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

“平時,我們在工作中強調最多的是‘安全,我們講得最多的也是‘安全,問題出得最多的仍是安全方面。有些事故看似是偶然,但對于明擺著的安全隱患,如果不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加以整改,而是視規章于不顧,我行我素,違章操作,出事故必定是必然。”東瓜鎮工會聯合會常務副主席孫家元說,安全是職工回家最近的路,工會的責任就是在安全檢查中,履行好工會的職責,排除安全生產隱患,照亮職工回家的路。
人沒了,錢有什么用?
社會的發展離不開經濟這塊基石,但重視經濟發展的同時,安全事故也不容忽視。
每一起安全事故都是一個悲劇,而這個悲劇往往含有很多人為的因素,多一點安全意識,多一點責任心,安全事故雖然不能完全避免,但可以把它降到最低。
2011年4月的一個中午,這一天對于常人來說,與平常沒什么區別,該工作的工作,該休息的休息。然而,對于許建明一家來說,這個日子注定是個充滿悲傷的日子。
27歲的許建明是楚雄某鑄造公司的員工,這天中午,他和兩名工友在液壓金屬打包機的工作平臺翻廢舊金屬壓塊,這種金屬塊重80公斤,工作平臺離地面高約50公分。
當時許建明沒有戴安全帽,并且所戴手套已經磨損破爛。
當時的工作任務是許建明和兩名工友先把金屬塊立在平臺上,然后統一口令把金屬塊推下平臺。
原本這樣的工作,是由公司的吊車來完成,但恰好這天公司的吊車出現故障,于是這個原本由機械完成的工作變成了人工操作。
在這之前,這樣的工作,許建明也曾重復過無數次,然而,這一次在沒戴安全帽、手套破損、吊車出故障的眾多的因素下,意外發生了。
金屬塊在落地的同時掛住了許建明破損的手套。因慣性作用,許建明被金屬塊拖下平臺,摔在水泥地上,倒下的金屬塊一頭直接砸向許建明的頭部。
許建明的工友迅速召集附近的同事,將許建明送往楚雄州人民醫院救治,由于傷勢嚴重,經過搶救無效后身亡。
事故發生后,楚雄州開發區安委辦、東瓜鎮勞動和社會保障所、東瓜鎮工會立即組織事故調查組,對這起安全事故進行調查。
在調查的過程中,調查組從現場勘查、施工組織方案、內部安全教育等方面入手,并詢問有關證人,最終得出了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
參與處理事故的東瓜鎮工會負責人說:“鑄造公司在安全監督管理現場中,沒有充分認識到用人力搬運較重金屬壓塊存在安全隱患,沒有嚴格督促工人按照安全管理規定佩戴安全帽,沒有及時更換勞動保護防護用品,這是導致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
同時,公司雖然有相應的安全管理措施和規定,但公司沒有按照相關規定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沒有保證從業人員具備必備的安全知識和防范意識,特別是吊車出現故障之后,安排人力去搬運金屬塊,這是導致這起安全事故的間接原因。
針對這起事故,安監部門給鑄造公司開具了停產整頓等相應的處罰,而東瓜鎮工會聯合會則協助許建明家屬向公司爭取工亡賠償。
在東瓜鎮工會聯合會的協助下,許建明家屬得到543680元的賠償金。
“再多的錢,也換不回許建明的生命,人沒了,錢有什么用?”在協商賠償金額的時候,許建明的家屬這樣說。
希望悲劇不再重演
東瓜鎮地處開發區中心地帶,開發區內中小企業眾多,加上東瓜鎮下轄10個社區和3個村委會,東瓜鎮的工會工作壓力特別大,盡管如此,東瓜鎮工會聯合會一直緊盯安全生產不放松。
作為安全管理生產的成員單位,東瓜鎮工會聯合會每一次聯合安監部門進行安全監督檢查時,對整個轄區內的企業做到全覆蓋、不留死角,對安全隱患、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
同樣是2011年,楚雄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在拆除配電室電柜時,發生一起觸電事故,造成拆遷工人楊中銘被電燒傷。
東瓜鎮工會聯合會也迅速介入調查,經過調查后發現這是一起由于層層轉包造成的安全事故。
楚雄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因設備老化,決定對廠區廠房和設備進行拆除,盤活廠區土地,因此把拆遷工程發包給昆明康宸拆遷有限公司。
昆明康宸拆遷有限公司接包后,并沒按照相關規定向行業主管部門進行報批,同時還私自將拆除的設備轉賣給他人,由他人負責拆除。
楊中銘作為事故中的傷者,他對受傷的過程非常清晰。
他回憶,他從四川來到楚雄之后,一直負責在工地上干活,他個人并沒有專業技能,只負責一些笨重的活計。
有一天,一個叫徐光紅的人私下找到他,希望他能幫忙拆除配電室的電柜,想到又可以賺點工錢,楊中銘就應承下來,他根本沒有想到拆除電柜需要相應的專業技能。
在接下這個活計后,楊中銘就動手拆除,就連配電室的電源都沒有截斷,在這樣貿然的行動下,事故的發生也就難以避免了。
楊中銘的陳述得到了昆明康宸拆遷有限公司負責人的證實,這名負責人強調,配電柜是公司私底下賣給徐光紅,但需要徐光紅自己拆除,沒想到徐光紅找了個不懂電的拆遷工人來干。
從昆明康宸拆遷有限公司提供的資質來看,該公司確實具有拆除工程專業的資質,但為何在拆除工程中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關鍵就是利益在作祟。
他把負責拆除的電柜賣給私人之后,公司能得到一筆收入,同時又要買家自己拆除,又省下了一筆工人的工資,但這樣做的結果,就導致了安全事故的發生。
再從傷者楊中銘來看,事故發生后,他被送到楚雄州人民醫院救治,但由于傷情嚴重,后轉院到昆明市第二附屬醫院。
經過兩次手術后,楊中銘左手中指、無名指、小指,右手大拇指、無名指、小指已被切除,還未出院,就花費了9萬元的治療費。
41歲的楊光銘躺在病床上,心里的痛超過身體的痛,原本一家人的生活就靠他的雙手和力氣吃飯,如今,他的雙手已經喪失了勞動能力,未來的路他該怎樣走。
在上述的兩起安全事故中,一頂安全帽,一根保險絲的忽略,可能就會導致人身傷亡事故。之所以出現這類安全事故,根本原因就在于一些人員對這些所謂“小事”不屑一顧,最終付出了血的代價。
“平時,我們在工作中強調最多的是‘安全,我們講得最多的也是‘安全,問題出得最多的仍是安全方面。有些事故看似是偶然,但對于明擺著的安全隱患,如果不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加以整改,而是視規章于不顧,我行我素,違章操作,出事故必定是必然。”東瓜鎮工會聯合會常務副主席孫家元說,安全是職工回家最近的路,工會的責任就是在安全檢查中,履行好工會的職責,排除安全生產隱患,照亮職工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