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語冰
“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為搭建引導網絡語言文明使用、引領網絡文化健康發展的平臺,7月27日,2016中國網絡語言文明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由國家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指導,中國文化網絡傳播研究會、商務印書館、北京語言大學、千龍網共同主辦。
國家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局長章勛宏以一句“同心之言,其臭如蘭”,表達了對網站、網民、網絡社會組織和社會各界共同維護網絡語言文明、傳播健康網絡文化的期待,并提出四點建議:一是網站要建立維護網絡語言文明的工作機制;二是希望網民自覺抵制網絡低俗語言;三是網絡社會組織要加強行業自律;四是希望社會各界共同關心青少年網絡用語。
這一觀點得到了與會的多位領導和專家的認同。“言之無文、行之不遠”,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所長張世平認為,對處于當前發展階段的網絡語言而言,惟文明才能行遠,只有文明上網,讓網絡語言在文明的范圍內發展,才是網絡語言乃至整個網絡健康發展、綠色發展的正道,對此,每一個網民都應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論壇上,多位專家就文明網絡語言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從語言應用角度分析,認為準確、豐富與美的表達是用好語言的重要象征,而準確是重要的第一步,“現在看我們的網絡上污言穢語不斷、兇言惡語不斷、胡言亂語也不斷,與其說要凈化,不如說這些說話的人不知道如何準確地表達自己的內心,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內心的悲傷、憤怒、喜悅。”王旭明提出,加強國民表達能力的訓練勢在必行。
中國傳媒大學互聯網信息研究院副院長李未檸則認為,網絡熱詞應該有合理的分層分類的管理,比如代表嚴肅且正能量的詞,權威機構可以正常使用它;屬于非嚴肅的但正能量的詞,媒體機構要審慎運用它,還要注意應用場景。
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田立新提出建議,要加大正面宣傳力度,提升民眾的整體文化素養和審美趣味,積極倡導樹立雅的標準,以雅反俗、以正壓俗。
最后,該論壇進行了“名人網絡文化談”系列視頻訪談項目啟動儀式,千龍網戰略治理辦公室主任楊明星在論壇上發布了《網絡語言動漫·網語萌說》第一輯,聚焦網絡用語題材,以幽默輕快的形式向廣大網友解讀當下流行的詞語,讓更多的人了解哪些詞語是積極向上的,哪些詞語是應該摒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