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安 陳斌國 楊平女
年初時的一個雨夜,筆者來到象山縣鶴浦衛生院。當時,早已過了下班時間,可象山縣人大代表徐秀麗卻仍在忙著整理撰寫關于增加海島醫生補貼和人才待遇等三件建議,準備提交象山縣第十七屆人大五次會議。
這些年來,正是她這樣利用休息時間加班加點趕寫的一件件建議,讓鶴浦鎮的醫療條件和水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關于“要求構建海島120急救中心,與縣急救中心聯網”的建議,讓鶴浦鎮衛生院迎來了首輛120救護車;關于放寬海島醫院用藥品種的建議,為很多心臟病、高血壓等慢性病人解決了搭車乘船出島配藥的困擾;關于加大海島醫院硬件投入的建議,推動鶴浦衛生院遷建擴張,B超、生化儀等醫療設備也已逐步到位……
目前,鶴浦衛生院年門診量已達17萬人次,年住院550例,比搬遷前增長了30%—40%。看著海島醫院從小到大,從冷落到興旺,徐秀麗作為醫生和人大代表,深感欣慰和自豪。