制,整合各方力量資源,強化滾動實施推進,加強細化分解,加強督促檢查,將各項戰略任務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