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這一號召,迅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熱議。在接受記者采訪的代表委員們看來,過去中國制造的形象更多地體現在“量”上,如今強調的則是一種精益求精的追求,讓中國制造也擁有高品質的形象。(3月8日 人民網)
點評:為什么我們的消費者總是去國外買東西?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的產品標準比較低。
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中國制造”被貼上了廉價、山寨、劣質的標簽,一個低層次的產品不能撐起一個制造強國。當下提出的“工匠精神”其實是一種必然要求。
“工匠精神”不僅能讓國人感受到工匠之美,而且提升了產品的時代內涵,把對精益求精的追求注入每一個中國制造者的血液中。如果說“中國制造”經歷過一段混沌的歲月,那么一個由“工匠精神”開啟的高品質時代即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